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双重领导

法院双重领导

发布时间: 2021-11-27 10:10:47

①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受双重领导,是哪两个领导

在过去,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受同级政府和上级机关的双重领导。
司法独立是司法机关发展的趋势,双重领导制度在如今已经废除了,并不存在双重领导了,反而要求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上下级法院如今并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
上下级检察院是领导关系。
所以你所问的双重领导现在至少在制度上已经不复存在。

② 为什么检察院实行的是双重领导,而法院不

因为法官独立审判案件

③ 人民法院为什么不是向人民检察院一样是双重领导的而是只对人大负责

因为每一个法院都来是独立判自决案件,每一个案件不能由上级直接做出决定,而下级法院执行决定,否则就违反了独立审判的基本原则!否则当事人上诉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往往下级法院作出的判决是上级法院决定的,那么审判的两审终审制就被打破了!
检察院当然可以,因为检察院不是最终裁决机关
法院则是最终裁决机关,他要受人大的监督就可以了

④ 何为“司法机关的双重领导”

我国抄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系统,这两个系统的首先都受同级人大的选举和监督,法院和检察院的负责人由同级人大选举并任命,每年开人大会议时需要由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向大会作报告。同时,这两个系统还受上级主管机关的领导,但是法院和检查院其实是不一样的。其中地方法院只受到上级法院的监督,没有领导,即下级法院独立办案,上级法院不能直接插手地方法院审判办案;地方检察院则要受到上级检察院的领导和监督,上级检察机关可以介入地方检察机关的办案,上级检查机关作出的决定下级检察机关必须遵守执行。

⑤ 怎么理解人民检查院实行的“双重领导体质”

并不是只有人民检察院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都是含有双重领导成份。其表现为在行政关系上归地方政府领导,在业务上归上级同类部门的领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条块分割”。
1.双重领导制又称“双重从属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内部实行的一种制度。即一个部门由两个上级来领导。从机关管理方面讲,双重领导关系是指地方国家机关受同级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党委和上级同类型机关同时领导,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都含有双重领导。表现为在行政关系上归地方政府领导,在业务上归上级同类部门的领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条块分割”。
2.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3.政府部门中的双重领导
政府部门既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领导,并对它们负责和报告工作,又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4.司法系统的双重领导
地方上的司法系统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双重领导。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但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负责,同时在业务上也要受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指导。
5.军队中的双重领导
省军区、军分区、县(市)人民武装部,既坚持军事系统的垂直领导和隶属关系,又受同级地方党委领导。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

⑥ 什么是双重领导

双重领导 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军事系统和地方党的委员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双重领导制度。 实行双重领导制度,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密切军队同地方党委的关系,加强工作上的配合和支援。这种制度在历史上曾采取过不同形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是受由地方党组织和军队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前敌委员会领导的。抗日战争中期,八路军、新四军是受由地方党组织和军队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党政军委员会(见军政委员会)领导的。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各地的党政军委员会,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由中共中央代表机关(中央局、分局)及党的区委、地委统一领导各该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主力军对于所驻地区的县、区、乡级党委的决定和政府的法令,也必须执行。1954年 4月15日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各级军区及军分区党的组织,除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外,还分别受所驻地区中共中央局、中央分局和同级地方党的组织的领导。1958年4月8日,中共中央进一步规定:省(自治区)军区、军分区和县(市)兵役局(见人民武装部),除保持军事系统的垂直领导与隶属关系外,在党的关系上同时成为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工作部,受同级地方党委领导,并由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同级军事机构的政治委员;凡军事区域同地方行政区域相一致的军区,也应置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同级地方党委双重领导之下;军事区域同地方行政区域不一致的军区以及其他军事单位,在与地方有关的工作上,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军区应有一个主要负责人参加所在地的省(市)委和自治区党委的领导工作。1978年以后,这种领导制度几经改变,仍强调:省军区、军分区、县(市)人民武装部,既坚持军事系统的垂直领导和隶属关系,又受同级地方党委领导,成为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工作部,并由地方党委书记兼任政治委员;省军区、军分区、县(市)人民武装部的领导人,一般有一人担任同级地方党委的常委。1985年7月起,县(旗、县市级、市辖区)的人民武装部划归地方建制,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 双重领导即一个部门由两个上级来领导。按行政上讲双重领导关系是指地方政府部门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机关同时领导,一般的政府部门都是双重领导。表现为在行政上归地方政府领导,在业务上归上级同类部门的领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条块分割”。 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应该为领导与被领导以及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同时又受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因此,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对上级对同级政府的关系是一种被双重领导。 这样说来那就有很多部门都是双重领导。 如公安机关、交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央企业工委等部门。

双重领导制:接受上一级机关的领导,同时也要接受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
主要是垂直部门,如税务、法院、工商等。

双重领导关系:是指某些机关部门,它不仅要接受上一级机关部门的领导,同时也要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适用双重领导制的机关:武警,公安,审计,税务,工商,质监,药监,司法等

⑦ 人民法院是否属于双重从属制

人民法院无从属这一说,人民法院受上一级法院监督,而不是领导。人民法内院依照法律规定容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⑧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双重领导吗

是垂直领导,业务上只受上级法院或检察院领导

⑨ 人民法院是不是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一、理论上或者从体制规定上看,法院不同于检察机关,上下级无领导关系。

1、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

2、各级人民法院对其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其领导。

二、实际上,恰恰在业务上,存在着或明或暗的领导或指导关系。

1、制度设计时,为什么要定义为监督关系?

检察机关为了行使侦查、提起公诉、抗诉等法律监督职权,必须确立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我国的审判制度是二审终审制,如果上下级是领导关系,等于就是一审终审制了。另外,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是,它在处理案件时扮演的是居中裁断、冷静客观、不偏不倚、超脱当事人双方利益的角色,它处理案件的过程是深入思考、独立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处理案件所依据的都是条文既定、内容明确的法律,这些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不需要依靠上级人民法院的直接领导和指挥。

2、事实上,法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领导或指导的关系。

小案子一般是独立的,如果遇到疑难复杂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下级院怎么可能不向上级院请示汇报呢?据本人所知的,上级院的指示还是决定性的。当然从制度上讲,确实是不需要请示的,但事实上,哪个基层院敢不请示?!在我国法院独立审判是不存在的,法官独立断案也是不存在的。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下级人民法院服从上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和权威,超过服从法律的规定和权威的现象。

律师:人民检察院是双重领导体制,那人民法院呢

1.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
2各级人民法院对其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其领导。

热点内容
劳动法加班补多少倍工资 发布:2025-07-19 00:20:52 浏览:341
行政法法律部门是 发布:2025-07-19 00:11:35 浏览:637
劳动法摘抄 发布:2025-07-19 00:03:34 浏览:533
党内法规制度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23:51:20 浏览:147
高密法官霍 发布:2025-07-18 23:11:21 浏览:354
满侠大律师 发布:2025-07-18 23:10:07 浏览:224
行政诉讼法失效 发布:2025-07-18 23:10:05 浏览:549
刑法战争 发布:2025-07-18 23:10:04 浏览:591
刑法第三章共几条 发布:2025-07-18 23:00:59 浏览:863
劳动合同法2006 发布:2025-07-18 22:49:08 浏览: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