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防控办案
❶ 法院防范范廉政风险方面有哪些做法
笔者认为,做好法院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工作,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回重要思想和科学发答展观为指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贯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坚持把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工作与“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指针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审判工作这一中心,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纪,不断提高队伍的拒腐防变能力,勤政廉政,廉洁司法。而且法院的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工作必须与法院执法办案工作相结合,突出法院特色,必须符合司法规律、符合法院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因地制宜、因岗设防,切实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融入到法院各部门的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之中,并结合业务部门部门、岗位实际,由部门到岗位,克服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的思想认识,切实注重每个工作环节的实效,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审判业务、队伍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❷ 公安部《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
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规定
(中政法[2009]4号)
为进一步规范政法机关的办案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发生涉案人员自杀、自伤、被刑讯逼供致死等非正常死亡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如下规定:
一、进一步规范办案场所的设置。询问室、讯问室等办案场所一般不得设置在二楼以上。办案场所内必须安装安全防范装置,不得放置可能被用来行凶、自杀、自伤的物品。相关的过道、窗户必须有防止被调查对象、犯罪嫌疑人坠楼的设施。
二、进一步规范讯问、询问工作。讯问犯罪嫌疑人一律在办案场所进行,严禁在办公场所或者宾馆、酒店、招待所等其他场所进行,并实行全程录音录像。询问被调查对象或者证人,可以到被调查对象或者证人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是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证明文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被调查对象或者证人到政法机关的办公场所或者办案场所接受询问。讯问、询问时,办案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三、进一步规范强制措施的适用。对罪行轻微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采取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确有必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必须交由犯罪嫌疑人住所或者指定的居所所在地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执行,严禁在办案场所、办公场所或者宾馆、酒店、招待所等其他场所执行监视居住措施。确有必要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必须交由看守所羁押,严禁把犯罪嫌疑人羁押在办案场所、办公场所或者其他场所。
四、进一步规范看押工作。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过程中特别是在犯罪嫌疑人吃饭、如厕、休息时,必须由办案人员负责看守,不得只让协勤人员负责看守。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提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时,必须落实看审分离制度,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司法行政机关要严格落实监所监管安全制度。因辨认、提取证据和赃物等需要押解犯罪嫌疑人的,必须由两名以上办案人员或者司法警察负责提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异地押解过程中需要住宿的,必须把犯罪嫌疑人交由当地看守所羁押,不得让犯罪嫌疑人在宾馆、酒店、招待所等其他场所住宿。
五、进一步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政策教育。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义务,不得夸大犯罪后果,不得恐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密切关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绪、心理变化,对有过激反应苗头的,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六、进一步保障与案件有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严禁以协助调查取证等名义变相限制、剥夺证人的人身自由,严禁以连续传唤、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严禁以监视居住等名义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严禁刑讯逼供。
七、进一步加强对办案人员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对办案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对新参与办案的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专门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组织编写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典型案例,对办案人员开展警示教育。
八、进一步加强对办案活动的监督。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部门纪检、监察、督察、法制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办案活动的监督、检查、指导。针对容易发生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故的部位、环节,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防范隐患。
九、进一步落实办案安全防范责任人制度。对每一起案件,办案单位要确定一名负责同志作为办案安全防范责任人,并制定、落实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预案。凡发生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故的,办案安全防范责任人要承担直接责任或者领导责任。
十、进一步落实办案安全防范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故的,办案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1 2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对口的中央政法部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省级政法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主管负责同志必须到对口的中央政法部门检讨责任。因违法违规办案造成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清除出政法队伍;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责令辞职或者按照有关程序予以免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❸ 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的若干规定全文请予提供
好像没看到
❹ 跪求最高院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的若干规定 的心得体会。。。6、7篇 有没有。。。
小学生三年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多少?
