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
❶ 虚假广告罪是如何定罪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的虚假广告罪。刑法第222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做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消费者遇到虚假广告应当怎么办?
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通过行政机关的介入,对违法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因为虚假广告的行为,导致消费者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失,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如果不构成犯罪,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追偿自己的经济损失。以上就是关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虚假广告罪的法律解读。
❷ 广告法虚假宣传的认定
一、广告法虚假宣传的是怎么认定
1、广告法虚假宣传的认定如下:
(1)在客观方面实施了虚假宣传的行为,虚假宣传达到了让人误解的程度,对社会具有危害性;
(2)在主观方面,广告商知道对方是虚假广告。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二、虚假宣传行为有哪些构成要件
虚假宣传行为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在某些情况下,三者身份可能重叠;
2、上述主体实施了虚假宣传行为;
3、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
4、主观方面,广告商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❸ 中国对虚假广告罪的处罚标准
构成虚假广告罪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个人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虚假广告罪属情节犯,其不仅要求具有违反国家规定,利用虚假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而且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一、中国对虚假广告罪的处罚标准
1、自然人犯虚假广告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虚假广告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虚假广告罪如何认定
(一)虚假广告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的关键看利用虚假广告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行为是否情节严重。属于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如果情节尚属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可以适用民事或者行政处罚措施。
(二)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之间的界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存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不同
前者是采用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象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
3、犯罪主体不同
前者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消费者都上过虚假广告的当。在商业领域,经营者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往往会发布一些违法、欺骗或者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消费者看到这些广告去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结果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宣传的内容并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对此,我国《刑法》专门规定了一项罪名,虚假广告罪,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相关人员,可以依照《刑法》的规定予以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