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多元调解信息
① 收到多元调解短信怎么办
一般收到短信,你看情况处理。有调解的想法,就和调解老师联系,然后在他的主持之下,看看你和对方能不能达成一致,能达成一致最好,这样就可以快速结案了。
如果达不成一致,就和调解老师说,恳请尽快帮忙点一下系统,让把多元调解这个流程走完,能使你的案子真正进入立案程序。
拓展资料:
多元调解是法院的吗
法院多元调解不是立案。案件只有进入立案状态之后才能确定一般要进行庭审还是先行调解。先行调解和多元调解并不是一个概念。多元调解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一,一般在法院在给当事人开具立案通知书之前发放多元调解书,接受调解的,由法院的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不再走诉讼手段。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了先行调解,这一新增条文,使先行调解制度被正式确立为民事程序机制,为诉讼当事人提供了一种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是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就其性质而言,先行调解属于法院附设调解。
概言之,先行调解是立案前的委派调解,调解由法院以外的人主持,法官应依职权进行司法确认,但当事人不同意的除外。
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作为一种官方性的调解活动,它们的主要缺点包括启动程序的被动性、受理范围的局限性等。就调解结果而言,律师调解更能被纠纷当事人所接受。
律师调解的优势恰好契合哈贝马斯理想言谈情景的核心思想:
一是参与调解的人都有平等的地位,
二是参与调解的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三是交往和讨论不会受到权力或权利关系的影响。只有当参与调解的当事人在理想言谈情景中进行对话,对调解主张予以认可时,这样的主张才能被看作是合乎理性建立起来的真实主张,才能为调解协议的可接受性提供保障。调解是纠纷主体自主选择的解纷方式,那么调解协议应当是双方自我合意的结果,应当是自愿平等处分自己权利的真实意思表示。
但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种公权力的压迫感,“以判压调”“以权压调”等隐形强制手段确有存在,此时调解制度便被蒙上了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而律师调解的优势就在于一种较强的参与性和协同性。在被信赖的基础上,律师作为调解的主持者,是以一种中立的态度担当各纠纷主体的咨询专家,最终的调解协议往往是由当事人自己作出的,当事人能够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和决策感。律师只是用更加专业的法律知识来影响各方主体以平衡利益,整个律师调解的过程呈现出一种协同主义。
② 多元网上调解是法院的吗
“多元调解”微信小程序是人民法院的在线调解平台,拓展了人民法院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司法确认等调解渠道,同时也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用线上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该平台能够集合法院的审判调解资源和全社会的纠纷化解资源,共同做好纠纷调解工作;能够打通线下线上多种方式,灵活组织开展调解;可以实现在线制作调解协议和在线司法确认,提高调解效率;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法官会引导当事人在线申请立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使用方法:
第一步:打开微信“多元调解”小程序。
第二步:当事人或代理人注册登录。
第三步:登录后,在首页,点击调解,进入调解模块,在底部点击“申请调解”。
第四步:填写调解申请信息,包括纠纷基本信息、当事人信息、证据等,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系统会根据填写的纠纷基本信息推荐调解员,可选择推荐的调解员,也可以“搜索更多调解员”,选择合适的调解员后,点击底部“选择TA”。
第六步:选择调解员后,调解申请即提交成功。
第七步:申请调解提交成功后,等待调解员确认,可随时登陆“多元调解”小程序,点击调解,进入调解模块,在调解案件列表中,可点击案件信息卡,查询案件进展、文书、证据。
第八步:当事人经实名认证后可以在调解员的主持下进行在线调解,在线签字确认。
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可以在调解进程中查看系统自动生成的司法确认书,点击开始则发起司法确认申请,待对方当事人同意后,系统会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发起司法确认申请。
调解成功后,当事人也可向法院申请出具“调解书”,任意一方当事人点击“申请”即向法院提出出具调解书的申请,等待法院处理即可。
第九步:当事人双方分歧较大或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也可结束调解后在该“多元调解”小程序上面申请网上立案。
操作环境:华为nova4 10.01.38
微信App 8.0.15
③ 多元调解申请立案七天,为什么法院查不到
那么很有可能并没有立案,因为法院在网上查都是联网的,如果没有立案就查询不到。
④ 法院已经开了民事调解书了怎么今天还收到什么多元调解的短信
按民事调解书履行即可。
短信内容可能是法院内容程序,不影响调解书效力。
⑤ 莫名其妙收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短信是真的假的
假的。
如果没有收到其他书面材料,只是收到法院调解平台的短信,极有可能是虚假的,或者是法院发错号码了。一般来讲即便法院想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也会先向双方当事人送达。
如若收到法院执行通知的短信是真的,那么用户满足执行异议申请条件可以申请执行异议。执行异议指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5)法院多元调解信息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如下:
