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的认识

法治的认识

发布时间: 2020-12-19 07:46:45

1. 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回集合体,是指导和答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2. 谈谈你对法治与人治的认识

人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是治国方式的不同。人治是领导人治国,法治是法律治国。
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中国历史,从奴隶制的夏朝到封建制的秦朝一直到清朝无一不是人治,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依法治国。

历史上早就有关于法治与人治的争论.(1)儒家和法家关于法治有不同见解,争论的核心是实行人治还是法制.儒家主张人治,或称德治,礼治,认为国家要由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贤明君主或圣人贤人通过道德感化和约束进行治理.为此,儒家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充分论证,如说:"道之以政,齐之以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即,法使人民无廉耻之感,而礼则使人们不仅知道廉耻,而且有了规矩.相反,法家主张要由掌握国家权力的人,通过制定实施强制性的法律,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如韩非要求统治者应该"不务德而务法","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2)古希腊思想家关于法治与人治也有争论,争论的核心是是否实行"良法"之治.他们关于法治的论述,主要是与自然法,良心,公平,善良等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法治思想只是其庞大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的组成部分.其中,柏拉图是积极主张人治的代表人物,他以为,如果没有"贤人政治",使哲学家成为国王,则人类永无宁日;同时,他较为藐视法治的作用,反对将法律的约束强加于"优秀的人".与柏拉图相反,希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其理由是,法治体现着理智的因素,并且免除了一切情欲的影响;而人治不能排除兽性的因素,虽然有最好的贤人,也不免会有执政的偏见.在古希腊,还进行了世界历史上比较早又相对发达的法治实践,这就是确立了雅典奴隶制民主政体,从梭伦立法改革到伯里克利"宪法",都维护雅典民主制度,它和专制相区别,是由人数较多的统治者共同掌握国家权力的体制.(3)近代以来,法治与人治之争,在政治制度领域主要表现为实行民主还是专制之争,法治思想的核心是权力分立与权力制衡.由于人治将国家治理寄托于一个贤明的君主之上,实际是拥护君主制或寡头政治,而主张法治的思想家则对于君主专制进行了抨击和批判.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在君主政体下,如果继任的后嗣是一个庸才,就必然会危害全邦,而在实行法治的情况下,就不会发生这一问题."他还说:"多数群众也比少数人为不易腐败".17,18 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总是把实行法治还是人治与政治制度,国家体制联系起来.美国思想家潘恩宣称:"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应该成为国王."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更高高地举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他说:"凡是实行法治的国家——无论它的行政形式如何——我就称之为共和国;因为惟有在这里才是公共利益的统治者,公共事务才是作数的".正是在这些启蒙思想家思想的支持下,美国等国的宪法,首先将法治原则体现在宪法之中,使该原则真正通过法律而贯彻到民主政治的国家生活之中.

3. 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惩治的关系

我们现在是法治社会,例如规定不能闯红灯。
要惩治肇事逃逸的人,给予多少多少年坐牢。

4. 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以及对我国法治现状的看法。

现实就来是,法律目前还是统治阶级源的工具。理想状态是:法律是人民权利和权力的“圣经”。
扯-------立法、执法和法律适用存在一些脱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乱-------法律适用上存在时空差异,法律适用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地方立法和部门立法,包括司法解释都存在有违反上位法的情况。
粗-------立法技术有待提高,宜粗不宜细的方法导致有原则没规则,貌似有规则的地方,没有可操作性。
基本的法治框架已经建立,细化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和法律思想意识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5. 个人对法治观念的认识300字

通过前一点时间的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
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
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
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
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
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
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
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
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
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
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
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
法、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
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
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

