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孙鹏
『壹』 孙鹏的荣誉奖励
1.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学授予首届“西政名师”称号;
2.200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名师”称号;
3.2004年获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二等奖;
4.2002年被遴选为重庆市首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5.2012年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作品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法律实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6.2002年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作品为《民法教学模式改革》);
7.2010年入选搜狐教育、评师网联合发布的“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教授榜”;
8.2009年被“中国评师网”评为“重庆市最受欢迎十大教授”;
9.2001、2002、2003、2005年均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10.1998年、2003年被评为西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11.2001年被西南政法大学学生评选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12.1998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教学竞赛优秀奖;
13.主持重庆市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民法系列课程》,参与国家精品课程《民法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民法学》的课程设计,并担任核心教师。 14.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5.2013年获重庆市第二届“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称号;
16.2005年获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获奖作品为《物权公示论——以物权变动为中心》);
17.2010年获重庆市优秀期刊论文三等奖(获奖作品为《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时效制度存在理由论》);
18.2006年获中国法学会“物权法研讨会”征文三等奖(获奖作品为《论不动产物权登记信息公开制度》);
19.2006年获西南政法大学第11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奖作品为《物权公示论——以物权变动为中心》);
20.2004年获西南政法大学“世再科研优胜奖”;
21.2006年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22.2009、2013年被评为重庆仲裁委员会优秀仲裁员。
『贰』 孙鹏的社会兼职
1.中国民法抄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2.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3.重庆市人民政府立法评审专家;
4.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
5.重庆市法学会房地产法建筑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6.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
7.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第四分院咨询专家;
8.重庆市第一、第三、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咨询专家;
9.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咨询专家;
10.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
11.重庆市江北区、渝北区人民法院咨询专家;
12.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专家智库成员;
13.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14.深圳、大连、珠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15.遵义仲裁委员会咨询专家
16.重庆市公证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叁』 十年一品温如言 言希怎么聋的
小时候 和陆流还有陆流的“大哥”小陈,三个人在酒吧发生爆炸。当时陆流只能救一个人,他救了小陈,抛弃了言希。言希的听力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病根。
言希是书海沧生所著小说《十年一品温如言》中的男主角,温衡的丈夫。
