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道德模范
『壹』 科研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立足科研方向和专业基础,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努力钻研,刻苦探讨,勇于实践
1、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获知群众和社会的需求,结合科研实际,寻找科研实用的出路;
2、定期进行询问调查,并兼自省,在科学研究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3、了解时事,关注社会热点,对道德模范的精神加以了解和学习,并在日常生活和科研过程认真践行;
4、深入阅读学习先进思想读物读物,秉承优秀的思想精华,知行合一。
『贰』 结合实践,如何加强道德规范修养
第一
:
反省自身行为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即事物之间的矛盾。
它们在事物发
展过程中,同时需要,缺一不可。但两者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具
体说: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它是事物存
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
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它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
局部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
在一定条件下,
对事物的发展能否实现起
决定性作用。第三、外因必须通过内容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的发展
有重大影响,
有时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但不管外因的作用有多大,
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
做到诚信对待
他人。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
我们大学生需要讲诚信、
讲道德、
言必行,
行必果,
诚实做事,
诚实做人,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自觉端正态度,
坚守道德规范,
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
质,实现全面发展。从心内告诉自己要做一个人有道德修养的人,每
天从内心反问自己今天有没有做到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今天有没
有逃课呀?今天有没有礼貌的对待他人呀?只有做到内心的反省与
现实行动相结合,
只有做到这样,
我们大学生青年才能成为一个有道
德的青年。
第二
:
向他人学习
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因此,人与社会有着共同点:都必须依赖对方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人与社会能够和谐发展。
但是,个人与社会又是相互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如果将社会比喻成大海,那么个人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可见,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必须承认社会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忽视个人的作用。中国文化推崇的是集体主义,反对的是个人主义。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我们强调以大局为重,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集体利益。如果长期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换取集体利益,那么个人利益就会受损,个人的积极性会降低,个人会出现仇视社会的心理,有些人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此时,个人与社会的矛盾频繁出现,人与社会处在一个极不和谐的状态下。要解决这种情况,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在集体主义基础上,承认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利益,实现个人的权利。个人与社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相互促进,不断变化发展。在这个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人与社会不断寻找共同点, 实现和谐。古人都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今虽说道德模范不多,但在我们身边的还是很多的,他们拥有的良好的道德修养,他们的身上拥有着许多的闪光点。
例如见义勇为,爱心助人,尊老爱幼等等呀。我们只有从他人身上看到他
们的优点,才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是需要加强道德修养。例如我们大学生,我们需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学习他们真诚带人的品质,学习他们爱心主人的品质。
第三:从身边做起
以上两点都是理论的,让而我们应该明白只有理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将我们学到的向道德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每天早起对自己说今天我要做个有道德的人。早起去学校的路上,我们看到路上蹒跚前行的老人,我们要主动走上前去帮助,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我们要友好的对待为我们辛勤劳动的工作者。晚上回到宿舍的时候记得和每个舍友打招呼,让他们知道你回来咯。这些只是小事而已,但是做到了你就是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叁』 我们青年学生为什么要向道德模范学习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青年时每个人的黄金岁月,如同那花草树木一样,只有在青年时代培养良好的道德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很好的有效地培养一代年轻人。向道德模范学习是很好的也是很现实的比较有效地方法之一。
『肆』 你觉得什么才是最高级别的修养
待人接物有涵养,不以强凌弱,不畏惧生活苦难,这应该是我心里最高级别的修养吧。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存在一个很高的标准,这个标准其实就是每个人自己心里最高级别修养。只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也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可能做到不以强凌弱,不畏惧困难,能以礼貌对待他人,我想这样的人修养已经足够高了。
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付出,可有些人愿意为了整个民族而付出。我想真的没有比这更高级的修养了,毕竟当修养上升到精神层面,家国情怀也许是所有人心中最重要的吧。
努力去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就是我心中走向最高级别修养的路。
『伍』 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在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从中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看,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
中学生要努力按一下要求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思考和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其次,应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最后,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休养方法。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其五,如行统一的方法。此外,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显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学习。道德规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规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中学生应当在进行道德修养中自觉开展学习道德榜样的活动,将道德模范任务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长道路上的良师,追求全面发展的榜样。而道德修养要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人们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人们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一是主动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社会;二是要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发明创造等社会实践,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为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创造条件。
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遵纪守法,能否正确维护合法权益,能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对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我的品德还可以,这是一个人很本质的问题,要追溯到童年的教育.
比如一个人小的时候,看童话书,看一些富有正义、善良战胜邪恶的故事书,这些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一个人的本质的想法与性格上的.
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加强个人道德与修养,就能很好的适应社会进步,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生活情趣、不断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陆』 道德模范,指的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在中国古籍中
所谓圣贤是也,尧舜禹孔孟老子,孔夫子弟子中有七十二贤人。
『柒』 道德模范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是充分利用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的契机,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和方法,积版极发挥道德模范权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中发现和树立道德模范人物,开展地区性和行业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一个乡村、一个社区、一个企业和一所学校,都可以推举和评选出乡村道德模范、社区道德模范、企业道德模范和学校道德模范,这些道德模范对周围人的影响与感召更为直接,示范作用更容易发挥。
二是尊重和爱护道德模范,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以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评选和表彰道德模范,使道德模范们深切感受到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敬重与关怀。道德模范们受到如此的荣誉和嘉奖,必将增强继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做好道德模范的信心,自觉自律,持之以恒,并激发更多的公民践行善行义举。
三是积极推进志愿者行动,调动公民参与道德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尊重公民在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中的主体地位。道德模范是全国千千万万志愿者的杰出代表,他们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做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好事,体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道德价值。积极推进在我国城乡日益兴起的志愿者行动,是道德模范“典型效应”向全社会广泛延伸的有效路径。
『捌』 遵守道德的人总要吃亏谈谈你的认识在实践中如何践行道德规范,提高道德修养
践行道德规范和提高道德修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并不是遵守道德就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