1、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为保证庭审顺利进行,凡属一般代理的当事人应当出庭参加诉讼活动,属特别授权的当事人本人可不出庭,由代理人代为诉讼。
2、当事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申请执行。
3、当事人的代理人(凭律师证)在庭前可以查阅本案有关证据,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和复制有关材料的办法依法律规定。
⑥ 多元网上调解是干嘛的
多元网上调解是由南沙法院 南沙自贸区法院自主开发的手机调解应用程序“商事多元调解平台APP”。该APP于2017年11月16日正式上线,突破传统线下调解的时间、空间限制,开创了商事纠纷远程多方“掌上”化解新模式。双方当事人产生纠纷后,希望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且该纠纷案件属于南沙法院,南沙自贸区法院管辖。
操作环境:(多元调解4.2.3)
拓展资料:
一、整体流程
1、一方当事人先在该APP上注册登录并实名认证,然后提交网上调解申请。
2、法院工作人员在后台接收申请后,同步通过短信或电话方式联系另一方当事人。
3、若对方同意调解,则另一方当事人也需下载该APP并注册登录实名认证,同时法院工作人员会立民诉前调号案件并生成绑定案件编码发送给双方当事人。
4、申请成功后,各方在该APP上自主选择调解员(也可由法院工作人员选定)并自行约定时间进行远程多方视频在线调解,当事人可即时上传图片、语音、视频等证据材料,进行线上举证和质证。
5、通过APP达成的调解协议,还可选择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进一步增强调解效力。
二、该机制的主要特点:
1、是形成了“一个中心、五个支柱”的内部调解体系。在立案庭成立调解组,抽调法官专门负责立案调解工作,实现了立案审查与立案调解的有机结合。各派出法庭也结合辖区特点,不断探索推进立案调解的新模式。其中,东小口法庭选派优秀法官进驻社区居委会,沙河法庭把立案调解与法制宣传相结合,小汤山法庭邀请一个人民调解员常驻法庭进行立案前的调解,回龙观法庭向当事人发放“诉讼提示书”,注重对纠纷进行分流引导,南口法庭成立了“综合调解组”。
2、是形成了“一个主导、八方联动”的外部调解体系。在立案调解工作中,昌平法院将法院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社区基层组织调解等相结合。三是形成了“一个核心、多个延伸”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在立案调解工作中,昌平法院不仅让法官与法官助理开展立案调解工作,还邀请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等主体参与立案调解,将许多社会矛盾化解在了初始阶段。
⑦ 多元网上调解是不是诈骗短信
如果真的有这事,这个短信也有可能是真的,也可以去这家看看。可以上这家法院的官网上去查一下,不点这个网站。
⑧ 法院多元调解上写的上传材料上传什么需要上传些什么不明白
你好,建议你打电话向法院多元调解中心咨询,也可以打法院的司法热线:12368详细咨询。
但根据起诉的条件和要求,一般进行法院多元调解需要上传的材料有以下几项:
1、民事起诉状;
2、原告的身份信息;
3、证据材料。如民间借贷纠纷的,需要上传借条和转账的凭证;如果是离婚纠纷的,需要上传结婚证;等等;
4、如果没有直接书面证据的,需要上传双方电话录音的书面文字打印稿;有微信聊天的,上传截图;有照片的,就上传照片等等。
综上所述,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需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起诉条件,需要上传一些必须的证据材料。你的案件已经进入法院多元调解,就需要上传以上的基本材料。
加油!祝你早日解决纠纷。
⑨ 怎样查法院多元调解小程序
⑩ 多元调解是法院的吗
法院多元调解不是立案。案件只有进入立案状态之后才能确定一般要进行庭审还是先行调解。先行调解和多元调解并不是一个概念。多元调解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一,一般在法院在给当事人开具立案通知书之前发放多元调解书,接受调解的,由法院的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不再走诉讼手段。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了先行调解,这一新增条文,使先行调解制度被正式确立为民事程序机制,为诉讼当事人提供了一种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是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就其性质而言,先行调解属于法院附设调解。概言之,先行调解是立案前的委派调解,调解由法院以外的人主持,法官应依职权进行司法确认,但当事人不同意的除外。
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作为一种官方性的调解活动,它们的主要缺点包括启动程序的被动性、受理范围的局限性等。就调解结果而言,律师调解更能被纠纷当事人所接受。
律师调解的优势恰好契合哈贝马斯理想言谈情景的核心思想:
一是参与调解的人都有平等的地位,
二是参与调解的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三是交往和讨论不会受到权力或权利关系的影响。只有当参与调解的当事人在理想言谈情景中进行对话,对调解主张予以认可时,这样的主张才能被看作是合乎理性建立起来的真实主张,才能为调解协议的可接受性提供保障。调解是纠纷主体自主选择的解纷方式,那么调解协议应当是双方自我合意的结果,应当是自愿平等处分自己权利的真实意思表示。
但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种公权力的压迫感,“以判压调”“以权压调”等隐形强制手段确有存在,此时调解制度便被蒙上了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律师调解的优势就在于一种较强的参与性和协同性。在被信赖的基础上,律师作为调解的主持者,是以一种中立的态度担当各纠纷主体的咨询专家,最终的调解协议往往是由当事人自己作出的,当事人能够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和决策感。律师只是用更加专业的法律知识来影响各方主体以平衡利益,整个律师调解的过程呈现出一种协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