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修订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修订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5-07-15 16:54:44

刑法修正案和刑法典的关系

刑法修正案,对现行刑法中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有关条文,通过全国人大予以修改、补充,加以完善。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对刑法条文的修改和补充。刑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础。

刑法修正案,作为对刑法条文的具体修正,与现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次刑法修正案归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一)

时间: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七号公布施行。

要点:第一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

时间: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要点:将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修改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时间: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四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要点:将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修改为:“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时间: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三号公布施行。

要点: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修改为:“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时间: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公布施行。

要点:在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将该条修改为:“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时间: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一号公布实施。

要点:将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时间: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十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要点:将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修改为:“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时间: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要点:在刑法第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时间: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

要点:为适应暴恐活动犯罪的发展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最新刑法立法——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成为此次刑法修正的重点和亮点之一。

⑵ 我国刑法修正案共有几个

截至2020年10月15日,中国的刑法修正案一共有十个,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已经提出。

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对刑法条文的修改和补充。刑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础。刑法修正案,作为对刑法条文的具体修正,与现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修订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对此作出回应,明确提出: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针对监护、收养等人员伸向孩子的“黑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专门增加特殊职责人员性侵犯罪。

草案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与该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还明确将“冒名顶替上大学”等行为规定为犯罪。草案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⑶ 我国目前有多少部刑法修正案

一、中国目前有多少部刑法修正案
1、有十一个。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对刑法条文的修改和补充。刑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础。刑法修正案,作为对刑法条文的具体修正,与现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根据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1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修正。
二、刑法修正案十一高空抛物叫什么罪
1、增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要构成本罪,必须是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且属于“情节严重”。“高空抛物罪”的实行行为是“抛掷”,即“扔”或者“丢弃”之意。物品必须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被抛掷才可能构成“高空抛物罪”。从建筑学角度来讲,建筑物通常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这些房屋或者场所既可能存在平层空间,也可能存在高层空间;
3、“高空坠物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是有明确区分的。如果高空抛物是在明知或应知楼下有人的情况下故意将物体抛下,就触犯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甚至是“故意伤害罪”。“如果是针对特定的人存在故意行为则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但如果只是因为大意和疏忽、过失导致东西坠落则属于‘高空抛物罪。

⑷ 协议的补充说明是不是和补充协议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般协议分主协抄议、协议附袭件、补充协议。如果lz讲的补充说明是附件的话,那么是的,一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是补充协议,分两种情况,一是协议中说明补充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那么是的,补充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便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是如果协议明确不准修订,那么no,补充协议无效,除非双方废止原协议另行签订完整协议。

上述为个人分析 与观点,建议 最好问下 律师 去帮助自己判断下,如 至该链接~http://tieba..com/p/4406423967 ~ 可具体详问得知与知晓

⑸ 同等法律效力还是效率

同等法律效率:即同等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人们按照法律文件规定的那样行为。法律效力有时还指某种行为或事实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够获得肯定性法律后果。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赋予或具有的约束力。法律效力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公民的行为,让公民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好好生活,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产生。
国家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来保障公民个人生命、个人财产不受侵犯;公民也应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关义务,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氏胡棚多或者当事人做没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歼则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⑹ 我国目前多少部刑法修正案

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对刑法条文的修改和补充。刑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础。刑法修正案作为对刑法条文的具体修正,与现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十八条也增加了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追究刑事责任。[1]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九个死刑罪名。刑法修正案(十)。在刑法第299条中增加一款规定,明确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

中文名
刑法修正案

外文名
Amendment to Criminal Law

开始时间
1999年

法律效力
与《刑法》同等

90%的人还看了
刑法修正案有几个
2020年新刑法修订
法律法规大全
最新刑法全文
历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

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在刑法第299条中增加一款规定,明确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⑺ 中国有几次刑法修正案各自生效的时间

截至到2018年,《刑法》共有十次修正案。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一),自公布之日即1999年12月25日起开始施行。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自公布之日即2001年8月31日起开始施行。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自公布之日即2001年12月29日起开始施行。

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自公布之日即2002年12月28日起开始施行。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自公布之日即2005年2月28日起开始施行。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自公布之日即2006年6月29日起开始施行。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自公布之日即2009年2月28日起开始施行。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7)修订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用刑罚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法修正案,对现行刑法中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有关条文,通过全国人大予以修改、补充,加以完善。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对刑法条文的修改和补充。

刑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础。刑法修正案,作为对刑法条文的具体修正,与现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⑻ 补充协议和原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吗

在合同管理领域,经常可见条款注明"本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若原协议并无特别约定,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的补充协议,确实与原协议享有同等法律效力。
实际操作中,"补充协议"的效力往往高于原合同。这一规则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条款,即合同生效后,双方对于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如有未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清晰时,可以协商补充,未达成补充协议的,需根据合同条款或行业惯例确定。
举例而言,若原合同约定价格,但在执行过程中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双方通过补充协议调整价格,则此补充协议与原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补充协议的修订或新增内容,同样受到法律保护,与原合同具有同等地位。
因此,"补充协议"与原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实际操作中通常会体现为补充协议的效力高于原合同,这为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提供了灵活应对机制,确保了合同条款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热点内容
阅文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16 00:14:54 浏览:748
法院强制执行时间 发布:2025-07-16 00:14:51 浏览:5
山西省法院网 发布:2025-07-16 00:13:52 浏览:967
原来的法官怎么办司法改革 发布:2025-07-16 00:10:30 浏览:558
聊城市物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16 00:06:04 浏览:573
2015注会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07-16 00:03:08 浏览:41
法治十三五 发布:2025-07-15 23:51:58 浏览:192
以审判为中心的法律援助建议 发布:2025-07-15 23:51:48 浏览:701
中国婚姻法保护老年人 发布:2025-07-15 23:45:34 浏览:921
快播法院直播 发布:2025-07-15 23:44:38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