6. 谈一谈你对法治社会与法律约束的认识100字

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度的竞争,法治是现代制度文明的核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的概念。法治思维是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法治思维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利益分歧、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只有法律才能统一思想、法治才能规范行为,有效整合各种张力、化解各种冲突,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根基。 法治思维的范畴。法治思维是个文化范畴。广义的法治包括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治文化的精神方面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层面。一是法治意识和观念的层面,这是最低最基本的层面。全社会成员都应当具备相应的法治意识、观念,才能够形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观念基础。二是法治思维和理念的层面,表现在法治意识和观念上升到思维、理念的层面,对制度建构和具体实践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法治的价值与态度层面,表现在人们的内心价值观和态度上对于法治的内在认同和尊崇,直至法治内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这是法治文化的最高层面。 二、法治思维的主要特点 法治固有的取向是:权力来源于法律,权力受制于法律,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力要尊重权利。 法治思维是规则规矩思维。规则是一定程度上凝聚众人意志并为众人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具有确定性、可预期、可执行等特征,是人们对事物理性期待的体现。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意思。法治思维是权利义务思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关键要素,是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法治思维的实质就是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观察、分析、处理问题,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运行,实现法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惩罚功能。法治思维是程序表达思维。程序的本质是一种形式合理性、可实践的理性。借助程序这个“形式性操作杠杆”,就把利益的博弈和价值衡量转化为在法治规程上表达的诉求,人情、关系、偏见、恣意才会被消除,相应纠纷和问题最后都会在法治轨道上得以解决。法治思维是选择权衡思维。法治作为定分止争的实践理性,突出特征在于对各种价值和正当利益的合理平衡,因而法治思维必然体现着权衡利弊、瞻前顾后、兼顾各方的思维特征。法治思维是建设修复思维。建设性思维以建设社会、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的。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最佳方式,它的目的是讲秩序、讲规则,因而都是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的。 三、维护稳定中的非法治问题 “花钱买平安”,“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这是我们在维稳中一直在做、现在还在做、今后可能还要做的事情。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非法治问题主要有: 重大决策执行中的非法治问题。包括不民主、不公开;不讲程序;不进行稳定风险评估;不讲诚信;法治部门化、部门利益化。 执法司法中的非法治问题。包括不公正、不透明;非执法主体执法;随意办案、机械办案;既不讲法律效果,更不讲社会效果。 处理进京非正常上访中的非法治问题。首先,缺少法治思维。非访是“进京非正常上访”的简称,特指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南海周边、外国使馆区、中央和国家领导驻地进行上访、栏车、告洋状的行为。非访是政治概念而非法律概念。解决非访问题不能用政治思维、行政思维,最佳的是用法治思维。因为非访地既不是军事上的禁区,又不是法律上的管制区。第二,缺少法律依据。目前,在直接处理信访(含“非访”)问题上,除一个法律位阶不高的国务院《信访条例》之外,再无专门的信访方面的法律。与信访有关的《集会游行示威法》,是唯一的一部没有实施过的法律。第三,缺少法律手段。处理非访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怪基层同志,在天天要通报、周周要排名、月月要督办、年年要问责的情况下,基层同志只能选择一些非法治办法。如果法治健全、法律手段强硬,他们绝对不会如此。第四,缺少法治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理论、道路、制度自信,为何不能有法治自信?在处理非访问题上,各级都怕,中央怕把首都搞乱,特别是核心中枢出问题。省市怕影响维稳成绩,基层怕问责。 四、养成高度的法治思维 人人成为法学家不现实,但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都是可以做到的。这既需要国家和社会由外而内地推动,更需要我们由内而外地自觉培养。 形成法治共识。法治既是工具,更是价值,是工具和价值的结合、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只有把法治作为价值来追求,才能提高法治思维的层次和水平。法治既授予权力,更约束权力。