企业注销与吊销的法律责任
A. 企业吊销与注销的区别
企业吊销与注销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吊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对违法企业法人的一种行政处罚,而注销是企业符合法定条件后,通过规定的清算程序,由登记机关准予的法定行为。
2、主体资格不同。吊销后企业主体依然存在,需要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但不得开展经营业务;注销后企业主体资格消灭,债权债务关系清理完毕,企业法人资格终止。
3、责任承担不同。注销的企业,股东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而被吊销的企业或股东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企业吊销后的法律责任:
1. 必须成立清算组织,进行清算程序,处理企业债务和债权;
2. 在清算结束后,需向原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3. 法定代表人、股东或者其他责任人可能因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或罚款;
4. 如果存在违法犯罪行为,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5. 股东可能根据出资情况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或连带责任;
6. 如果未按规定进行清算和注销,可能导致法定代表人、股东等相关责任人进入信用黑名单,影响其今后的经营活动;
7. 企业的债务未能通过清算全部清偿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股东追偿;
8. 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股东等可能因无照经营被追究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企业吊销与注销的区别在于性质、主体资格和责任承担方面存在差异。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企业主体仍存在但不能经营业务,而注销是企业主体资格消灭,债权债务关系清理完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条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第一百九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一百八十八条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