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教师的道德调节

教师的道德调节

发布时间: 2021-02-11 09:48:10

A. 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哪些关系的行为准则

1.不分青红皂白
2.黑白颠倒两不分
3.不管闲事两不分
4.公平处事人又好
5.不知天高地厚
6.不懂人情世故
7.不会见眼生情
8.让学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能忍就忍

B. 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哪些关系的行为准则

学生的理念

C. 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什么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 ,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内的调节容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体现出社会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和教师职业作风等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外,还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水平高层性二、道德境界高尚性三、道德意识自觉性四、行为举止示范性五、道德影响深广性六、道德内容先进性

D. 浅谈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加强学习
加强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学习是修养的前提。第一,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要学习师德修养的理论,深刻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第三,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躬身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用行动做出来的。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师德修养便失去了客观的评价标准。要引导教师参与实践,鼓励教师勇于实践,激励教师坚持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
三、树立榜样
树立道德榜样是提升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大力宣传教师中的先进典型,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形象化、具体化,以先进模范的行为激励教师,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四、学会反思
反思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师德修养是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不断地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职业道德理论要求的差距,反思自己与周围其他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差距,努力完善自己。

E.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

概念: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
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
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基本内容: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F. 教师道德规范既调整了教育领域中诸多伦理关系和道德矛盾又是客观要求与主观认

教师道德规范,他表明,教师在职校过程里面首先要做一个有德的人,因为教师主要是教书育人,其中更关键的是雨人。

G.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是对还是错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推动的作用,这句话当然是对的,因为教师一定。要首先说的就是德行的修养。

H. 如何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教师作为人生的启蒙者,人的行为的诱导者和知识的传播者,自身行为、品格的优劣与否,对下一代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有识之士都及为重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古人曾把师德作为正本清源、纯正社会风气的重大措施,提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孔子在告诫他的弟子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中是有极其重要的示范力量的。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十分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呢?首先,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桥梁和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鼓励和宽容,将使课堂处处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友好的合作,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并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成绩的好坏、相貌的美丑、家庭的贫穷等原因而歧视学生,即使是调皮学生也不能放弃,有时老师的一次谈心、一次鼓励、一次问候,说不定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般说来,教师爱优等生并不难,而要真正热爱后进生就很不容易,而后进生恰恰是最缺乏受、最需要爱的人,这些学生往往是父母不喜欢,同学看扁他,心灵之弦十分敏感,存在着戒备心理。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优秀生不可能满身都是优点,后进生也不会一无是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设法“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满腔的热情,关心热爱后进生,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学习的风帆,对他们的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义、施之以法、导之以行,即使是批评也要委婉中肯,爱在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赋予,其目的是教育好学生,“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教育学生本身就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当然严格并非是越严越好,而是要严慈相济,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情,对学生所提的要求和目标,要掌握合理的分寸。95年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里一名叫王强的学生,从小父母的离异,跟长辈一起生活,长辈的溺爱,复杂的家庭背景使他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随着年级的增长他变得粗暴,早熟。4年级开学,我便把他列为第一教育对象。开学不到一周,他便与高年级的学生接触,打架。被告到我那,他还是一副满脸是理、不屑一顾的样子。我压制自己的情绪,对围观的学生说:“我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如果是你们的理,让他给你们赔理道歉。”然后把他们支走,我一步步询问打架的情况,并再三强调:要保证所说事情的真实性。原来是因为一孩子无意踩到了他的脚,他让那个孩子道歉,那个孩子不愿意,他才用武力解决的。依这孩子的个性,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是假话。弄清楚了事实,我带他去找那几个孩子,我首先让他们各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自己主动像对方承认错误并向对方道歉。然后我当着很多学生的面表扬了王强,我一边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说:“虽然我们王强平时很横,可是今天却很讲理,而且他也很真诚、很主动地承认错误,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原谅,他今天的做法,老师很欣赏。”他听到这话很高兴。在日记里,他这样写到:“今天,我打架,老师站在我这一边。”这是孩子对我认可的第一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有意无意地总会找我说两句话,我知道他缺乏的是一份母爱,在生活上我疏导他,让他懂得自重、自爱。同时我也把一份母爱送给他,教他怎样与同学交往。他乐于为班级服务,我让他当我们班的生活班长,班级里琐碎的事情他管理得很好,学习态度也积极了,笑容常挂在他的脸上,他变得乐观向上了。看着他那张灿烂的笑脸,看着他一天天在茁壮成长时,我感觉到是爱心给了他快乐,是爱心让我感受到我职业的伟大,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具有可比性,做为班主任,在工作中我用不泯的童心去和一颗颗稚嫩的心进行对话,去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特质得到发展。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才,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人才。友爱需要回报,师爱则是无私奉献,陶行知先生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为学生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旦我们有了这种比友爱更无私,比母爱更深刻,比情爱更崇高的师爱,我们的教育也就迈进了成功的大门。其次,教师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的关系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其基本含义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意自省、自察、自纠。其特点是:表率性、律己性、统一性、真实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始终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要把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师职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调节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始终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教师在各方面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应该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学高身正,是对学生无形的感化力量。青少年学生的模仿性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性格、感情、意志和爱好,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工作态度、待人接物、文化素养、治学精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教师的高尚人格和言行,会让学生油然而生敬意,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辈子。教师道德上的完善还需要教师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这两者获得统一的突出表现是教师的风度,语言规范,避免语言不当,切忌粗鲁、尖刻。举止文明,仪态端庄,教态从容。第三、教师要学会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教育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优化校内育人的关键因素。虽说教师的工作目标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但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矛盾,对此我们应当遵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培养人这一伟大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不是哪一位教师所能独立完成的,要办好一所学校,教好一个班级,开好一门课,培养好一个人,都不是哪一位教师单凭个人劳动所能奏效的,而必须由教师这个集体共同努力完成。任何一所学校,必须通过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无论在业务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尊重对方的劳动,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树立同行相亲,相助的新风尚,任何轻视,贬低别人的言行或不择手段地抬高自己都是不道德的,每一个教师都不应贬低其它学科而提高本学科,更不应片面地去争地位、争时间,学校领导应当尊重、信任、关心教师,公正、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劳动,要严以律己、勤恳坦诚,做教师的表率,深入教育实际,提高管理水平,教师则应服从,接受,支持领导的工作,发现领导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要善意地予以指正,积极帮助克服,并理解体谅领导的难处,共同分忧解难,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学校的发展,只有这样,上下一心,左右协调,才能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总之,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道德自觉性,才能把师德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要学会为人师表,要学会团结协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才能使学校兴旺发达。

I.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主要有动力作用、调节作用和评价作用。

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当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时,会使道德要求具体化、人格化,从而使学生在富于形象性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学生拥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

3、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9)教师的道德调节扩展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要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

J.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包括。

包括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四大方面,即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和行业保护功能。
1.教育功能
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1)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3)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4)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2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也指向教师本身。
(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2)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
3.促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热点内容
it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7-04 10:38:53 浏览:864
律师房产纠纷 发布:2025-07-04 10:31:28 浏览:945
工资逾期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4 10:19:07 浏览:146
婚姻法中规定媳妇娘家扣押媳妇 发布:2025-07-04 10:13:53 浏览:227
银行招聘法学 发布:2025-07-04 09:59:35 浏览:843
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作者 发布:2025-07-04 09:54:29 浏览:633
顺德离婚法律援助 发布:2025-07-04 09:53:30 浏览:734
道德底线到 发布:2025-07-04 09:48:00 浏览:538
车险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04 09:43:48 浏览:11
观察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4 09:25:41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