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立法院打架

立法院打架

发布时间: 2020-12-24 19:34:07

1. 台湾立法院为什么总是打架

这些立法委员都是戏精,在立法院打架都是给民众看的,只看颜色不问是非,上新闻版面才是他们的目的。

2. 台湾“立法院”为什么爱打架

台湾特色抄.比如要通过一个法案,绿营的不同意,但是蓝营的人多如果表决肯定通过,那这样绿营就靠打架,骂人,抢主席台等方式来阻止,而且这样可以上电视,这样就会得到深绿选民的支持,其实都是为了选举考虑,所以你会看到那些绿营一个个都往前冲,还把名字写在自己衣服上,目的就是让电视拍到.
这真是台湾民主的悲哀啊,全世界也找不到哪个地方的议会会像台湾这样的了.

3. 为什么中华民国立法院议员经常打架

因为人民选出的代表就是帮老百姓争利益的,不是去举手的!
打人的和被打专的代表往往支持者最多。议会的对属立冲突是常态。
哪天议员代表和官员你好我好大家好,老百姓反倒要担心了。

美国州议会,法国,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议会都打架
女议员打架掉胸罩
议员脖子被勒住
支持者用喇叭制造噪音
喇叭成为斗殴工具
数名议员参与斗殴
议员被勒住脖子
议员在混乱中被抬起
多人伸出拳头
议员鼻子出血
现场一片混乱
扔烟雾弹...

4. 为何台湾政客喜欢和高丽人一样,都喜欢在国会上吵架,打架,扯头发他们两者之间是不是有暴力倾向

暴力谈不上吧,他们初衷不坏,只是抒发自己政治理念的一种形式,当然不排除作秀的成分。

5. 为什么台湾立法院里打群架而警察不去抓

民主政府的立法机构,例如美国国会、台湾的立法院,为了保障议员发言、内提案和表决的自由,容免遭外部势力的干涉,所以都订有“言论免责权”和“司法豁免权”条款

意思就是说,只要立法委员走进立法院,他基本上就处于完全自由不受规范的状态。他可以自由骂政府、骂其他议员、骂社会上其他人或机构,警察不能因为他诽谤或侮辱别人而抓他,因为他在立法院里所有言论都是免责的!
司法豁免权更厉害,这项权利规定“除非立法院通过,否则立法委员享有免责权”,因此即使立法委员本身是黑道大哥、强盗贩毒无恶不作,只要他还在立法院一天,警察就不能任意逮捕他

因此,一般情况下,警察是不会进入立法院的,因为立法委员在立法院内所有的言论都免责,而警察又不能逮捕委员!

当然,如果真的发生大状况(如立法委员被打死或打成重伤),还是有维持立法院秩序的人员可以介入的。不过事实上,立法院的打群架多半是做戏成分多,没有人真的想把对方打成重伤,大家都只是借机上上电视镜头、给自己累积些知名度而已。很多时候还会发生两派的立法委员本来有说有笑,电视摄像机一转过来,就开始叫骂、拿东西丢来丢去的事情

6. 台湾“立法院”为什么总打架

——李敖真没看同胞笑话的意思,只是目睹此情此景也真没法不让人笑出来。 昨儿台湾“立法院”开着开着会又打起起来了,也数不清这到底是第几次群殴了,据说最早的台湾“立法院”打架事件由此可上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对此怪现象中国人看不懂,欧美人同样看不懂,路透社、美联社包括CNN均大篇幅报道了最新一次台湾“立法院”打架,称:台湾“国会”打架事件常有,恶名昭彰;不少“立委”在媒体关注下,越打越起劲,就连食物、鞋子,甚至是椅子都能作为攻击武器。 台湾媒体和民众也怨声载道,言此举“丢脸丢到国外去了”、“纯属错误示范,会教坏小孩。”;而一些致力于“品牌台湾”的人士惟有哀叹,“立法院”打架的画面的四海传扬,让台湾整体的品牌形象再度倒退十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伟人说过的话,通俗易懂;可台湾“立法院”一遍又一遍上演的——“拳头里面出民主”,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在翻阅了一些历史资料,也咨询了台湾朋友之后,比较统一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做秀。包括那一次李敖带着防毒面具在“议会”上喷瓦斯也一样,这一点事后李本人也不否认—— “那时候台湾选所谓的‘总统’,我也是参选人,只得了1.6万票,明明知道会落选,那为什么要选呢?可是这个声音会出来,态度会出来,告诉大家我赞成“一国两制”……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情?肯定有一个特殊的原因,这个原因是经过老谋深算的。我在‘立法院'喷了瓦斯,那个瓦斯头一天晚上还练习过。” 据台湾媒体回顾:当1985年民进党“立委”朱高正跳上“立院”主席台,扯下麦克风那刻开始,“立院全武行”似乎就成为了台湾“国会”殿堂永不下档的重要戏码。大家有样学样,接下来朝野间“立院”攻防战,也动不动就用肢体冲突来解决问题。也就因为如此,这几年看“立委”们打架,民众已经习以为常,台面上打得你死我活,台面下双方握手言和还能吃饭喝酒,讲得白一点,议场如秀场,然而最近一两年双方却是越打越真,越打越离谱了…… 我原以为台湾“立委”之所以打架是为了“捍卫选民的利益”,一位台湾朋友告诉我,那是扯淡!事实上绝少有“ 议员”是真正为了选民的利益而“战”;大部分都是 基于党派的纷争,在辩论中言语的不和甚至相互揭露私生活导致当事各方恼羞成怒,加上对媒体曝光率的追求,最后索性挥拳相向,包括一些女“议员”都敢挥舞着高跟鞋冲上去“打丫的!”。 民主需要有辩论,需要有争议,安静地举手、机械地按表决器与民主有距离,但民主也笃定不该像台湾“立法院”这般“打”将出来——以一种非民主非理性甚至充满暴力的方式追求所谓的“民主”,给公众留下的只有“公权力何在”的疑问。

热点内容
简述我国劳动法的结构体系 发布:2025-05-19 21:19:02 浏览:5
3月25日交通法规 发布:2025-05-19 21:15:18 浏览:797
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站如何设立 发布:2025-05-19 21:13:00 浏览:487
农村法律援助政协 发布:2025-05-19 21:10:04 浏览:296
法律援助疫情防控措施 发布:2025-05-19 21:07:35 浏览:342
上海劳动法怎么算工资 发布:2025-05-19 21:07:33 浏览:856
中英文对照中国合同法1999年 发布:2025-05-19 21:02:39 浏览:862
用电安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9 21:02:29 浏览:42
劳动法92条理解 发布:2025-05-19 20:55:16 浏览:961
刑事诉讼法104 发布:2025-05-19 20:50:42 浏览: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