权力来源于法律,权力的行使必须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 树立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基于对法治油然而生的神圣情感,是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法治之所以能够被信仰,是因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信仰法治,在内心要敬畏法治,这样才能由衷地认同和尊崇。要树立法治尤其是宪法至上的理念,自觉把法治顶在头上、记在心中,明白法律是神圣不可亵渎、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对领导干部和执法司法机关来说,敬畏法治,最根本的是要敬畏法治对权力的约束、对执法司法权的约束,敬畏公民的合法权益,自觉把执法司法权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提高法治素养。领导干部和执法司法工作人员要认真学法尊法守法。不仅学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学法治原则、原理和精神,为什么有些法律科班生和执法司法部门的人员甚至领导干部会做一些不可思议的违法问题?而一些没有系统学过法的人却能严格守法?关键在于他们理解法的原则、精神。要重点掌握法律授予什么权力、边界在哪里、行使的程序是什么、不依法行使权力应承担什么责任等,提高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权力的素养。要掌握法律逻辑规律。法律逻辑推理是运用法治原理和法律规定,对社会问题、各类案件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并得出相应结论或者拿出解决办法的思维过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第一原则就是依法办事。最后,要十分注重法治实践。要深入执法司法一线,剖析案例,探寻个中法律精神、法律规则及其运用方法;了解掌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法治原则、法律规则思考解决办法,提高从法治层面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 首先,正确处理预防与化解矛盾的关系,实现维权与维稳的统一 法治是最大的社会公约数。从人民内部和社会一般意义上说,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同时不能一味迁就用“闹”来解决问题的做法。把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符合人们的普遍理性。 一是要依法办事办案。领导干部和执法司法人员要带头依法办事,形成示范效应。对各个办案环节的执法司法活动,都要建立责任倒查机制,谁不依法办事引发矛盾就追究谁的责任。同时,要结合执法司法实践,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善于引导群众把法律作为规范自身行为的基本准则,自觉做到依法办事办案。 二是要依法化解矛盾。运用法治思维要三思而后行。依法化解矛盾具有权威性,可以较少留有后遗症。如果以牺牲法律权威为代价,求得问题一时解决,就会破坏人们的行为预期,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矛盾,我们要善于用法律上的事实分清是非,用权利义务思维分清对错,在法律框架内明确权利、界定义务。对进入法定渠道的矛盾问题,要严格依据事实、法律,公开公正处理,以依法解决矛盾问题的实际成效,让群众体会公平正义、信服法律权威。 三是要依法预防纠纷。对矛盾纠纷,依法达成的协议、依法作出的处理结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普通百姓都要一体执行;如果不服,可以通过法定渠道寻求解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应严肃追究责任。同样,如果有人在合法合理诉求解决以后无理取闹甚至聚众滋事、扰乱公共秩序,也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是要依法处理非访。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处理非访问题,首先是顶层设计要科学:一是迅速制定《信访法》,以及相配套的法规制度,取消进京非正常上访这个概念,代之以“合法上访”和“非法上访”的概念。二是建议在北京除天安门广场之外,将其他3处划为管制区,进入就视为非法。三是凡属于信访终结,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终结的,一律不接待、不登记、不接返,让那些想通过非访得好处的人得不到实惠。四是让《集会游行示威法》真正实施。五是对违反《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非访行为依法处理。六是让信访回归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本能。 第二,正确处理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正义的统一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维护稳定的价值追求。执法司法人员要把好每一个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确保实体正义、程序正义。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前提,实体正义是程序正义追求的目标,两者相辅相成。 实体正义的关键是依法律靠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要把证据作为保证案件质量的生命线,严格执行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对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供述陈述,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对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坚持疑罪从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裁判处理公正,让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救济、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制裁。