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公司损失追究法律责任
⑴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要负法律责任吗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员工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应给与公司相应赔偿。
因工作过失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可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公司有管理制度支持赔偿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1)造成公司损失追究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劳动者受处分后的工资支付:
(1)劳动者受行政处分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如留用察看、降级等)或受刑事处分后重新就业的;
(2)劳动者受刑事处分期间,如收容审查、拘留(羁押)、缓刑、监外执行或劳动教养期间,其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⑵ 员工一次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5000元就开除合法吗
员工一次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五千元就开除是不合法的。员工无意给公司造成损失,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不算犯法,不会追究法律责任,不过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承担损失赔偿的。但是劳动者因为工作失误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辞职,劳动者是可以拒绝的,公司这样开除员工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员工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害的,被解除合同没有补偿。员工因为工作失误,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损失额度较大的,属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用人单位据此解除合同,没有经济补偿。员工因为工作失误,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但损失额度较小的,不属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用人单位据此解除合同于法无据,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如果员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即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两个月工资支付赔偿金。因为员工工作失误,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适当承担部分损失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