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防止冤假错案

法院防止冤假错案

发布时间: 2021-02-18 15:11:16

A. 为什么从基层法院到高级法院对冤假错案的纠错问题一直久拖不决.

法院首先维护的是程序正义 个例的实质公证得不到保障也是其缺陷所在 近年来的各种翻案也彰显出这种矛盾

B. 最高法院近日对平反冤假错案有新政策吗

这个没有年限的限制,只要能提供翻案的证据,法律都会开庭重新审理的。
一、人民法院对于平反纠正的冤案、假案、错案,应当用判决改判,即撤销原来有错误的判决而重新判决。
二、改判应制作判决书。判决书属于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平反释放证明书只是证明人民法院对冤案、假案、错案通过改判作了平反纠正,它本身不是改判的法律文书。因此,不能以平反释放证明书代替改判的判决书。
三、改判的判决书,在判决书的种别上仍属刑事判决书,无须写“平反判决书”。在刑事判决书方面,再去分具体的种别,是没有必要的。至于改判的判决书的观点是否鲜明、正确,主要应看判决书的内容是否实事求是,是否符合政策、法律,单从判决书的名称上是不足以体现出来的。

C. 公检法制造冤假错案怎么办

当事人如果确定自己涉及的案件被法院误判,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错案版的,当事人有依法申诉和控告权的权利。
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第十条规定,对确有冤错可能的控告和申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复查。经复查,认为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依法提出(请)抗诉、再审。人民检察院对本院及下级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处理决定,依据法定程序及时纠正。

D. 法院误判冤假错案怎样申诉

冤假错案的申诉问题,实际上是指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判决予以纠正。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终审判决后,仍然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诉要求再审。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符合再审条件的案件,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E. 检察机关为防范冤假错案都做了哪些努力

最高法、最高检对此已经作出部署,强调,2015年,要全面正确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探索建立:1、刑事申诉异地审查制度;2、健全冤错案件发现受理、审查办理、监督纠正等机制。在过去的两年,一共有26起重大冤假错案。2013年,全国是纠正了12起冤假错案,2014年通过再审纠正了10起,各高级法院通过二审改判了4起,当然有些案件是疑罪从无的。3、最高检强调:(1)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立案和侦查活动的监督,重点加强对命案和主要靠言辞证据定罪案件的审查,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2)检方,必须要忠于事实和法律,对从申诉中和办案中发现的有错误的案件,要加强审查,对冤错案件必须敢于监督敢于纠正,尤其是对刑讯逼供,徇私枉法或者重大过失导致的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造成错案的,包括错案发生以后拖延不纠正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严肃查办。4、最高法强调:(1)要充分发挥律师在死刑复核案件中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依法复查、及时纠正机制,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彻底改变公检法重配合,轻制约的问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依法制约公权利,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等。5、两高同时强调:要健全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建立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纠正机制和记录、通报、责任追究制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追责情况。

F. 人民法院敢于纠正冤假错案说明了什么

骗人的,我申诉九年了,从没间断,说的好听,没给几个人办事,百姓维权难

G. 十八大后法院纠正多少件重大冤假错案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依法纠正了件重大冤假错案,涉及54名当事人。2013年至2016年,各级法院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33条规定中体现的司法理念更进一步: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没有证据不得认定案件事实;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对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希望正能量越来越多。

H. 人民法院对冤假错案坚决不改判,受冤人该怎么办

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时的判决是错误的。可以上上级法院请求改判。

热点内容
老河口市法院 发布:2025-08-18 08:50:47 浏览:404
施工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8 08:42:15 浏览:502
奶粉销售法规 发布:2025-08-18 08:27:13 浏览:841
政策的法律效力期限 发布:2025-08-18 08:14:52 浏览:546
决策法官 发布:2025-08-18 07:54:23 浏览:115
山东省劳动法 发布:2025-08-18 07:54:14 浏览:91
武汉佘法院 发布:2025-08-18 07:36:55 浏览:222
司法领带 发布:2025-08-18 07:36:54 浏览:1
城东区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5-08-18 07:31:21 浏览:437
司法鉴定所简介 发布:2025-08-18 07:23:23 浏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