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依法治园
㈠ 如何依法办园维护幼儿合法权益
北京学前教复育研究会近日制发出倡议,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尊重幼儿人格尊严,维护幼儿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幼教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因此,“所有幼教从业者都要坚持践行操守和标准,依法执教,依法办园,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如何进一步加强依法办园、切实保护儿童权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雪梅给了六点建议:积极落实《依法治教实施纲要》,以多种形式加大对学校、幼儿园教职人员全员法治培训的力度,提升教师依法教育及管理的能力;学校幼儿园设立儿童权益保护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儿童保护和安全工作,和家长加强有效沟通;研究制定教育工作者保护儿童的能力素养与行为准则,引导教职员工行为规范,提升服务标准;另外,建立儿童保护事件的跨部门多专业介入工作机制,组织公检法、教育、卫生、医疗、团委等相关部门和社工、法律援助律师、心理咨询人员等专业人员组成个案协调小组,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多方面服务,同时引导家长理性表达、依法维权;建立校园纠纷第三方专业调处机制,及时妥善、客观公正在家长和学校幼儿园之间进行沟通调处,化解矛盾。
㈡ 幼儿园园长依法治园案例
“幼儿园管理现代化,必须依靠依法治园,这样才能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使制度和法律贯穿于园所管理的整个过程。” 作为园长,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因此,学法、懂法、知法、遵法、依法、执法;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选择合法正当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事情。 作为一名新园长,自己更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清楚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好园所、保护好孩子、保护好教师、保护好自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运用合法正当的方式去达到管理的最佳境界,才能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做到泰然面对,正确处理。 “园长在依法治园中最重要的作为是建立健全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并保证其在管理中得以实施”。 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和各种管理行为都要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整个园所的管理过程表现为制度和法律的运行过程。只有将园所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到制度和法制的运行过程中,园所管理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走向标准,从经验走向科学,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依法办园,依法治园,做个有法制观念的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