❺ 如何构建与司法体制改革同步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法院自身工作运行机制的转变,司法腐败行为的复杂性和隐秘性大幅提升,预防司法腐败工作面临着巨大考验。如何加强法院系统廉政风险的防控,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之内,则成为法院系统预防司法腐败工作的重点和趋势;如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推动党风廉政工作创新的重要实践,是构建反腐倡廉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各地法院都在探索加强廉政风险工作建设的途径和切入点,笔者从信息化方面入手探究加强法院廉政风险防控的途径。由于科技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在反腐倡廉工作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运用信息技术对法院系统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加以防控,既可利用法院系统现有的信心技术资源,也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实现对法院廉政风险的规制和防控。利用信息技术对法院干警的进行廉政风险教育廉政风险教育作为防控腐败至关重要的精神层面的措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有更加长足的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加强廉政风险教育,是法院廉政风险的新发展、新趋势。新型传播媒介具有多样化、简便化特点,为法院系统的廉政风险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态度、把握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创新举措,满足新形势下廉政风险教育建设的需要。首先,要深刻理解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并应用到廉政教育中来。更加重视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递平台上的的廉政教育,像网络课堂、多媒体教室;更加重视通过案例视频、动画等形式开展的形象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教育方式;更加重视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的交流讨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达成共识。其次,加大对廉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一要重视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将现代远程教育硬件建设与互联网建设相结合,借助互联网技术,将网络课堂搬进植入每位干警的工作和生活;二要法院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要特别重视反腐廉政教育网站建设,或利用现有纪检监察网站设立独立的廉政风险教育专栏,或设立单独专门的的廉政风险教育网。利用信息存储技术将重大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并适当公开,内外监督、防控风险将审判业务以录音录像形式记录下来,运用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上面,一方面可以对庭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反程序法规定和实体法规定的风险点加以全程全方位的监控,提高审判业务人员的警觉意识,增强守法守规观念,自觉对庭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加以防控;另一方面通过内纠自查,对发现的风险点及时通报处理,完善内部监督对风险点的防控。近期已有多地法院进行试点探索,并收获了诸多有益经验。根据各地实践情况,文者认为在做好此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选对案件进行存储记录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对以下几类案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并适当公开。一是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这主要是排除涉及当事人隐私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案件、涉及商业秘密案件等。二是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案件。案件案情敏感、复杂,吸引人民群众和舆论媒体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力大,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外部猜疑、损害司法公信力,甚至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三是案情重大的案件。由于所涉标的额大、案情复杂不容易准确分析界定的案件、法官裁量权较大的案件等,因案件本身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多,不易防控,通过能够将整个庭审过程全程纳入监督范围的信息存储方式,可使风险防控如虎添翼。(二)公开的范围和对外公开的方式公开的范围分为内部公开和外部公开。内部公开通过法院内纠自查的方式积极主动发现庭审中存在的风险点并予以内部处理,属于内部自我监督防控的范畴。内部公开一方面有利于准确查找风险点;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存在的风险点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防控。外部公开通过向社会公开,引入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听取外部对于廉政风险防控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公开的方式有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主动公开是法院通过部门网站、微博等现代传播交流平台将案件信息予以公开。主动公开表明法院接受外界监督的诚心,也表明了对于改进自身工作的决心,有利于司法取信于民,维护司法公信力。菏泽法院通过微博直播庭审是法院主动公开的积极探索。依申请公开是法院依照申请人的申请而对其公开,申请人可以通过网上申请或书面申请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公开申请,法院进行有关保密审查后决定是否应予公开。(三)重视对发现风险点的后续处理记录存储并公开庭审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庭审中的廉政风险点,积极采取措施防控、消除风险,因此要重视通过内部公开、内部检查和通过外部监督所发现的风险点的后续处理。一是责任到人。谁逾越廉政风险的红线就问责谁,使每一位法官头上时时刻刻顶着“达摩克利斯之剑”,心中安放正义天平。二是用制度管人。发现风险后能够举一反三,将相关风险一起纳入风险防控范围,认真研究风险发生土壤,因地制宜,做出具体制度安排,让风险在制度的阳光下无处遁形。
❻ 人民法院如何对命案进行预防和控制
这东西都是突发和预谋的,怎么控制和预防?再说这是公安的活,跟法院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