对穷尽法律手段仍不能完全实现实体正义的,要给予适当补偿或救助。 程序不仅成为保障实体正义的机制,而且成为社会成员实现普遍性的载体。特别是实体上验证以分清对错或实体正义难以保证时,按照事先设置的公平透明的程序来处理,即使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人们也会自我释然、坦然接受。政法机关要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面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责任,必须把程序正义的要求落实到执法司法全过程,确保中立公正,严格办案期限,落实告知、回避开庭辩论等制度,让社会成员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第三,正确处理法理情的关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在执法司法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法理情的内涵,善于用法治思维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 一是明确公理、常情。法治意义上的理是社会大众认同的公理、伦理,不是歪理邪说;法治意义上的情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常情,不是个别人的私情。公理和常情是构成国法的重要内容,国法是公理、常情必须坚守的底线。司法实践中,合法公正的判决往往于情于理讲得通;不合法、不公正的判决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只有用法治思维把法理、事理、情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既有法律效果又有社会效果。 二是找准观察视角。由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表现出来的法律问题,往往蕴含着更为深层、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做法盲,也不能做“法呆”,如果单从法律技术角度机械地去分析、处理,有时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甚至会引发更多问题。法律限期有明确的条款,也有极大的包容。执法司法人员要加深对国情、社情、民情的理解,既善于从法律视角依法办事,又善于从社会视角处理问题,做到执法司法行为最优、执法司法效果最佳。 三是文明执法司法。公民衡量执法司法活动首先是希望合法,同时要合理合情。只有准确把握社会心态、群众情绪,积极主动向当事人说透法理、说明事理、说通情理,以法为据、以理服人,才能既解开“法结”,又解开“心结”,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要规范执法司法言行,推行人性化执法、阳光执法。 四是规范管人管事。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治工作队伍,既要端正执法理念、提高执法素质、改进执法作风,又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从制度建构层面,对管人管权管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长远解决方案,确保权力规范、公正行使,确保队伍清廉、司法清正。 五是审慎用好公权。法治既授予权力,更约束权力。把执法司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最重要的是明确执法司法权都由法律授予;对公权力,法不授权即禁止,没有法律授权,不得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执法司法行为。要对法律授予法治工作队伍的执法司法权进行全面梳理,清晰界定执法司法人员行使权力、承担责任的界限。 六是落实监督机制。执法司法权的行使关乎当事人权利,如果缺乏监督,既会影响执法司法公正,也会产生腐败。要坚持以权力制约权力,健全政法各单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依法制约的制度机制。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从开始设计改革方案就要注重强化对执法司法权的监督制约,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制约机制就到哪里,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出轨、寻租的机会。 七是公开透明运行。通过健全制度,确保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都及时公之于众,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保公正。把信息化和公开化结合起来,健全执法办案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机制,做到动态管理、刚性约束,促进执法司法公开、规范、公正、高效。 八是制度保障权责。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要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都设置“隔离墙”、通上“高压线”,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对违反法律制度的,无论涉及谁,都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能姑息。 第四,正确处理媒体宣传与依法应对的关系,实现网上网下有序统一 维护社会稳定既要打好主动仗,也要打好舆论仗。必须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意识,对受理的每起案件、参与处置的每起事件,都要及时介入、科学引导。 一要主动发声。及时讲话,讲真话、讲实话,不给好事者留下炒作的空间。二要防范未然。在突发案事件出现后,把善后事宜、维稳和舆论引导一起考虑。三要着眼治本。斩断不良信息来源,力争事件的关键人、关键证据为我所掌控,权威信息源为我所掌控。