言希(别名:DJ YAN):
1982年7月出生于首都。
外号:美人儿(辛达夷取的)、校花(原著中学生会长追校花一事得来)、言小乔(温衡说过在我的心里有一座铜雀楼,里面住着我的言小乔)
属相:狗
妻子:温衡
儿子:言齐,言净
女儿:言笨笨(言颂)、温衡(言希在少时曾为了补偿温衡亲情笑称温衡是他女儿)
爷爷:言勤
爸爸:言定邦
弟弟:言格、云在(按理说在在也算言希的弟弟)
妹妹:温思尔
好友:孙鹏、云在、陈倦
发小儿:温思莞、陆流、辛达夷(大姨妈)、孙鹏(孙大鸟)
情敌:顾飞白
宠物:卤肉饭(陆流赠言希的一只鹦鹉)、小灰(言希和阿衡一起捡来的一条狗狗,阿衡走后一直呆在言希身边)
擅长:吃排骨、向温衡撒娇、绘画、摄影、书法(曾题字:①“林家豆腐坊”与温衡回家给臭豆腐店题牌②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温言不羡仙)、弹钢琴(以前不会弹,当DJ时在楚云面前其实是为阿衡弹得my prayer)、唱歌(在法国时为弟弟言格的演出救场)
车:自行车(与阿衡一起骑过后来报废了)
酒红色法拉利(第二部中出逃车祸报废了,最后因一幅画阿衡的画《mother》得了奖拿奖金又买了一辆。)
最爱的颜色:粉色、暖色
最爱的食物:排骨
最爱的饮料:碳酸饮料(带气体的、颓废的、有颜色的)
建立帮派:排骨教
排骨教地位:排骨教教主
排骨教口号:言希教主大人一统江湖,千秋万代东方不败
排骨教教众:辛达夷、温思莞、小虾米、温衡
内容简介
温言辛陆皆为军政世家(后陆氏转而从商),然而在外人眼中的钟鸣鼎食,亦未尝就一帆风顺。温家危机四伏之时,言家出手相救,为报答言家恩情,温衡刚刚出生即被家人送到乌水小镇,化名云衡,随养父母生活十五年。而言家私生小女被送入温家,顶替温衡成为温家小姐,名唤思尔,与“哥哥”思莞感情极好。
十五岁时,温衡被接回温家。随思莞进入大院时,初见言希,此后便是一生的纠缠。
然而温衡的归来,刺痛了不止一个人的心。温家将思尔送出大院,令温母和思莞无法接受,因而冷淡温衡。阿衡这个江南水乡养出来的温润柔顺的女孩,就这样开始了在机关大院里小心翼翼的生活。
后来,认识了辛达夷,和思莞言希一起长大的哥们儿,并和言希愈发熟悉。
再后来,思尔回到温家。于是在言希的请求下,阿衡住进了言家,开始了和言希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生活。彼此熟悉,彼此依赖,直到彼此情根深种而不自知。
然而二零零零年的春节,阿衡收到了一封快递。这封快递,揭开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也将阿衡和言希的温暖的生活彻底粉碎。守望,坚持,深情,决绝,无悔。
这是阿衡和言希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
十年光阴流转,百转千回之后言希终于牵起了阿衡的手,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岁月静好。
她在他心中美得无法收敛,而他于她,却是看不清眉眼的华安。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温言不羡仙。
(3)法学家孙鹏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姓名:书海沧生
性别:女
生日:9月8日
专业:法律
喜欢:碧绿的颜色,妈妈做的饭。
爱好:看书,写字
最爱的人:爸爸妈妈 五个硕大…的姐姐==、嗯...还有大家
关于笔名:我辈不过读了几本书,大约沧海一粟,用这个笔名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学无止境。
作品:《十年一品温如言》,《网王—面具》(同人—言情),《清穿——此四非彼四》(已完结)《昭奚旧草》
生于八九年夏秋之交,一路按着平凡的路线可喜可贺地成长为平凡人,平淡无闻到如今。大学专业法学,二十余年间遇到的法律无法解决的人和事确如未过筛子的稻米一样多。做得最多的动作是不停地忘记又记起。最厌烦的是陷入到复杂的思考之中,喜欢一边洗澡一边编故事。
温衡
女主角
1983年1月10日上午11点35分出生于首都(同年阴历十二月二十八被自己的爷爷抱走,被送到阿衡奶奶的故乡乌水)
属相:猪
英文名:Wennie
丈夫:言希
儿子:言齐,言净
女儿:言颂(小名:笨笨)
爷爷:温慕新
父亲:温安国
母亲:温氏蕴宜
弟弟:云在
哥哥:温思莞
前未婚夫:顾飞白(又名 小白)
好友:辛达夷、陈倦
小姑子:温思尔
小叔子:言格
排骨教地位:掌厨大勺
辛达夷
简介:和言希是一个院儿里长大的发小儿,家人只有辛爷爷,比言希小一岁,为人单纯善良。
生日:1984年除夕
英文名:EVE
喜欢的人:陈倦
外号:大姨妈
孩子:蒋水(领养)
排骨教地位:左护法
陆流
简介:与言希同岁的发小儿。心存执念,觉得言希是世界上最契合他的人,想要通过伤害言希把他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母亲:林若梅
喜欢的人:言希
外号:小菩萨,陆神仙
温思莞
前女友:林弯弯
媳妇 :温思尔
爷爷:温慕新
父亲:温安国
母亲:温氏蕴仪
前“妹妹”:温思尔(如今是妻子)
亲妹妹:温衡
孩子:一对双胞胎
好友:辛达夷,陈倦,言希
外甥:言齐、 言净
外甥女:言颂(小名:笨笨)
排骨教地位:右护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言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十年一品温如言
『肆』 物权发生变动的具体方式方法
物权变动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即意思主义和形式主义模式。
