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志愿者立法

志愿者立法

发布时间: 2021-02-12 05:41:12

① 对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立法后有什么意见

《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强化了志愿服务保障。《条例》规定成立广州市志愿服务回基金会,答明确资金来源包括社会捐赠、政府支持、基金增值收益和其他合法收入。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志愿服务、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的名义或者利用志愿服务标识,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志愿者不能向接受志愿服务的单位或者个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公务员高校招考优先录取

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探索和完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注册志愿者在本人需要帮助时,优先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高等院校录取新生时,鼓励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和录取有志愿服务经历者。
希望可以帮到你,请采纳,谢谢

② 中国是否有关于志愿者利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但有少部分相关的法规。你可以参看地方性《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或者有关力组织文件如:《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等。

③ 全国有哪些省已经对志愿者立法,哪些省正在进行这项工作

国内志愿者立法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已有8亿多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然而由于对志愿者服务缺少明确的法律界定,导致这一行动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志愿服务呼唤法律。

尽管近年来成都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公众对青年志愿服务的认同感不强、参与度不高,青年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缺乏等等。要保证这项事业健康发展,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成都市志愿服务需要社会的广泛的支持和认可,要求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地位、作用,志愿者的来源与职责,服务对象的构成与领域,物质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以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法制化进程。

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不仅让志愿者处境尴尬,也使我们从理想主义的完美光环中走出来,自我安全保护和自我利益维护成为摆在志愿者面前的现实问题,为志愿者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志愿者的身影遍布成都各大高校和城市方方面面,但至今志愿工作仍游离于社会保障与法律体系之外。有关人士就此分析:青年志愿者摆脱不掉后顾之忧,根本原因是缺乏关于志愿服务的政策乃至法律环境。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田曾佩是位资深外交家。往来四海、眼观全球,他对志愿服务事业有着独特的感触。他曾阐述:“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深入、持久的发展,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和保障。比如,承认志愿服务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规定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对志愿组织在筹集社会资金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等等。” 他举例说,从世界范围看,对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制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像法国规定,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符合条件者必须履行国民志愿役;韩国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志愿服务40小时;日本政府立法,将邮政储蓄利息部分的30%抽出,设立志愿者活动专项基金……在英美发达国家,对于公民参加低偿和无偿的社会服务活动,是有明确的《公民服务法》或《劳动法》为法律保障的。由民间组织发起的社会活动及该组织的社会地位都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这些组织也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

2003年上半年有3个省先后出台志愿者服务地方法规。从1999年广东省推出第一个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条例,到目前,全国已有5省两市出台了此类地方性法规。

注:

1999年8月,广东通过了《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它明晰了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服务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等概念,确立了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地位。

2001年5月,南京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决定》。同年8月,山东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规定》,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政府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责任以及执法主体。

2002年11月,宁波市颁布了青年志愿服务条例。

2003年4月,《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通过人大审议。

2003年5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决定》审议通过。

2003年6月,黑龙江省人大通过《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并在立法中将“青年志愿服务”改为“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范围,成为我国首部全方位的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

北京为志愿者立法提上日程 志愿者将享受保险等待遇http://www.fubusi.com/2005/6-7/49282.html

④ 我国现有志愿者法律法规,包括地方法规、行政条例在内,共有多少希望可以详细列出!跪谢!

国家法律法规有:
1、残疾人保障法,第17、19、51条
2、义务教育法,第33条
3、国务院信访条例,第13条

地方法规、行政条例不是很清楚

⑤ 志愿服务的法律依据

2006年11月共青团中央印发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规定:“团组织版、志愿者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权求,向注册志愿者发布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岗位,志愿者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也可按照相关规定自行开展志愿服务。提倡具有相同服务意向和志趣爱好的注册志愿者在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指导下结成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服务。”
“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应通过与志愿者组织或服务对象签定服务协议书等形式,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有关的权利、义务。未满十八周岁的注册志愿者可参加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
“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可依托服务需求相对集中的社会公益机构,通过签定协议、命名挂牌等形式创建志愿服务基地,探索建立志愿者经常性、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的有效机制。”

