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依法治国与党建

依法治国与党建

发布时间: 2021-12-04 08:17:57

『壹』 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

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 党的政策是党为完成一定时期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 按政调整范围的大小来划分, 党的政策可分为总政策、 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 就国内政策来说, 可以分为经济政策、 民族政策、 宗教政策等等。 党的政策则直接影响甚至指导法律的制定, 乃至成为某一具体政策的基本内容。 与此同时, 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 也必然领导人民遵守法律。 中国共产党从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来讲: 首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共产党执政地位决定了其政策理所当然地在国家生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对国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起着不可代替的指导作用。 同时法律又对党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制约作用。 两者相互作用, 相辅相成, 互为根据。 其次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形式。 实践证明, 法律是定型化、 规范化、 条文化的党的政策, 便于国家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更好了解党的政策, 从而正确地执行和拥护党的政策。 政策法律化, 使得政策不仅具有政策属性, 同时又具有法律的属性, 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党的政策在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法律是在总结党的政策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从而使党制定与实施政策的目的得到全面的实现。 一方面党的政策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 法对党的政策具有制约作用, 党纲总章中明确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这一重要原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制定和实施政策不能违反法律, 要避免党的政策和法律出现矛盾的问题。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严肃性、 稳定性和连续性。 我国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同时起步, 尽可能避免改革政策和推进依法治国的矛盾。 依法治国要求转变改革方式, 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 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之间的关系, 将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贰』 加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这两条是相互矛盾,互相抵制的关系,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叁』 如何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应当从三个层面来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

第一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不是割裂、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体现党的宗旨,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之所在。

认识不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把二者机械的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么是思想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挑拨。至于一些人宣扬“党、法不能两立”,诘问“党大还是法大”?其目的更是企图从“法治”问题上打开缺口,蛊惑群众、搞乱人心,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引向邪路。

第二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的基石与连接点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

一方面,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利益的工具。在社会主义中国,法体现的就是人民政权的意志,维护和保障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家政权和国家法制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说,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维护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意志。人民的利益与意志是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能够实现辩证统一的基石与连接点。

离开了这一基石和连接点,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也就不能实现辩证统一。如果我们的立法司法和执法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意愿,不能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保障广大人民的各项权利,就必然不能符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这时,党作为执政党必然要对法治进行修正;如果我们党的领导违背了自己的宗旨,党的执政必然也和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矛盾。始终坚持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的辩证统一,是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键所在。

第三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不仅是理论命题,而且是实践命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全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基本的原则,就是法治,通过各领域、各系统实现法治,形成完备的以法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建设也会得到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也会得到不断完善。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把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探索出符合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能够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研究和学习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关系的实践意义之所在。

『肆』 谈谈你对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两者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伍』 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的关系是什么

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所有政策必须符合法律,政策是法律的细化。如果政策大于法律,那就不是法制,而是专制。

『陆』 简述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喝政府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既体现内了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也体现容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实现依法治国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依法办事和党的领导是统一的。

『柒』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关系

应当从三个层面来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
第一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不是割裂、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体现党的宗旨,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之所在。
第二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的基石与连接点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
一方面,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利益的工具。在社会主义中国,法体现的就是人民政权的意志,维护和保障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家政权和国家法制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说,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维护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意志。人民的利益与意志是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能够实现辩证统一的基石与连接点。
第三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不仅是理论命题,而且是实践命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全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基本的原则,就是法治,通过各领域、各系统实现法治,形成完备的以法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建设也会得到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也会得到不断完善。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link?url=_

『捌』 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什么关系

如果来法律(如宪法)中规定自,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那前面那句属于后面那句的子集和结果(因为要依法治国,所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逻辑上后面那句话要概括前面那句话(貌似实际情况是前面那句话要高于后面那句话)。

个人认为,基本是两条线。
法律归人大管,人大权利归全体公民(法律是国家机器,属于国家范畴的一部分);而党是另一套系统。在我国,党的优先级高于国家。譬如总书记职务高于国家主席,省委书记高于省长,村支书大于村长)。

热点内容
人民日报关于法治 发布:2025-05-21 22:48:15 浏览:763
助残日活动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21 22:42:47 浏览:386
2018法律知识讲座稿 发布:2025-05-21 22:21:51 浏览:309
印发法律顾问团管理办法 发布:2025-05-21 22:06:18 浏览:858
司法的主动性 发布:2025-05-21 22:06:11 浏览:622
司法局部长 发布:2025-05-21 21:57:54 浏览:278
城管打架处罚条例 发布:2025-05-21 21:47:35 浏览:418
检查院法官 发布:2025-05-21 21:47:30 浏览:954
明法典婚姻法1042条 发布:2025-05-21 21:37:23 浏览:763
酒店财务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21 21:25:56 浏览: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