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公司的法律责任吗
『壹』 公司法人和股东承担的责任一样吗
公司法人和股东承担的责任不一样。法人享有独立财产权,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也是由公司享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原则上是不承担公司的债务的。股东与法定代表人的区别是:
1、股东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只是公司的投资者,在公司成立后,享有分配利润等股东权利,并负有承担公司亏损、资不抵债等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法人、是一个经营实体,一切运行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
2、迹睁法定代表人是法律意义上代表公司履行相应公司运营职责的,不仅要履行企业管理的职责,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耐携括民事、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股东担任、但也可以由股东任命股东之外的人来担;
3、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昌州伏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贰』 在股份制的公司是由最大股东承担法律责任还是由法人代表承担
按法律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因此不存在法人代表或大股东承担所有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股东代表公司的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股东责任的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第十八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张其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上述情形系实际控制人原因造成,债权人主张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九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网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叁』 公司占股1%的股东承担责任么
【法律分析】:公司占股1%的股东需要承担责任的,如果只持有1%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债务也只发生在1%股份范围之内(除非涉嫌挪用公司财产等违法行为)所以就算公司破产了,也是在1%股份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公司出现民事法律责任:责任由单位自己承担,与股东和法人代表都没有直接关系。出现刑事法律责任:法人代表和负责决策的人一起负责,有些股东参与到决策的就一起负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二条 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肆』 股东和法人的责任一样吗
一,公司法人和股东承担的责任一样吗
1、责任不一样。公司法人和股东承担的责任区别如下:
(1)股东应当履行缴纳注册资本金的义务承担有限责任分享企业红利法定代表人则代表公司进行经营活动若出现违法问题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责任;
(2)公司股东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是企业法人,一般依法设立的各类企业法人均有权对公司投资,成为公司的股东,而没有专门的限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三,避免公司法人和股东承担的责任的注意事项
1、在股东协议,合资合同和章程中增加相关免责条款,防范风险;
2、通过集体决策程序避免风险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应提出明确异议并记载于相关会议记录;
3、目前,国内主要保险公司均有针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执行责任风险保险当董事因职务行为而需对外承担相应责任时可以由保险公司就该部分予以赔偿 避免董事个人的财产风险。
公司可以考虑设立执业责任风险保险制度由公司为法定代表人董事等购买责任保险以尽可能得降低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