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法法不溯既往

立法法法不溯既往

发布时间: 2021-02-09 13:37:29

『壹』 民法的效力中,有一条规则是“法律不溯及既往”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举个例子谢谢

法律不溯及既往是一条法律原则.
我国国家立法法已经作出了明确规定,法不内溯及既往容原则,是我国立法法已经明确的问题,就是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不溯及既往,就是说一个法律对于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没有法律效力
“法不溯及既往”有以下两层意思,一是立法上不溯及既往,即立法机关(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等)原则上不得制订具有溯及力的法律规范;二是适用上不溯及既往,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不得擅自将法律规范溯及适用。
“法不溯及既往”,要求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信赖利益,也就是要求国家不得对已完结的事实重新作出对公民不利的法律评价,这是对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约束,具有宪法原则的性质。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贰』 最新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的规章不溯及既往是什么意思

以行为所施行的成文法律来确定

『叁』 在我国立法法中有法不溯及既往但对公民权益保障有利的可以溯及既往如

《国家安全法》总共规定了5项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具体内容见内下面法条。
第十容六条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第十七条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八条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第十九条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
第二十条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肆』 行政法溯及力《立法法》84

《立法法》第八十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版溯及既往,但权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因此,理论上说,行政法有溯及既往的可能。不过成立的条件,除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还要有明确的“特别规定”。比如刑法第12条第1款的规定。

行政法没有行政法法典,也就没有统一规定过溯及力的问题,所以要判断某些规范性文件的溯及力,要看该法规是否有溯及力条款。否则,即使对相对人有利,也不能适用新规定。当然,行政机关自愿适用新规定的除外,权当其自由裁量了。

所以本处罚很难适用新法。只能申诉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照顾。
以上属个人看法。

『伍』 什么叫“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具体含义如下:

1.从定义上来看:

(1)法律具有指导作用。无论是明确的指导还是无限期的指导,它都为人们提供了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依法实施自己的行为。在颁布新法律之前,新法律没有提供既定的行为模式。

(2)因此,颁布后的新法律不能根据模型指导前人的行为。换句话说,新法律颁布前人们的行为只能根据当时的法律进行调整。

(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

4.上述诸种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适应实际的需要,为绝大多数国家刑法所采,我国刑法亦采此原则。

『陆』 为什么说"法不溯及既往" 希望专业回答!

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概念

法律的溯及力,即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的行为和时间是否适用的问题。适用,该法律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律就没有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意为任何法律规则不得适用其生效之前的行为,它与确定性原则一样,是得到世界各法系普遍承认的一项法律原则。

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法律基础

1、法的公布生效说。法律要取得作为法律所具有的拘束力,就必须适用为它所规范的人,而这种适用必须以法律公布从而使被规范者得以知晓为前提。

2、既得权理论。如果一项法律剥夺或者损害了根据现行法律所取得的既得权利,或者针对过去的交易或者行为创设新义务,施加新责任,或者取消其行为能力、资格,则该法律就属于“溯及既往”并因此而无效。

3、信赖利益保护说。任何社会成员只要依据法律行事,其便有权期待和信赖获得法律规定的积极效果,这种信赖是正当的,不应因法律的变更而失去保护,新的法律不能剥夺社会成员基于原有法律而产生的正当信赖。

三、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例外

1、诉讼程序适用新法。

2、司法解释可以溯及既往。

四、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应用

1、《立法法》第84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

2、《刑法》第1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之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

3、《民通意见》第196条。1987年1月1日以后受理的案件,如果民事行为发生在1987年以前,适用民事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政策......。

4、《票据法、担保法通知》第3条。对在两法施行前的票据、担保行为,应适用行为发生时的有关规定。

5、《合同法解释(一)》第1条。合同法实施以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

6、《担保法解释》第133条。担保法施行以前发生的担保行为,适用担保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

7、《公司法解释(一)》第1条。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柒』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什么

法无溯及力的原抄则,表现在国家不能用当前制定的法律指导人们过去的行为,更不能用当前的法律处罚人们过去从事的当时是合法而当前是违法的行为。以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与滥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保护人们期待的信赖利益。

法律具有指引、规范、调整作用,无论是确定的指引还是不确定的指引,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依法实施自己的行为。而新法颁布之前,并不存在新法提供的既定的行为模式,所以颁布后的新法就不能依据该模式对之前人们的行为去引导、规范或调整。换句话说,新法颁布前人们的行为,只能按照当时的法律来调整。

『捌』 法不溯及既往,是啥意思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通俗地讲,就是不能用回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答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过。

法国民法典规定: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8)立法法法不溯既往扩展阅读

溯及力原则:

(1)从旧原则,即新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

(2)从新原则,即新法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一律适用,具有溯及力。

(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法(行为时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时,依照旧法处理。

(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

上述诸种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适应实际的需要,为绝大多数国家刑法所采,我国刑法亦采此原则。

『玖』 民事法律法规的溯及力问题

民事法复律法规的溯及力问题制:

1、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根据该条规定确立法的溯及力原则:从旧兼有利。

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1条:“合同法实施以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第5条 人民法院对合同法实施以前已经作出终审裁决的案件进行再审,不适用合同法。

3、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3条:“担保法施行以前发生的担保行为,适用担保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担保法施行以后因担保行为发生的纠纷案件,在本解释公布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担保法施行以后因担保行为发生的纠纷案件,在本解释公布施行后尚在一审或二审阶段的,适用担保法和本解释。”

热点内容
2006司法考试卷四真题 发布:2025-07-05 02:11:43 浏览:895
外汇有没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01:57:23 浏览:877
1996年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发布:2025-07-05 01:27:10 浏览:574
其它国家有立法强制戴头盔吗 发布:2025-07-05 01:22:15 浏览:333
兰州大学法律硕士好吗 发布:2025-07-05 01:21:01 浏览:522
道德经微盘 发布:2025-07-05 01:16:57 浏览:530
公明人民法庭 发布:2025-07-05 01:15:49 浏览:863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框架第六章 发布:2025-07-05 01:15:49 浏览:734
房产已过户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5 00:58:17 浏览:263
道德经对贪 发布:2025-07-05 00:58:06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