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监管
A. 监管法院的是哪里
上级法院
同级人民检察院
当地人大
B. 法院判“管制”是什么。要去坐牢
管制采用社区矫正方式执行,不用坐牢。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已经出台,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2)法院监管扩展阅读: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行机关批准。根据上述规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把剥夺政治权利作为附加刑判处,其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即应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并且发给本人解除通知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同时宣布恢复政治权利。
C. 法院由谁来监管
2014年4月1日区法院法官千里迢迢到自治区监狱开庭,根据被告陈述做出判决,经过中级法院核实审理于2014年12月11日中级法院给出再审裁定,2015年1月28日中级法院千里迢迢到自治区监狱开庭,参加人有:原告、第三人、原告与第三人领与被告有亲属关系的人、被告、本案申请人。被告始终如一(与高院法官到监狱找被告《调查笔录》,区法院开庭记录)详细陈述涉案房子的详情:被告与原告是亲表兄妹关系,借原告钱是真,但房子没卖给原告;第三人是公司售房负责人,房子与第三人毫无关系;与申请人是买卖关系,2002年当年楼房竣工就将房子及钥匙交付申请人。法官问:原告的合同是怎么回事?被告回答:是2004年被捕入狱,原告进监狱签的合同。如此详细铁证如山的事实,却迟迟得不到判决。2015年3月我问法官:我的案情到哪地步?法官回答:“三个月内保证给答案。”2015年5月12日我又问法官,法官回答:院长忙,决定中止诉讼。我问理由。法官回答:“这是法院秘密,不能告诉我。无奈我2015年5月13日在中级法院维权,才得到迟来的《中止诉讼裁定》。我签完字,没等我看内容,法官走了。2015年5月18日我再次维权,要问清楚中止诉讼的理由。法院判案应”清如水,明如镜。“不能含糊其辞。法官回答:”这是审委会决定,因为你一审没有原告、第三人故中止。“我说:”这不是理由,一审的起诉书我将原告、第三人都写上了,法院说,你不拿掉,此案不能立。这次在监狱开庭都参加了,哪个也不缺。“法官说:”我们合议庭也没办法,这是中级法院审委会的决定。此案以后不由我们管了,安排谁谁会和你联系。“法官走了。
我在此跪谢,请求指导,我该找谁,我该怎么办!
经2014年4月1日开庭得知:原告公安局有人,在2004年进监狱找被告签了《商品房预售合同》,随后到房产构造了《商品房预售抵押登记备案表》;又让房产在合同上盖上2002年11月14日才备案启用的专用章,注明盖章时间是2002年7月24日。盖章人为澄清自己,在《抵押登记》的2002年7月24日后面注明2004年5月27日。原告获此合同和《抵押登记》于2005年到区法院立案起诉被告(开发商),说我抢占原告的房子。(2005)红民初字第584号以被告经合法传唤,拒不到庭为由,缺席判决。我申张,此房子我已使用多年,从没发生权属争议,而且我有《商品房预售合同》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不动产销售发票》。法官说你有什么都没用,只要你没登记,合同没有房产专用章,你使用多少年,房子都不是你的。就这样法院将原告提供的《抵押登记》改成《合同登记》,以合同有房产专用章连连胜诉(一审、发回重审到终审)。(2006)松行初字第71号、(2007)赤行终字第12号查明原告与房产违法事实。判决房产违反法定程序,所形成的具体登记行政行为无效。(2007)赤民再终字第70号将行政判决的无效换成”撤销“又判给原告。导致2010年8月6日星期五下午15时,没有法院任何执行手续,近百人,两辆卡车对涉案房子内的财产实施抢劫,至今财产不知去向,无人敢管。
D. 有没有针对法院执行力的监督或监管部门
有,检察来院或上级人源民法院。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最好是提供对方财产状况,比如账户,房产详细地址等等。打这个官司当然有意义了,法院一纸判决是有强制执行力的,只要对方一有财产,就可以强制执行,如果你不打这个官司,一旦过了时效你的这种要求赔偿权利就不受法律保护了。
E. 法院执行法官违法谁来监管
1、不要在区级法院耗时间,收集好证据材料申诉到高级法院,只要情况属实,高院就会裁定立即停止执行解除冻结,对案件重新审理。
2、县区级法院违法办案司空见惯都习惯了,最好的做法就是赶快把程序走完,好上诉申诉。
3、中级法院多数公证,但在对待自由裁量权明显显失公平的案件,也不是轻易改判的,都是让调解结案。
4、执行程序即使违法,没上级法院改判也会继续的。
(5)法院监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二章追究范围
第五条违反法律规定,擅自对应当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或者私自受理案件的。
因过失致使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未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条明知具有法定回避情形,故意不依法自行回避,或者对符合法定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
第七条审判人员擅自干涉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
第八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请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有关审判人员故意不予收集,导致裁判错误的。
第九条依职权应当对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进行鉴定、勘验、查询、核对,或者应当采取证据保全措施而故意不进行,导致裁判错误的。
F. 法院改判监管居住地需要什么条件
1、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法规定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对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应负的刑事是回责任进行的裁答判。
2、刑事诉讼法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育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4】疑难件的特殊情况和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更为适宜的;【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3、上述规定供参考
G. 法院能否查封开发商在银行的监管账户依椐是什么
法律查封银行账抄户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别人起诉且申请了财产保全,二是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执行。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H. 法院执行局归哪个机关监管
法院监管局是法院下属的单位,归人民法院监管。
法院执行局与执行庭合署办公,为人版民法院内权设执行机构是对判决结果的执行机构。执行局执行的案件,必须是经当事人申请,法院立案受理后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
执行局收到立案受理的案件后,依法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的,则强制执行。
执行局代表执行法院,可以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8)法院监管扩展阅读:
机构职能
1、执行本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
2、执行法律规定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其他法律文书;
3、对执行异议、被执行主体的变更、追加进行审查;
4、依照法律规定实施查封、扣押、冻结、扣划等措施,对妨害执行行为人实施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5、协助办理其他法院委托的执行工作。
I. 哪个部门监督法院办案
地方上有政法委,是监督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的。对法院审理监督的部门是同级检察院,可以对法院做出的判决提起抗诉,要求重新审理。
J. 法院受哪个部门监督
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受检察院的监督 检察院对于法院判决不公的案件 可以提起抗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