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立法
A. 北京垃圾分类要立法你觉得有必要么
垃圾分类立法是有必要的,因为只有强制性就实施了的话才会有高效的回报以及大家才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垃圾分类问题还有乱扔垃圾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项难题。我认为有必要把这件事情给提上进程,这样的话,大家就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严重性。
个人感觉北京的垃圾分类政策比上海的垃圾分类政策稍微方便理解一点,反正希望政府可以根据方便来调整一下人们的需求,这样的话才能把很多政策的推进,更快更高效的去实施。
B. 北京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 分类标准与上海不完全一致
7月2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城管委了解到,北京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罚款不低于上海。但北京的垃圾分类标准与上海并不完全一致,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及可回收物。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作为先行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上海推动垃圾分类也引起一些城市效仿。
6月18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在直播访谈节目中表态,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上海已经明文规定,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要处以200元罚款,而北京也不会低于这个数。”
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孙新军介绍,现在北京市每天会产生将近2.6万吨的生活垃圾,人均每天1.1公斤。目前北京有29个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都在满负荷运转。
孙新军说,生活垃圾一般分四类: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
可回收物是循环利用的,报纸、纸箱、饮料瓶、易拉罐等等由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利用,俗称“收破烂”;厨余垃圾是厨房产生的,像菜叶菜帮,剩饭剩菜等;其他垃圾是保鲜膜、塑料袋、纸巾等,可送到焚烧厂发电或者是填埋;有害垃圾是对身体和环境有害的,如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漆等,需用特殊方法安全处理。
据了解,早在2012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了政府部门、物业等管理责任人、收运处置单位、垃圾产生单位的责任和罚则。但是物业等管理责任人对居民个人参与垃圾分类仍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缺乏约束和强制,导致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增长缓慢。
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列入2018-2020年立法规划。新修订的条例将不光对单位,也将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以立法方式使软约束逐步“硬起来”。
此外,孙新军还表示,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委还将研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划好回收中心的布局,畅通资源回收渠道。
C.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如何将垃圾再利用起来
没错!~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其版中的金属、纸类、塑权料、玻璃等是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回收利用率高,较之开发自然资源有着处理简单、成本低廉。这些都是大的回收利用方面的,我想说说我们自己可以动手利用的一些所谓的垃圾。
我可以举些可以再利用的垃圾的例子:
纸箱,鞋盒子:可以做收纳盒。 塑料 饮料瓶:可以做花洒淋花也可以做出小花盆。 旧衣服:剪成布条可以做拖把。 柚子皮 橙子皮 :做洗洁精。 丝袜:做布娃娃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
吃的方面: 柚子皮可以做柚子蜜 ,西瓜皮做凉拌菜 , 大葱根须可以熬水治感冒 , 橙子皮可以做橙皮糖。看我们可以不花钱得到这么多好东西。
D.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各大城市有无其他措施
新闻上报道了北京已经将垃圾分类立法提上日程。 在上海开展强制垃圾分类之后,北京的垃专圾分类立法工作属继而也被提上日程。新修订的条例不光对单位,对个人也要明确垃圾分类的责任,且罚款不低于上海。
据我了解就目前而言,其他各大城市还没有什么动作,但北京的对于垃圾分类这一举措,肯定是会影响到其他城市加强大家垃圾分类的意识的。
北京市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一举一动历来是我们其他城市所效仿的对象,我想这次北京对于垃圾分类的举措也不会例外,无疑北京又给我们带了一次好头。如果北京的垃圾分类成功运行,其他城市也会很快跟进,虽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但毕竟我们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E. 新版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公布 个人违投最高罚200元
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18日发布修正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条例》明确,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个人首次违规投放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进行劝阻;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条例》明确,将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易于收缴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强收费管理,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
《条例》规定,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位置、功能等内容,并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明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停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理设施或者改变其用途。确需拆除、迁移、改建、停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理设施的,应当经城市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核准,并按照规定先行重建、补建或者提供替代设施。
《条例》要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北京市开展经营活动,应当使用电子运单和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本市销售商品需要使用快递服务的,应当选择使用环保包装材料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单位和个人应当减少使用或者按照规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优先采购可重复使用和再利用产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当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推行无纸化办公,提高再生纸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
《条例》要求,禁止在北京市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并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将采取措施逐步推行净菜上市。
《条例》指出,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分别投入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废旧家具家电等体积较大的废弃物品,单独堆放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地点;建筑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农村村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灰土单独投放在相应的容器或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地点;)国家和本市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其他规定。
《条例》明确,单位违反规定,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1000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个人违反规定,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应当受到处罚的个人,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不予行政处罚。
F.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为什么标准跟上海不完全一致
北京和上海垃圾分类标准不完全一致的原因在我看来是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不同,所以版根据各自权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不同的垃圾分类处理标准,这些标准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的,所以会不完全相同。
北京先前的垃圾分类处理规范只明确了政府部门、物业等管理责任人、收运处置单位、垃圾产生单位的责任和罚则。而这次新规范增加了对个人的垃圾分类的责任。
北京的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和可回收物。上海则是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四大种类。明显可以看出北京垃圾分类的基础为所有垃圾。而上海所针对的主要以生活垃圾为主。
G.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如何减少垃圾
没错垃圾分抄类的根源是应该减少垃圾。严重不足的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中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而垃圾分类可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北京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其目的归根到底也是希望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将垃圾的产生得到减少。
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区别处理,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
垃圾分类有利于回收,而目前我们国家的垃圾回收率实在太低太低了。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在垃圾成分中,其中的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是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回收利用率高,这样自然就减少了垃圾。与此同时还降低了垃圾的处理成本,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H.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中国的垃圾分类从实行到规范还有多久
近日新闻上报道抄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列入2018-2020年立法规划。这说明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与环保相对应的法律比较薄弱,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法律基本没有。应该出台更多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因为垃圾的分类处理离我们的生活更近,甚至关乎到我们的生存空间。据报道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
虽然北京这次针对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提上了立法的日程,但真正的从实行到规范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全国的垃圾分类处理规范化,更是会有一段艰辛的历程。毕竟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但要相信我们的努力是一定会有结果的。
I.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是否应该全国统一
继上海开展强制垃来圾分类之后北京也将源推进垃圾分类立法,从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分类规范来看,两地的垃圾分类规范是不完全一样的。不一样的原因是因为各自的垃圾分类基础不同,城市环境和垃圾产生渠道也不同。
所以我认为全国也不会要统一垃圾分类标准,各自都有各自实际情况,如果简单的按同一套标准去执行垃圾分类,可以说不现实。
但是在垃圾分类这个分类意识上,是完全可以全国统一的。因为首先要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才有可能将这个意识付诸于行动当中去。不然你即使立法了行为,仍然对于垃圾分类属于强制执行,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要让人们自觉自愿自动的去进行垃圾分类,所以就首先要把这个垃圾分类的意识树立起来。
J.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如何对外来游客进行约束
1.垃圾分类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偏袒自己身份。已对游客的身份要进行盘查。不论游客是谁,来自哪里,都必须明确他的身份。必须同等的对待,不可能因为他不扔垃圾,或者谁多用垃圾就会偏袒。在垃圾分类面前,要做到不论是谁,不分国籍,人人平等。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乱扔垃圾的外国人或者不扔垃圾的外国人,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备案管理。而且要及时进行定向的跟踪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