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上法院
1. 扶老人遇到碰瓷的,告上法院,官司赢了,律师费诉讼费,能不能要求对方出
当然可以在起诉书中要求诉讼费用由对方承担,律师费用不可以。不过你可以把这笔费用算在要求赔偿损失的范围内。
2. 被人碰瓷了,可是交警找不到证据,我被告上了法庭,怎么办
首先,交警对你的询问笔录,你回头仔细看一下,对于笔录里没发生的事情或者不存在的行为绝对不能承认,自己要坚定。其次是,如果是重要的路段发生的话,尽可能找到现场的监控录像,可以通过交警到公安部门提取来看。最后,聘请律师帮助寻找证据吧,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了呵。
碰到这种情况实在是不好办啊,好人难做的。祝你好运。
3. 员工1年告了9家用人单位被认定碰瓷,法院对其进行了什么处罚
5月10日左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内容,涵盖了一些普遍的争议情况的典型案件。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康某存在篡改重要证据并在诉讼中进行虚假陈述的行为。而且,康某亦确实存在频繁、短暂地与不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再以各种其他理由解除劳动关系后通过诉讼谋取利益的情形。对于康某所提交的证据以及据此主张的诉讼请求均不予采纳,对经家具厂确认的工资数额予以确认。同时,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妨碍民事诉讼为由,决定对康某进行罚款5万元。
但是不得不说康某之所以能够碰瓷成功,并短短的几年间一直碰瓷不同的企业,说明这些企业存在让人“敲诈勒索”的条件,并没有按照劳动法给劳动者应有的劳动保护和待遇。
这起案件不仅仅是康某“职业碰瓷”,更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很多企业并没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去执行。
4. 遇到碰瓷讹人的,法院叫我陪,没陪拘留多长时间
拘留的时间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由法院决定。
如果法院判决已经生效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不履行的,可由法院强制执行。
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留一次的时间最多不超过15天,但如果在法院执行中,被执行人存在多项应拘留的行为的,法院可分别决定予以拘留并分别执行,例如,如果二个行为分别被法院决定拘留15天的,则可以实际拘留30天。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5. 遇着碰瓷的,对方还要到法院起诉,该怎么办
建议委托律师了解具体案情并提供法律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6. 我把碰瓷我的老人告上法庭期间,他害怕到猝死了,我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他的死亡和你的起诉行为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死亡的,法院应当中止审理,等待被告的继承人是否参加诉讼。如果经通知参加诉讼,依法变更被告。如果经通知,其继承人不参加,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并可以强制执行被告的遗产。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
简而言之,如果老人的财产被其子女继承,你被碰瓷的钱法律仍然支持你追回。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采纳支持。
我是付律师,关注我,交一个律师朋友。
7. 遇到碰瓷 对方起诉,法院会怎么判
遇到碰瓷后,首先应该报警,找公安部门处理。碰瓷在法律上属于诈骗行为。当然,你也可以起诉到法院,但首先应先报警处理,对你有利。
8. 被人碰瓷,将我告上法院,该怎么办
你主张对方是“碰瓷”,应当提供对方是“碰瓷”的相关证据,不能举证的,你的主张不能成立。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谁主张 谁举证”的制度
1、《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1款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第3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第4款规定:“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
“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以上法律法规阐明了我国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谁主张谁举证”的制度,同时也确立了法官在审判中对举证责任进行分配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