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找法官了解案情

找法官了解案情

发布时间: 2022-04-02 11:45:04

Ⅰ 原告在法院开庭能否要求法官对案情知情人打电话了解情况

你好,通常是不可以的,或者说是没有意义的。
法院在处理民事案件是,主要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陈述进行事实认定,如果案外人了解案件事实,原告可以申请其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或者出具证人证言,这样才具有证据的效力。如果法官认为有必要,也可以对他人采取询问的方式了解案件事实,但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多。

Ⅱ 法院开庭前,犯罪嫌疑人可以找法官交流情况吗

法院开庭前,犯罪嫌疑人有情况以前未向法院交谈清楚的,或者要补充新的事实,可以向法官补充交待新的事实或遗漏的情况

Ⅲ 上述期间上诉人可以在律师的陪同下找法官陈述案情吗

这并不属于法律禁止的事项,可以由律师或当事人给法官打电话,或者是亲自找法官说一下,如果法官同意的话,是可以抽出时间来听当事人陈述案情的。这种事情是被法律允许的,不属于违法情形,现实中也有很多案子的当事人找法官沟通或者详述案情,但是最后定案,法官还是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有的法官会在庭外听当事人陈述,有的法官因为案件多时间紧张确实无法抽出时间再在庭外时间接待当事人了。

Ⅳ 法官收到我的诉讼材料,法官会找我们了解情况吗

“判决书的主官法官帮代写上诉状,但当事人拒绝签名。”当事人不签名的上版诉状没有效力权啊。
“还有主官法官自称的“我已销毁”重要材料构不构渎职罪” 这个问题就看你有没有证据了,渎职应该不是的。如果你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去纪检、人大等地方举报。

Ⅳ 您好~被定夺的是故意伤害罪,现在家里想去法院找法官了解具体的情况有别要吗

家属最多会了解到被追究什么罪名,在哪里羁押,具体的案情是不会跟家属说的。最好委托律师辩护,这样律师可以阅卷,会见。

Ⅵ 怎么联系法官说明案情

直接打电话到法院询问主办法官的办公电话,通过电话向法官说明,也可以直接到法院向主办法官当面说明。

Ⅶ 民事诉讼家属可以直接找法官了解案情吗

为了保持公平公正,法官不可以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当然包括当事人家属),原则上都需要双方当事人在场,至于原则之外,因人而异

Ⅷ 原告可以直接跳过律师到法院找法官了解案子详情吗

这是最好,最直接的了解案情的办法。通过律师转达也可以,但不如与法官直接沟通专好。毕属竟法官与律师的沟通,和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直接沟通是有很大区别的。况且,律师转达可能会掺杂自己的观点,可能会过多地考虑自己代理的职责,可能以后继续代理案件,会或多或少地隐瞒一些案情。还有的律师故意做不利于当事人的事情,如本来可以调解结案的,为了显示自己的付出较多,为了能够多收取代理费,故意拒绝调解。
实际上,很多地法官是很想直接与当事人沟通的。

Ⅸ 立案后法官只是打个电话了解情况,再没回音了

每个法官需要审理的案件都很多,需要进行排期审理,如你实在不放心,可以积极联系下承办法官询问案情进度。


如帮到了您,请采纳。

Ⅹ 开庭前可以找法官沟通案情吗

开庭前不可以找法官沟通案情。法官在审判活动中,不得私自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案件相关问题可以打电话和法官沟通。除非法官想就案情进行谈话,一般不会安排。
正常庭前法官也会见两方当事人,了解下案情经过。开庭时,该带的诉讼材料,如身份证、答辩状、证据原件一定要带齐。法院一般让当事人做的陈述,最好前提写好,开庭一边看,一边说。
由于原、被告所处的角度不同,准备的陈述材料也不同。在辩论阶段,听对方陈述时一定要聚神会神,不要为对方不中听的言辞气晕了头脑。对方说的不对的要点,要拿笔记住,然后继续向下听。
在反驳时,要有条理地围绕自己的主张反驳。很多当事人在答辩时,往往按对方说错的地方,一条一条纠正,作为辩论提纲,其实这是不妥的,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要顺着对方安排的路走,以防陷入对方的陷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第一百三十八条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第一百三十九条 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热点内容
合同法要约和承诺案例 发布:2025-05-01 23:52:23 浏览:88
学校法律顾问聘书 发布:2025-05-01 23:43:30 浏览:466
群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1 23:26:10 浏览:134
人力资源部怎么规避劳动法 发布:2025-05-01 23:19:53 浏览:590
万州最好律师 发布:2025-05-01 23:09:07 浏览:618
公司入伙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1 23:05:49 浏览:437
相应法律责任很重 发布:2025-05-01 22:57:48 浏览:123
深圳司法中院 发布:2025-05-01 22:57:47 浏览:443
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题 发布:2025-05-01 22:53:49 浏览:197
没有及时发薪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1 22:33:26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