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比较性广告构成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的法律责任

比较性广告构成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7-17 14:43:05

Ⅰ 虚假广告罪是如何定罪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的虚假广告罪。刑法第222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做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消费者遇到虚假广告应当怎么办?

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通过行政机关的介入,对违法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因为虚假广告的行为,导致消费者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失,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如果不构成犯罪,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追偿自己的经济损失。以上就是关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虚假广告罪的法律解读。

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应当具有什么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合法、真实、公正、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性质,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应当具有以下性质:
1、合法性:广告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虚假、欺诈、误导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2、真实性: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者夸大宣传,不得误导消费者。
3、公正性:广告应当公正,不得歧视任何特定群体,不得侮辱他人,不得煽动不正当竞争。
4、社会责任感:广告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不得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
5、健康性:广告不得含有违背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不得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
广告 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广告内容准则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广告内容准则:
1、诚实和真实:广告应该诚实、真实地陈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功能和效果,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2、不得误导:广告不得使用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陈述、夸大宣传、虚假证明等手法来误导消费者。
3、 社会责任:广告内容应符合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不应涉及歧视、侮辱、煽动暴力等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
4、重视消费者权益:广告应尊重消费者的权益,不得欺骗、误导或不合理地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 不得违法违规:广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宣扬或鼓励犯罪行为,不得违反知识产权、商标等相关法律规定。
6、审慎使用证明:广告中使用的证明、评比、奖项等信息应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不得误导消费者。
7、 尊重竞争:广告应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不得进行虚假比较,不得侮辱、诋毁竞争对手。
8、青少年保护:广告对于未成年人的宣传应遵循特定的保护原则,不得含有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
综上所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宣传内容受到严格的限制。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损害公共利益,不得违反社会公德,不得含有歧视性言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此外,广告还需遵守行业规范和伦理准则,不得涉及医疗、药品、保健品等特定领域的宣传,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广告宣传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合乎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
第二章
广告内容准则
第十九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热点内容
法院书记员速记 发布:2025-07-17 21:29:36 浏览:343
晚辅导班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7 21:25:10 浏览:710
民事诉讼法单位作证 发布:2025-07-17 21:14:21 浏览:953
沈阳市法律咨询 发布:2025-07-17 21:14:14 浏览:45
法律知识我知道主题队会 发布:2025-07-17 21:14:13 浏览:164
脊柱疾病手法治疗学 发布:2025-07-17 21:13:07 浏览:307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十六条 发布:2025-07-17 21:05:57 浏览:7
办案竞赛法院 发布:2025-07-17 21:04:54 浏览:331
与投资人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7 20:56:14 浏览:587
法院拍卖账户 发布:2025-07-17 20:48:56 浏览: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