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开庭几次都不宣判

法院开庭几次都不宣判

发布时间: 2022-04-03 15:45:07

① 因经济纠纷打官司,法院几次开庭,对方都不到场,但是证据确凿,不到场法院也能判吗

被告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不过估计也很难拿到钱,建议判决生效后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② 法院开庭不宣判是怎么回事

刑事案件的程序是.公安机关收押嫌疑人,预审案子收集证据后向检查院提出批捕,检查机关在审定情况后予以批准.然后由检查院整理材料后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如认为案件所提供的证据材料不足,可以予以退回重审.同样,当法院做出判决后,检查院也可以视判决情况予以抗诉是轻判或重判了.

③ 刑事案件开庭,一般会开几次庭

刑事案件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只开一次庭,开庭审理的时间长短或者天数根据具体案件而不同。当在第一次开庭时出现应当中止审理的情形时,就同一案件就会开两次庭。

但无论如何法院都会控制开庭的次数,每个案件都会在庭审前做好准备,争取一次开庭审理完毕。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后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3)法院开庭几次都不宣判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法》的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所补充侦查的那些案件,在补充侦查好,送到人民法院之后,人民法院才来重新算这个审理的期限。还有,在这个审判的过程中要是出现了无法抗拒原因,造成了案件不能继续审理,也可以直接裁定中止审理。

总之,如果审理还没有延期的,或是 中止的,那么这个刑事公诉的一审期限就是1.5个月的,高级法院的批准的,最长的就是2.5个月。要是审理延期了或者是中止了,那么这个审判期限就得中止或者重新计算,诉讼案件经过了批准后是可以延长2个月的。

如果是有刑事诉讼法的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况的在经过省级高级人民法院的批准了,可以延长1个月,而最高人民法院所受理的刑事上诉和抗诉案件在经过了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也能延长1个月,由于在审判的实践中,法院案件太多,因此也经常延期审理。

④ 为啥法院开一次庭不宣判也不在开庭这是为啥

时机不到。可能不再开庭,择日宣判。

⑤ 法院开庭不宣判不羁押意味什么

意味着,有缓解的余地。

⑥ 法院开庭不宣判

首先法院审理案件是有一定期限的,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一般是3个月,经院长同意可以延长到6个月。你看你这个案件是否还在审理期限之内。如果在,没有发判决很正常。(审理期限从法院立案之日起计算)
第二,案件的开庭和判决的做出是两个过程,法院可以在开庭完后即席判决,也可以在开庭完后过一段时间发布判决,只要这个判决是在审理期限内做出的就可以。如果已经超过了审理期限,你可以向法院文明原因,如果没有合理原因,你可以到检察院反映情况。

第三,关于你化验单和处方上的名字不一致,这是你的举证责任,你应该及时找医院进行更正,把这些名字改正过来。否则这些证据对于实现你的主张很不利。
第四,保险公司确实是强势一方,但你也不用怕,用事实证明你的权利,如果一审判下来,你不服,可以到中级法院上诉。如果你的证据确实充分,法院一般也不会名捕账单的违法裁判。

⑦ 法院开庭几次不去算败诉

原告开庭不参加视为撤诉。被告开庭不参加可缺席判决,法院会依据证据来进行宣判,有可能会支持原告所有诉讼请求,有可能会部分支持,也可能全部驳回

⑧ 法院开庭后为何不当庭宣判

法律分析:因为一般的民事案件如果适用的普通程序,那么就很少会当庭宣判的,基本上都是择日宣判的;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如有些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是存在当庭宣判的

法律依据:《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当庭宣判的以外,应当当庭宣判。因此,只要法庭经过审理认为案件事实清楚,且没有不宜当庭宣判的情形存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都应当当庭宣判,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可以当庭宣判。

⑨ 法院开庭是不是当庭宣判还是要等一两个星期在告诉你结果

不一定当庭审批的
、法院宣判有两种,一种是当庭宣判的,一种是定期宣判的。
2、当庭宣判的是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是在宣判后立即法给判决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9)法院开庭几次都不宣判扩展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诉讼的宣判时间规定如下:
1、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考试的刑法 发布:2025-05-01 10:16:46 浏览:428
广水著名律师 发布:2025-05-01 10:16:35 浏览:537
民法的私问题 发布:2025-05-01 10:10:08 浏览:132
司法厅设计 发布:2025-05-01 10:01:02 浏览:7
懂点婚姻法 发布:2025-05-01 10:00:57 浏览:824
劳动法试用期算工资吗 发布:2025-05-01 09:36:36 浏览:729
经营风险包括哪些经济法 发布:2025-05-01 02:05:11 浏览:981
司法考试2016年改革 发布:2025-05-01 00:51:19 浏览:429
劳动法实习规定 发布:2025-05-01 00:05:48 浏览:168
法院合同法警 发布:2025-05-01 00:01:21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