1. 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谓意思主义,就是指依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如当事人达成合意)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其他的要件。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可分为绝对意思主义和相对意思主义,前者是指物权仅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发生绝对的移转效力,意思主义的确立是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制定为标志。其立法学者把合同视为当事人间的法律,将契约自由的民法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强调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必须是最低限度的,正如孙鹏先生指出“《法国民法典》最初奉行的是‘绝对意思主义’,公示手段对物权变动没有任何意义”。但由于该模式使物权变动的公示性特征丧失殆尽,有违物权的可支配性特征,现今已没有国家采取此例。后者是指买卖契约有效成立时,所有权即行移转,但非经登记(不动产)或交付(动产)的物权,只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不得对抗第三人。
2.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形式主义,则是指物权变动除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又可分为物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和债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前者是指物权变动需要一个单独的物权行为,才能导致物权的变动。即认为物权变动仅有债权法上的意思表示还不够,还需有当事人独立的物权合意,并且这种合意需通过一种法定的外在形式——交付或登记——表现出来,物权才发生变动。后者是指物权因法律行为发生变动时,当事人除了债权合意外,还必须履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就是在承认债权意思的同时,承认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
『伍』 “物权观念化”到底是什么概念呀
一、从放任主义到法定主义
关于物权的创设,历史上曾有放任主义与法定主义两种主张。在日耳曼法中,认为有占有的权利就是物权,所以占有的取得可以对应任何权利,不动产依据伴随的登记要件就有成为物权的可能。1974年的普鲁士民法典认为特定物的债权依据标的物的交付或者在抵押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即可物权化,即所谓的“取得权源和形式”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以不存在物权与债权的严格区分与对立为前提的。而在罗马法上,物权与债权有着严格的区分。物权概念被理解为是对物的直接支配权,并使它所有的排它的、绝对的性质与债权相比有着强有力的效力,这即是物权限定的理由的起因。但是由于当时罗马物权公示制度还不发达,所以罗马法中必须采用物权法定主义的基础也仅在于“自由保护”和“简明化的社会”的要求。[①]后来,罗马法因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影响日大,以致以后的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采物权法定主义,例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均以法律明文规定,瑞士、奥地利、德国民法虽无明文规定,但解释上也都认为有此原则。[②]
二、物权法定主义的理由和长处
罗马法最初采物权法定主义虽仅因出于“自由保护”和“简化社会”的目的,然而该原则历经若干世纪的发展,其意义已远不止此。许多学者都对物权法定主义的存在理由及长处进行了探索。王泽鉴先生认为,物权法定主义的原因为:[③](1)物权之绝对性;(2)物权其用之经济效用;(3)交易安全之便捷;(4)整理旧物权,适应社会需要。谢在全先生认为,物权法定的理由为:[④](1)确保物权之特性,建立物权体系;(2)整理旧物权,防止封建物权之复活;(3)便于物权之公示,确保交易安全与迅速。梁慧星教授认为,之所以采物权法定主义,主要立法理由为:[⑤](1)保障完全的合同自由;(2)维护交易安全与便捷。综合各家学说及现实情况,笔者认为,物权法定的理由及利处主要为以下方面。
(1)维护物权之绝对性。物权的绝对性表现为权利主体对特定物享有直接支配的权利,这种权利只需权利主体意愿就可自由行使,不需他人之义务协助。反过来说,也即权利主体以外的人,对权利主体就特定标的物的直接支配权负有容忍义务,不得干涉,否则即为侵犯权利主体的物权。若物权不法定,得由当事人自主约定,则同一物上可能会同时并存若干相冲突的物权,这样,每一物权人就不能独立自由地支配标的物,而需得其他物权人的许可。如此物权的绝对性就不复存在。
(2)维护交易安全与便捷,保护第三人利益。学者多认为,若得由当事人自主创设物权,则在特定物的流转过程中,可能会因多次流转,而被不同的人先后设定不同的物权,以致流转到后来,不知物上已设定了多少物权,每一物权的具体内容为何。若某一买受人不知情形而购买一已设定有不同物权之特定物,则其必然不能自由支配该物。各物权人必争先对同一物主张自己的物权,由此,在社会商品交易中,就会产生障碍。要么买受人先查清物上到底有多少物权,具体内容又为何;要么干脆不进行交易。前者显然不经济,而且在事实上也不可能;后者,则有违经济发展之理念。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然离不开丰富的商品交换。因此,为了鼓励商品交易,免除买受人的后顾之忧,确保买受人交易目的的有效实现,法律有必要对物权的种类和内容进行限定,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进行适当限制。然而法律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并不是对私法自治的否定,而是一种最大程度的保障。社会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存粹或绝对的个人自由必然导致权利主体之间的不自由,自由永远不能绝对化,而且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绝对化的。自由只是一定限度范围内的,也只有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现实的自由。所以“私法自治之成为可能,物权法定为其前提。”[⑥]
