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法学
『壹』 动物防疫法5月起开始施行,都有什么规定
近期一则消息在朋友圈里刷了屏,那就是自今年五月一日起,遛狗时不栓绳的行为将触犯法律。这则消息的来源依据是新实行的动物防疫法的第三十条。这条消息一出,网友们都大呼,干得漂亮。因为城市内遛狗不拴绳的行为的确让人难以容忍。那么新出台的动物防疫法中还有哪些规定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由新的动物防疫法可知,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将会被责令整改,如若逾期不改的,可能会面临罚款的处罚,甚至将犬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可以说这次动物防疫法的出台是大快人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遏制城市内遛狗不栓绳的行为,改善城市精神面貌。希望在具体政策落实时,也能够令行禁止,为大家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安全的城市环境。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此事的全部看法了,如果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贰』 与动物防疫法相关的行政法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
『叁』 《动物防疫法》5月起实施,会带来什么影响
一、《动物防疫法》5月起实施,相应的宠物医院也会越来越正规,宠物治疗费用也会越来越合理。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18条的规定,种用、乳用动物和宠物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种用、乳用动物应当接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定期检测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予以处理。这也能够证明对于动物的安全会更加重视,我们在食用奶制品的时候也会更加放心,在国家的大力检测下,就不会出现奶制品不合格的情况。
『肆』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最近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中修定了和完善了许多法律条文,其中就包括《动物防疫法》备受我们的关注接下来有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总结的材料
除此之外,动物防疫法还明确了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规定了可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人员范围,并鼓励和支持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动物诊疗机构等开展动物防疫、提供防疫服务。以上就是最新颁布的动物防疫法的相关内容。
『伍』 《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七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7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动物疫病的预防
第三章 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四章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第五章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六章 动物诊疗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四条 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五条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设置的原则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第十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动物疫病的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动物防疫科学知识,提高动物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 对在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科学研究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陆』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规定出来了!和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动物防疫法》现予公布,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共十二章一百一十三条,内容包括:总则、动物疫病的预防、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动物疫病的控制、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动物诊疗、兽医管理、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措施、附则等。
第五条规定,动物防疫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第九条规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的动物防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动物防疫工作。县级以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第三十一条规定,从事动物疫病监测、检测、检验检疫、研究、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迅速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临时隔离控制等必要措施,防止延误防控时机,并及时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第三十二条规定,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认定。
『柒』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为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捌』 国内的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有多少急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
『玖』 动物防疫法的第六章
第五十条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并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场所;
(二)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的执业兽医;
(三)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的兽医器械和设备;
(四)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五十一条设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动物诊疗许可证。受理申请的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诊疗许可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凭动物诊疗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第五十二条动物诊疗许可证应当载明诊疗机构名称、诊疗活动范围、从业地点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事项。
动物诊疗许可证载明事项变更的,应当申请变更或者换发动物诊疗许可证,并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十三条动物诊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诊疗活动中的卫生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诊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
第五十四条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具有兽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颁发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的,还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注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和注册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本法所称执业兽医,是指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
第五十五条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但是,本法第五十七条对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活动。
第五十六条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遵守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
第五十七条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可以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拾』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究竟是怎么规定的
几次和野生动物高度相关的疫情的暴发,暴露出的不只是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问题,更暴露出相关动物检疫检验环节的严重缺失。这,让整个公共卫生安全时刻处于险境。
修法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密切相关,尤其是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相关内容。请务必抽出时间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建议(文末留言即可),我们将对意见、建议进行整理,提交至全国人大(当然,您也可以自行提交相关意见、建议)。
《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部分内容
第三条 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第五十一条 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
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审批、检疫检验及防疫条件审查的具体规定,由国务院或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这个条款的出现,让我们有些蒙。这意味着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审批、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检疫检验、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防疫条件审查,另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