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发布时间: 2021-11-30 14:52:35

⑴ 《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

我觉得《道德经》是这样写出来的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之后一千多年里《道德经》的注解本无数,目前公认流传最广的,是南北朝大儒王弼为《道德经》的注解,他的版本是最流行的版本。但近代公认最好的,是魏源的注解本。

⑵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现在有很多说法一说是老子本人所写
二说是老子后代所写
三说是后来道家的学者根据老子的思想写的。但都归功与老子。
你可以认为就是老子写的

⑶ 道德经什么年代

《道复德经》属于韵文哲理诗体文体
《老制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老子原名李耳,是我国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成书年代在春秋到汉初,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是成书于战国时期,较为可信

⑷ 老子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

封神榜那个时代

⑸ 老子道德经是什么时候

春秋到战国时期,有人说是:老子或老聃所写的。 但也有认为:老子道德经并非一人所作,是一群人前前后后,共同创作的。 因为根据版本情况看,道德经是经过了一定时期流变的。

⑹ 老子写道德经 时间

老子写道德经时间在战国中前期。

⑺ 老子在哪著《道德经》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河南的淮阳,有伏羲、画八卦,还有老子、《道德经》,了不得!
太昊伏羲氏是“三皇”之首,6000年前的老祖,离我们太遥远。老子就不同了。孙悟空偷吃了他仙丹、被他扔进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那位太上老君,是我们妇儒皆知的“大明星”。
从淮阳市区到鹿邑县没有多远。可本来几天都是大晴天,就在要去鹿邑的当天,一早五点多钟就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到我们出发时已是瓢泼,连伞都顶不住。到了太清宫,天象个大漏勺,地上如汪洋。不分男女老幼,统统脱鞋卷裤腿,冒雨趟水。我说,是不是老人家嫌我们来晚了不高兴,挑礼了?讲解员是个女孩,她笑了,说我们这里有句谚语:贵人出门雨水多!当年唐太宗、宋真宗、明太祖来祭祀老子,也是时逢大雨――这都是有史书记载的。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生于河南淮阳的鹿邑县。这在古藉上有记载,地上有迹遗的,至今尚存的太清宫、老君台就是他老人家的遗产,还有唐、宋、金碑为证。老子是世界级的思想家、哲学家,华夏智慧大师,道家的祖师爷。他离我们已经2500多年了。
老子的老爸李乾为周御史。老子后来也做了东周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又兼皇室秘书,即“录事”。诸侯、大臣开会,他作记录。这样的身份地位,加上他从小好学,所以博古通今,知晓天下,思想深邃,洞悉人世;后来见诸侯纷争、天下大乱,他遂辞官回乡讲学。他的拿手本领就是讲道,上下古今,包罗万象。由于道学高深,名气很大,“追星族”不少。
孔子就曾多次追到东周都城洛阳向他求教。有一次,老子见这位踌躇满志、鼓吹复古的“愤青”,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讲了一通“道”。孔子虽然觉得不解渴,但后来他向弟子们谈到他的老师时还是很崇敬的:“鸟,吾知其善飞;鱼,吾知其善游;兽,吾知其善走……至于龙,吾不知其能乘风云而上。老子,犹龙耶!”意思是说,那老先生太高深莫测了,如腾龙驾雾一般。至于老子到底讲了些什么,孔子没说,也没见别人有记录。
最后,老子并没有乘风云而上,而是骑了一条青牛出关去了。这关叫函谷关,关长叫尹喜,也好道术,是老子的崇拜者。他得到消息早早做了准备,等老子到来,便热情接待,倾吐好想好想之情,并一再请求,说您老就要远走他乡,能不能把您的那些学问留点下来,让我辈见物如见人,以免将来思念之苦?估计白发飘飘的老头他乡遇知音,又喝了二两,心里有点热乎,居然就答应了,于是提笔将自已毕生的思想精髓,浓缩到五千字之中,这便成了流传至今的《道德经》。
五千字的《道德经》,以一当百,以十当千,不仅凝聚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之精髓,更是包罗万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治国如烹小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翻译最多的一部是《圣经》,另一部就是《道德经》。西方哲学大师黑格尔称“老子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另一位思想家尼采认为,《道德经》“是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事实上,《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个人原创作品,是华夏哲学、文化之根。
感谢那位守关的尹喜,因为他的追星才追出一部中华文化绝版。不久,尹喜也辞官西行上了武当山,成为那里的道教开山鼻祖。

⑻ 道德经是老子在出关时写的吗

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向西域开化。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独自西行,不知去向。尹喜铭记师父教诲,虔心研读《道德经》五千言,能解其奥妙,释其玄理,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即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既高深,又广大,深得历代文人所崇拜。此文以后成了道家经典之一,收录在《百子全书》之中。
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一个故事:老子久住周都研究道德学问,后见周朝衰败,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们写本书吧”。当时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上下篇,阐述道德的内容,共5000多字。这就是历史上老子西度过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五千言的故事。尹喜是春秋战国时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后来,庄子称他为“古之博大真人”。

⑼ 道德经是老子在什么背景下写成的

《道德经》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9)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扩展阅读:

《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美国《纽约时报》曾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广场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为其中之一。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热点内容
民诉法司法解释2013 发布:2025-05-23 08:59:08 浏览:939
灌酒刑法 发布:2025-05-23 08:29:02 浏览:573
法院处罚银行 发布:2025-05-23 08:24:30 浏览:338
民法典骂街 发布:2025-05-23 08:11:50 浏览:571
劳动法节假日工资规定在第几条 发布:2025-05-23 08:03:43 浏览:228
李璐司法 发布:2025-05-23 08:02:53 浏览:825
书法依法治国 发布:2025-05-23 08:00:57 浏览:857
司法口才训练 发布:2025-05-23 07:41:06 浏览:342
社会与法命案十三年 发布:2025-05-23 07:39:29 浏览:980
劳动法如何规定十三薪 发布:2025-05-23 07:38:11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