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违法不违法道德

违法不违法道德

发布时间: 2021-11-28 10:09:45

A. 辨析:只要不违法就不用遵守道德

对,法律是真正评判行为的准则,道德并不明确,所以只要合法的事情即使违背道德完全可以做,道德是规范自己的,只要你以法律为道德,你可以做任何事。

B. 有不违反道德却违反法律的事情吗

当然有,比方妻子出轨,把妻子和妻子的野男人打伤,或者反过来,女的打出轨的男人。

C. 为什么违法不一定违反道德呢请举例说明。

我记得大秦商鞅变法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官每年都会运送粮草去赈济一个贫苦的乡村,回但是在秦国新答的法律规定,在非天难时期不准开仓赈济任何一处。这个县丞所管辖的那个存在因为战争已无生产劳动力,所以每年他都会派人送去粮草,有一天商鞅巡视到此,带着县丞去视察那个村子,结果发现村里的人每天都喝的大醉根本不下地劳动,老人,妇女等等。商鞅立即下令拘捕了县丞。当时县丞很不明白,也不服气,他认为这么做是仁义的行为,出于道德之心。但是商鞅的一句话让他死心了“你这么做虽然道德上是对的,但是你培养了一群蛀虫,因为你这么做所以这些人都不劳动了,这种不劳而获的精神在我们大秦是禁止的,你明知律法却违反,该斩。”于是斩杀了这位县丞,并告诫全村人,国家不养白食之人,秦国不容许出现这样懒惰之人,年东不会发放粮食全体上山打猎去,明年开春领种子劳作。。。。。。
看完这小段,你明白了吗?道德和法律之间、

D.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但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这句话对吗

错误。

详细解析: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可以用举出反例的方法证明其错误。版例如,为了做一件权有利于群众的事违反了法定程序,但却没有触犯道德准则。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4)违法不违法道德扩展阅读: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般地说,违法行为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缺少任何一个就不能称违法行为:

1、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原则上,由于过错,才构成违法行为。但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仍应承担。

4、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E. 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法正确吗

C是正确的;
解析: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专,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属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违法一定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社会危害性是违法的本质属性。一个社会的法律之所以要将某些行为规定为违法,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行为具有对社会的危害性质。人们制定并实施法,是为了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秩序,进行社会控制、保障并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人们的利益。如果一个行为并不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没有侵犯社会、国家、集体或个人的合法利益,就不构成违法。

F. 违法行为一定是违法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都违法

说法是对的,原因是因为法律和道德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如下:

1、确立机关不同

法律通常由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和国家认可的习惯表现出来,成为国家意志。道德通常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是通过社会舆论确立的。

2、实施效力不同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违法行为会引起相应的法律制裁。道德依靠人们的信念、社会舆论以及习惯力量来维持。不道德行为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强制,但同国家强制有重大区别。

3、阶级性不同

法律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历史现象,始终具有阶级性。道德则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在原始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道德不具有阶级性;只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才具有阶级性。

4、统一性不同

只有统治阶级的意志才能成为法律,因而一国内的法律是统一的。而道德则不然,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统治阶级的道德与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常常是相互对立的,而居于支配地位的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

5、具有的特点不同

法律具有鲜明性的特点。它是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依法作为或不作为,就会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所以,法所规定的许可、命令和禁止必须明确、具体。而道德规范往往只就人们行为作一般原则性的规定,不象法律规范那样明确、具体。

(6)违法不违法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的特征如下: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亦有所不同。

3、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其它观念一样,既有发展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

4、自律性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与道德、网络—道德

G. 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吗

违法行为不一定是违反道德。两者定义如下:
违法行为:是指违版反国家现行法律规权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亦称“非法行为”。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按其性质和程度依法处理,必要时给予法律制裁。
违反道德行为是指严重背离我国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扭曲的表现,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关系。

H. 怎么理解违反法律但不一定违反道德

法律和道德是两个抄层面的
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比如为了父母不堪儿子的虐待而杀了儿子
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不一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比如儿子不孝顺父母但没有遗弃他们

一般的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所以违反法律的行为一般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也有例外即法律与道德相冲突的情况
而违反道德的行为很多都还没有到达一定程度并不违反法律

I. 为什么说违法一定是违反道德

1、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法律只制裁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对轻微的回违反道德行为,由社会答进行评价和道德制裁。例如:通奸行为是违反公序良俗的,但并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然后条款。
2、道德的要求比法律要高得多。道德要求不全部都是法律要求,法律只规范那些必须由国家进行强制约束的道德行为。如果某种行为违法了,必定也是违反道德的。

J. 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区别

法律是内含道德的社会规范
不道德行为包括违法行为的;
违法行为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判定标回准;
比如说,通奸答是不道德行为,但不是违法行为;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肯定不道德行为,同是也是我国婚姻法明文禁止的违法行为.

热点内容
刑法三百零九条 发布:2025-05-24 11:04:17 浏览:551
立法的原理 发布:2025-05-24 11:04:05 浏览:587
80婚姻法夫妻债务 发布:2025-05-24 11:01:53 浏览:15
事业单位打架处罚条例 发布:2025-05-24 10:37:18 浏览:592
进项税额抵扣法规 发布:2025-05-24 10:30:51 浏览:389
社会保障法大于合同法吗 发布:2025-05-24 10:29:59 浏览:550
姜明安依法治国 发布:2025-05-24 10:28:20 浏览:32
企业注销与吊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4 10:17:16 浏览:701
洲课条例 发布:2025-05-24 10:13:05 浏览:512
写数字正确写法规则 发布:2025-05-24 10:13:04 浏览: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