⑥ 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义工立法

为推动和保障义工服务活动的健康开展,规范义工服务维护广大义工的合法权益,创立与国际接轨的义工服务法规。深圳团市委从1998年开始着手志愿服务立法工作,自2002年开始,深圳团市委组织起草小组开展了《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起草小组由团市委、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市义工联、义工代表等组成。之后,团市委将征求意见稿分送团中央、团省委、市人大法 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和基层团组织等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并将《条例(草案)》挂在深圳市义工网上,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数易其稿。
2005年2月25日,深圳市通过《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2005年3月30日经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共有36条,分总则、义工、义工服务组织、义工服务、表彰和鼓励、法律责任、附则等7章。 《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义工立法,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义工及义工服务的地方性法规。这是深圳义工服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深圳的义工服务工作开始走向法制的轨道。《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借鉴了国内外的经验做法,有深圳市开展多年义工服务的成熟条件,具有务实精神、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是创制性、探索性立法。它的出台体现了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必将有助于推进义工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全省乃至全国积累了立法经验,成为各地义工立法的参考范本。

⑦ 如何完善对于突发事件中志愿者服务的立法

不知,我不是大师,而且我也不是学这个行业的

⑧ 志愿者受法律保护吗

中国公民都受法律保护

⑨ 《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是在什么时候实施的

3月5日是“学抄雷锋行动日”,也是“中国志愿者日”。《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今日起正式实施。“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从事抢险救灾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志愿服务,或为国际性、全国性的体育赛会、文化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一规定在国内现有的志愿服务立法中尚属首创。

与国内其他省市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条例相比较,《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强化了志愿服务保障。《条例》规定成立广州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明确资金来源包括社会捐赠、政府支持、基金增值收益和其他合法收入。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志愿服务、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的名义或者利用志愿服务标识,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志愿者不能向接受志愿服务的单位或者个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公务员高校招考优先录取

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探索和完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注册志愿者在本人需要帮助时,优先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高等院校录取新生时,鼓励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和录取有志愿服务经历者。

⑩ 谁知道刚颁布的《上海志愿者服务条例》的具体内容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4月23日表决通过《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从6月1日起,志愿服务所需的个人信息保护、安全、卫生医疗等都将有一定法制保障。另外,本市确定每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5日当周集中宣传、弘扬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志愿服务精神。

《条例》为世博会提供法律支持的同时,将会有效推动和保障本市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志愿者权益明确保障
按照《条例》,志愿者享受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与所从事的志愿服务相关的信息、培训、条件或者保障等权利。志愿者的个人信息受到保护,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另外,《条例》还规定了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的补贴、重大责任风险回避、人身保险等措施。同时,志愿者也要履行相应义务,如接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的指导和安排,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尊重志愿服务接收者的意愿和人格、隐私等权利。保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悉的依法受保护的秘密等。

这些权益由谁来保障?对此,《条例》明确上海市志愿者协会负责指导、协调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明确民政是负责服务、监督、管理的主要政府部门。另外,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支持和帮助本辖区内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民政局主要负责对志愿服务的管理、表彰和禁止行为的处理。如对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对在志愿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组织者,予以褒奖等。
一些企业借招募志愿者的名义使用廉价劳动力,个别人利用义诊强行推销药品或保健品,如何处理这些行为?《条例》规定:“未经登记,擅自以志愿者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的,由市和区县民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志愿者组织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由市和区县民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鼓励性条款不做硬性规定
“《条例》关键是倡导和鼓励一种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氛围。”《条例》采用广义的志愿服务定义、狭义的适用范围,“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条例》第28条规定,“鼓励有关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招聘员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表现的志愿者。 ”杨全心说,这一鼓励性条款并不做硬性规定,主要是鼓励和倡导志愿服务精神。
“以促进为主,推动发展”是本次立法的基本思路,像“优先聘用志愿者”这样的鼓励性条款《条例》中还有不少。立法中遇到不少有争议性的观点和提法,经过几审后最终形成的《条例》,乃是经过了多方考量和权衡的产物。
为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立法中曾有一方观点认为,可设立公益性志愿服务基金。但在立法调研中,另一种意见逐渐占据主流,根据社会的支持力度和积极性,本市可以设立若干个志愿服务基金会,不宜作统一规定。《条例》最终采纳了后者,没有对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作出特别规定。

热点内容
龙岗法院立案庭 发布:2025-07-03 17:26:21 浏览:236
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发布:2025-07-03 17:25:11 浏览:854
2015年法规真题答案 发布:2025-07-03 17:14:10 浏览:361
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什么 发布:2025-07-03 17:05:22 浏览:222
公司法人变更的股东会决议 发布:2025-07-03 16:45:55 浏览:663
吴江律师行 发布:2025-07-03 16:37:34 浏览:38
最新劳动法工资规定深圳 发布:2025-07-03 16:22:22 浏览:454
高邮律师 发布:2025-07-03 16:22:21 浏览:439
民法典完善了哪些法律 发布:2025-07-03 16:07:59 浏览:207
唐忍法规链接 发布:2025-07-03 15:33:07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