(3)便于物权之公示。为便于交易安全、便捷地进行,必须得使市场主体能充分的了解交易信息,增强物权的透明度。而物权的透明,依赖于物权的有效公示,若非物权法定,纷繁复杂的物权种类与内容显然令人力、财力有限的公示部门无暇应接。并且允许种种繁杂的物权种类和内容进行登记,势必会造成登记的混乱。因此有效的公示,有赖于物权的简化。这点与采用物权法定主义的历史沿革理由一起是今天论及给予物权法定主义一个妥当界限的两个侧面。[⑦]
(4)整理旧物权,构建新的物权体系,防止封建复辟。封建时期物权得由当事人自主约定,因此极为复杂、混乱。因而严重影响了经济之发展。尤其是封建土地所有权与身份制度相结合,不仅实行多重所有权,而且所有权有上下级之分,上级所有权人往往挟身份特权之威势,使物权变成对人之支配。[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为促进经济之发展,维护人格之独立,拯待对封建旧物权进行清算,为防止物权放任主义可能导致的人身依附之弊端,彻底消灭封建因素,于是物权法定便突显出来。
三、物权法定之反思
(一)物权法定的内涵剖析
所谓物权法定,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种类和内容的法定,即物权的种类和每种物权的具体内容都由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法无明文规定的物权种类,也不得约定与法律不相符的物权内容。但也有学者认为,物权法定,不但包括种类与内容的法定,还应包括效力和公示方法都由法律规定。[⑨]笔者认为,物权的效力,是物权之所以区别债权而为物权的根本原因。物权的效力,通说包括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及物上请求权。[⑩]正是这些效力的聚合才形成了特殊的权利——物权,而非物权产生了这些效力。尽管为了确保物权的有效实施,物权的效力也最好应法定,但这种法定只是法律的确认,而不是创设。所以不应为基于创设目的的物权法定主义所当然包括。而公示只是确保物权有效实现的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物权的构成部分。对物权的公示只是便于当事人了解交易信息和方便国家对特定物进行管理的目的,所以尽管处于简化和方便的考虑,有必要用法律规定若干公示方法,但是这也不能为物权法定所当然涵摄。况且公示方法也不能严格拘泥于法律规定的公示方法。例如,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以交付为公示,若当事人并没有交付,而是进行了登记,难道能认为所有权没有转移?[11]
(二)物权由何“法”定
“物权法定”所言之“法”为何,民法学界有所争议。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757条规定“物权,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规定外,不得创设。”台湾学者多认为依其文义、立法理由及规范目的,系指成文法而言,并不包括习惯法在内,“其他法律”指独立于民法典的单行法。[12]我国大陆也有学者认为,物权法定的根本宗旨,在于使物权种类极其内容尽可能规范化和统一化,以便公示,从而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如果对“法”作广义解释,这一宗旨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物权法定”之“法”只能是狭义的法律,即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而不包括各种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习惯法。[13]而日本学者则认为《日本民法典》中的“其他法律”应包括习惯法。[14]我国学者王利明教授认为,物权法定主义尽管是物权法的重要原则,但应当看到,这一原则在适用中不应过于僵化,以致于认为只有法律确认,对任何行政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所创设的物权都不予承认,这就不利于规范和调整新型物权法律关系和保护当事人的利益。[15]笔者认为,习惯法之形成,本身就是对民事主体意志之尊重,若是否认习惯法的效力,实乃对人们权利感情的伤害,有违善良风俗,而且在现实中通过修订法律吸收习惯法的做法实为不妥。因为成文法要求稳定性,所以法律的修改往往非常缓慢,成本相当之大,难以应付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适当从宽解释物权法定的方法,将一些既不违反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趣旨,又有一定公示方法的习惯物权,进行有限的承认,以弥补物权法定之不足,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16]至于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笔者认为,鉴于二者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也可以有限地赋予其创设物权的功能,但必须在法律的扩张解释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而其它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由于其效力范围有限,则不应赋予其创设物权的功能,以免干扰社会经济生活。