7. 谈一谈你对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认识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版理体系权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8. 法治优于认识这句话对不对

你这里说的认识是不是人的正常认知?或者是人的朴素道义观?法治在一定程度上版与人权的基本价值观肯定是相符合的,没有什么相冲突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现在社会是异常复杂的,人的认知往往受到情感、感性的左右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比如一个人在评断自己家人与评断陌生人在做同样一件事时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标准,结果会是天差地别。在现代社会中,法治一定是这个社会上的最准确的价值评断标准,但,法治不是万能的,法治能够评断的社会现象只占这个社会现象的一小部分,所以是不能取代基本的情感,说白了,不存在优劣,只有应用的场景不同,调整的范围、尺度不同。自己的理解。

9. 你心中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下面笔者就依法治国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

依法治国具有深刻的内涵。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的阐述,依法治国理念具有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必须首先维护宪法的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三)严格依法办事。这是法治区别与人治的重要标志,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要贯彻职权法定原则、有权必有责原则、用权受监督原则和违法受追究原则。

对依法治国深刻内涵一定要作全面正确的理解,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实践中甚为流行的一种不符合依法治国实质内涵的“法制工具论”。所谓“法制工具论”的实质就是指把法制置于人治之下,从根本上否定法制的前提性和普遍约束力,视法制仅仅为管理的工具,当管理手段缺乏时,要求增加管理职权的立法呼声十分强烈;当管理手段受到法制限制时,则对法制弃之唯恐不及。事实上我国历史上并不缺乏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的先例,著名的如战国的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等,如果按照“法制工具论”的观点推论,我国历史上的这些“变法”都可以称为“依法治国”了,这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我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从来都没有也不可能把自己、把国家机器摆进去而受法律制约。如果“法制工具论”能成立,那么中国共产党在1997年才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基本方略,其先进性也就无从体现了。

依法治国的“国”字,应该是指国家机器和公民二个层面。如果认为只指公民,那就是“法制工具论”。历史和事实无数次地证明,如果不先治好国家机器和官员,那国家是很难治好的。因此,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二、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

我国现行约35000多件法律法规规章中,约占80%的属于行政法范畴。而且行政权具有最为活跃、最为广泛的特点,自由裁量的空间很大。有人戏称行政权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事实上,行政权也是最容易膨胀、最需要控制,又最难控制的国家权力。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一)行政权大量地侵犯国家立法权。如有关行政主体超越职权立法、部门利益“法制化”;行政主体不依法行政等。(二)没有行政组织法,行政主体职能交叉造成管理混乱。如行政机构职能配置缺乏法律论证,职能设置不科学造成交叉;设置许多没有法律依据的临时机构行使行政职权等。(三)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挂钩。(四)地方政府行为存在大量行政违法。(五)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导致行政程序不规范、不统一。(六)有的领导干部学法不守法。

在现实社会中,最具有迷惑性的做法是,政府机关在依法行政的口号和旗帜下,偏面地强调加强行政权、保障行政权、扩大行政权,在制定的行政依据中大量地塞进反映本部门、本地区利益的内容,有的甚至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还强令下级遵守和执行,又美其名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这是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政违法。是“法制工具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表现。

行政权的特点和上述现实状况表明,行政主体能否依法行政成了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之所在。

三、对依法行政基本涵义的理解

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是指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从事行政行为,不得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从这个基本涵义出发可以引伸出以下三条:第一,“法”本身一定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也就是说法本身必须是合宪的。第二,行政活动一定要借助法律手段,以提高行政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依法进行的行政行为会遭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阻力)。第三,行政活动要受到法律的规制,以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

对自然人和行政相对人而言“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对国家机关和行政主体及行政人而言,“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这是法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但是不是意味着,行政主体的任何行政行为都得遵守“法有明文规定”,否则就是不依法行政呢?其实也并非这样的简单。在行政法学界有三种学说比较有名。(一)全部保留说。要求全部行政行为都得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二)权力保留说。要求权力性行为要有法律依据(权力由法律保留给自己),非权力性行为不需要法律依据。(三)侵益保留说。侵益行为要有法律依据,授益行为不需要法律依据。目前行政法学界对第二种学说大多持赞同态度。笔者也同意权力保留说。例如,行政机关召开机关工作会议,这当然也属于行政行为,但此行为不涉及该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是一种非权力性的行为。非权力性的行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只有象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规范等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关系的行政行为即行政权力性行为才需严格遵循“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规则。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

热点内容
小区保安打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4-05-05 20:45:55 浏览:314
行政立法的特殊原则有哪三个 发布:2024-05-05 20:25:44 浏览:815
假冒专利罪应负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05-05 20:13:56 浏览:703
观看法律知识讲坛有感 发布:2024-05-05 19:38:52 浏览:695
法学要学数学吗 发布:2024-05-05 18:54:41 浏览:855
徐珊琴律师 发布:2024-05-05 17:44:57 浏览:380
什么样的调解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05-05 15:03:16 浏览:185
赞成难民法 发布:2024-05-05 14:46:28 浏览:740
公司违反劳动法怎么写辞职书 发布:2024-05-05 13:30:10 浏览:550
刑法71条和69 发布:2024-05-05 11:18:48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