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与对方

法官与对方

发布时间: 2020-12-25 04:48:32

1. 法官明显偏向另一方,该如何处理

打官司打的来是证据,准备充源分的证据,熟悉相关的法律条文,做好答辩,法官只可能在判决中利用自由裁量权做出偏袒,但一般不会违反相关法律,如果发现在庭审中法官确实有违规操作行为,可以向其领导或上级主管单位反映,如果发现其与对方有利害关系,可以向法庭申请回避,

2. 打官司对方找关系认识法官跟副庭长怎么办

1、副庭长不一定就是审判员或审判长,即使是了,仅凭认识他也不敢枉法裁定或作出司法不公的行为。如果你感到不放心,是可以申请让其回避的。
2、在审判中、判决后,你认为程序不当或有偏袒情,以及判决不公你可以在法定时效内及时提起上诉。
3、现在对法官判决实行了责任追究制度,不敢枉法行为的。

3. 在法庭上怎么回答法官的问题和对方律师的提问

如果涉及个人隐私,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如果是公开审理,可以有旁听人员

4. 打官司法官被对方收买了怎麽办

投诉法官的办法有:

1、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作出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3、如果判决不公涉嫌审判法官个人的违法犯罪,可向当地的纪委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

民法院的判决在法律上具有几方面的效力,包括对人的拘束力、对事的确定力和执行力。判决对人的拘束力,即判决具有确认某一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者不应当为一定行为的效力。这种效力包括对当事人、人民法院和社会的效力。

判决一经生效,具有普遍的拘束力,当事人必须遵守,人民法院不能随意改变,社会应当尊重。

判决对事的确定力是指判决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能够从法律上作出定论,当事人不得再争执,判决的确定力分为形式上的确定力与实质意义上的确定力,也叫形式意义上的既判力与实质意义上的既判力。

前者是指判决一经生效,当事人就不得以此法律上的事实提起诉讼或者提起上诉。后者是指判决确定的实体权利义务不得争执,不容改变。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审判人员应当依法秉公办案。

审判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

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第二百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4)法官与对方扩展阅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本案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当事人是实体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只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而不能以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双重身份出现,所以必须回避。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是指本案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所谓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是指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审判人员自身的利益。这种利害关系,既可能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可能是事实上的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指除上述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比如,与当事私交甚笃的同学、朋友或与当事人积怨很深的仇人、对手,等等。这些关系,只要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就应当回避。

上述三个条件,只要具有其中之一,审判人员即应自动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他们回避。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 在法庭上应怎样回答法官的问题和对方律师的提

正常情况下,来不会有任源何问题提问你的。。。因为法庭辩论基本都是走过场,而官司在双方律师的陈述书和答辩状,就已经辩论完了。
开庭只是确认双方对各自的书面材料上一些存在歧义或者需要说明的部分进行问答。。。
真正的法庭是不会出现电视剧和电影那种针锋相对的辩论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法官会要求休庭,然后要原被告双方及律师到会议室进行详谈。。。
所以你的问题没有任何意义,针锋相对的法庭辩论只是电视剧电影的夸大描述。

6. 法官和对方律师认识

申请法官回避。

7. 民事诉讼中,对方当事人对某一事实,在起诉状和庭审中有不同的说法,法官怎样认定

这种情况,一般法官会强调发问,最终以开庭时最后一次陈述的事实为准,但如果有证据证明最后一次陈述与事实不符的,以证据说明的事实为准。

8. 法官是对方当事人的亲戚该怎么办

现实问题

许某因与何某产生了合同纠纷,将何某起诉到了法院。何某在开庭前就对许某说自己法院有人,许某是绝对告不了他的。在庭审过程中,许某果然发现何某和主审法官很熟悉,后经打听才知道原来主审法官是何某的父亲。那么,此时许某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呢?法律对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呢?

律师解答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在本案中,主审法官是何某的父亲,是近亲属,许某有权申请其回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9. 一审时我们找的律师和对方律师以及法庭法官都是互相认识的,我方律师在庭上不作为

受委托的律师不积极处理委托事宜,委托人有权随时解除委托另行聘请其他律师,同时可以向律师所在地的司法局、律师协会举报。如果因为律师不积极处理委托事宜的行为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有权要求该律师赔偿。

热点内容
司法处罚法 发布:2025-05-21 07:42:19 浏览:881
医用过期耗材的规章 发布:2025-05-21 07:31:23 浏览:415
业主拒收房屋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1 07:31:23 浏览:300
星火法院 发布:2025-05-21 07:30:38 浏览:670
遗嘱复印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1 07:29:44 浏览:791
经济法里合同的履行中的抗辩权 发布:2025-05-21 07:26:50 浏览:256
最新户籍管理条例全文 发布:2025-05-21 07:21:43 浏览:108
刑事诉讼法四十五 发布:2025-05-21 07:14:07 浏览:897
西峰区法院曝光 发布:2025-05-21 06:57:38 浏览:33
了解法律知识的好处 发布:2025-05-21 06:56:57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