(三)物权与债权界定的模糊化——物权法定的妥当性问题
在现代社会,物权与对人权(债权)的区别越来越具有相对性,这表现为两点:一是一项权利有可能不能被简单地归类为物权或对人权,而是被认为“更具有物权性质”或“更具有对人权性质”。二是权利的性质有可能发生变化,即对人权有可能转变为物权。[17]如债权让与,就是债权人对其债权进行的处分,故从本质上而言,债权人对其债权的权利也是一种支配权,债权人对债权的享有也是对债权的所有权,故在处分其债权时,债权人的地位与所有权人的地位本无区别,这在德国法上称为“类似所有权之地位”。类似还有有价证券,虽是债权的凭证,但其本质应当是物权。这些都体现了物权与债权的融合。[18]另外,最初关于物权法定的一些理由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动摇,例如,关于防止封建复辟的理由,也许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时候,的确是物权法定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考虑,然而,社会发展至今,封建复辟的实力早已荡然无存,所以物权法定防止封建复辟的功能也已闲置。其次,利用物权法定来构建物权体系,难免使人有“法学家强人所难”的感觉。物权体系的构建,是法学理论工作者的使命,然而,并不能以此作为限制社会经济生活的理由。所以这些都使人质疑,基于物权与债权的严格区分与对立而为的物权法定主义,到底还有多大的实质意义,是否仅是概念法学的形式游戏而已?“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19]法律要担负起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功能,就必须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经济规律。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已出现了许多具有物权特征的债权,如租赁权等。若我们还是沉迷于概念法学上物权与债权的形式划分,过分强调物权与债权的法定主义,那么势必会对一些权利失之保护,有碍社会经济之发展。
『陆』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的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试题
链接:
提取码:fbr6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来自网络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我向你提供几个我个人心目中的民商法导师:
梁慧星、王利民、尹田,还有西南政法大内学的孙鹏。容
具体情况,我想,你作为法律专业的大四学生,你应该自己有自己的了解和分析。
愿你成功!
实在有必要读研究生,别为眼前的诱惑所左右,及早准备考试吧!!!!
胜利属于有准备的人。
『捌』 西政民商法参考资料
法学基础+专业C方向的书目如下:
《法理学初阶》,付子堂主编,法律出版社第回四版;(必看)
《法理学答进阶》,付子堂主编,法律出版社第四版;(必看)
《中国宪法学》,汪太贤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必看)
《民事诉讼法原理》,田平安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必看)
《民法》,张玉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只看:总论,物权法,债法总论,侵权法)
《物权法教程》,刘云生、李开国、孙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和民法教材中的物权部分重合,可以选择看)
《经济法学》第四版,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经济法指定了2本,内容差不多,本人推荐该版,另一本补充)
《经济法学》第二版,李昌麒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经济法指定了2本,内容差不多,本人推荐第四版,该本作为补充)
『玖』 十年一品温如言结局是什么
有两个结局,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
悲剧是言希不想让阿衡受到陆流的威胁,就没有跟阿衡去法国,然后言希开车自杀。被陆流救回,然后囚禁,跟楚云结婚,最后瓦解了陆氏。阿衡去非洲遇到地震死了,言希后来晚年时要求与阿衡合葬。
这个是假结局,算是作者写的四月一愚人节的礼物。
喜剧是真正的结局,阿衡去了法国,言希逃了很多次以后终于在孙鹏和辛达夷的帮助下去了法国。最后两个人带着孩子回到中国,而温思莞和思尔也在一起了。
(9)法学家孙鹏扩展阅读
《十年一品温如言》是一部由书海沧生所创作的言情小说。作品讲述了十年里男女主之间深深的羁绊和细水长流的感情。这个故事关乎撒娇,关乎宠溺,关乎排骨,关乎爱情,关乎人性,也关乎救赎。
书海沧生,生于八九年夏秋之交,一路按着平凡的路线可喜可贺地成长为平凡人,平淡无闻到如今。大学专业法学,二十余年间遇到的法律无法解决的人和事却如未过筛子的稻米一样多。做得最多的动作是不停地忘记又记起。最厌烦的是陷入到复杂的思考之中,喜欢一边洗澡一边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