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制立法
『壹』 【急求】:工信部制定的手机号码实名制办法、规定是属于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三种之中的哪一种
工信部制定的手机号码实名制办法、规定应属于行政规章。
『贰』 手机卡实名制 有没有 法律法规
手机实名制,是指来用户以自己的名自称、产品、品牌等文字标识为手机号码进行注册。手机 实名是新一代移动商务搜索技术,它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手机短信功能相结合,用户注册实名后,即将相关信息存储在互联网数据库上,在其他需要查询时,通过手机短信查询的方式,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工信部宣布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目前国内的各大运营商和相关机构已经收到了工信部下发的通知,这意味着9月1号我国将正式启动手机实名制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并非法律层面的规定,而仅仅是工信部的规章,因此效力较低,如果违反营运商会面临着一定的行政处罚
『叁』 实名制什么开始立法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工信内部令第24号《电信容和互联网客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和工信部令第25号《电话客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的要求,自2013年9月1日起中国联通公司严格执行电话客户实名登记,主要包括两个核心点,一是严格规范客户入网时所登记的信息资料,二是严格执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此,中国联通公司专门做出了系统功能改造,从系统管控方面进一步严格了实名登记和客户信息保护的各项规定。
『肆』 手机号码实名认证有关规定
手机卡实名制的法律依据是《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方案》已经内在2013年6月28日中华容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2014年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公布《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从2015年1月1日起,购买手机卡必须实名制,并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治理行动。
『伍』 手机实名制有什么法律意义
推行“手机实名制”后,在短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保证各个使用环节能够辨别用版户身份,使信息发布者权、传播者、使用者与最终用户能够获得真实的身份验证,从而达到有效划分信息内容权责的目标。大多数手机犯罪使用的都是非实名的预付费手机。目前短信息服务投诉是电信服务投诉中最多的业务,投诉的主要内容是垃圾短信和服务提供者不规范经营。实行手机实名制,旨在遏制违法短信、诈骗短信、色情短信等垃圾短信,规范经营,减少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违规、违法行为. 实行手机实名制还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权~
『陆』 手机实名制有什么法律意义
推行“手复机实名制”后,在制短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保证各个使用环节能够辨别用户身份,使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使用者与最终用户能够获得真实的身份验证,从而达到有效划分信息内容权责的目标。大多数手机犯罪使用的都是非实名的预付费手机。目前短信息服务投诉是电信服务投诉中最多的业务,投诉的主要内容是垃圾短信和服务提供者不规范经营。实行手机实名制,旨在遏制违法短信、诈骗短信、色情短信等垃圾短信,规范经营,减少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违规、违法行为.
实行手机实名制还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权~
『柒』 实名制手机卡法律法规
实行实名制手机卡有一定法律约束,一旦触犯法律,跑到哪都能能找到你。手机使用已逐步进入法制化轨道管理范围。
『捌』 手机实名制立法的立法内容
中国工信部推进手机实名制立法
2009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版关于进一步深入整治手机权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显示,工信部在打击手机涉黄的同时,正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加快立法进度,力争在2010年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全面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在该通知中,工信部提出,基础电信企业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用户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等信息进行实名登记和补登记,逐步提高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的比例。
『玖』 手机实名制 违法 为什么没人告工信部
电话号码实名制的根据是《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是部委文件,具有行政法规效力,所以电话号码实名制不仅不是违法,洽洽是依法办事。
『拾』 手机实名制什么时候全国实行
2013年9月1日手机实名制在全国实行。
电话实名制即用户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业版务、无权线上网卡的入网、过户等业务时,应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以自己的名称、产品、品牌等文字标识为手机号码进行注册。
2013年9月1日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新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
(10)手机实名制立法扩展阅读:
手机实名制的影响:
推行“手机实名制”后,在短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保证各个使用环节能够辨别用户身份,使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使用者与最终用户能够获得真实的身份验证,从而达到有效划分信息内容权责的目标。8亿手机用户超半数需补登。
在办理完入网手续后,移动通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电话业务收费单据。在为短信息服务业务提供者代收信息费时,应同时向用户提供短信息服务业务提供者的名称、代码和代收金额,并注明“代收费”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