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法学
Ⅰ 张文的介绍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Ⅱ 张文的学术论文
《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在刑事裁判文书中的运用》
《人格刑法学理论之推进与重建》
《刑事司法人格化初论》
《刑罚目的的渎职罪展开(上)》
Ⅲ 如何看待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对西方法律和法学的学习和借鉴
如何看待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对西方法律和法学的学习和借鉴
这也是近年来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这一问题就
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
关于这一问题,在张文中是以对法学界有学者提出的“法的现代化”及“法的国际化”问题的分析而展开
的。张文首先批评了“法学的现代化”和“法学的国际化”这种主张,认为这不是法学走出幼稚的可行之路;
在张文的第三部分,又批评了“法的国际化”的主张,认为“法的国际化”及“法学的国际化”的主张“超出
了它(指国际接轨)应有的界限”。而张文认为与国际接轨是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并将其“界限”界定
为“接轨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领域”,“前沿的接触点只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范围”,且指出这个界限不
能超越,否则将走向反面,等等。
张文以上所谈的问题,概括起来,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在市场经济建设及对外开放中对西方法律和法学的学
习、吸收和借鉴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看看邓小平同志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邓小平讲道:“社会主义要赢得
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
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9〕, “改革是全面的改
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
型的国家开放”。〔10〕这显示了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宽广胸襟,其中并没有如张文所说的“界限”之类的
提法。
将与国际接轨的“界限”限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领域,无疑有着政治上的“保险系数”。但这一主张是否
科学,是否符合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的思想,尚需研究。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律体系,是一个宏大的法律制度体系结构。在这个制度体系中,民商法、经济法、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等
无疑是其主干,在这些方面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对我国有益的法律制度,同国际接轨,是毫无疑问的,也是
张文所不反对的。但是,在这个法律体系结构中,还有行政法,可不可以吸收和借鉴?西方近两个世纪的行政
法制历史及实践经验对我国行政法制建设有无可鉴之处?还有社会法,即有关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
等有关社会公益事业的法律,此一法律领域的先进经验能否借鉴?在刑事法律领域,西方国家有关打击犯罪和
维护社会治安的一些具体法制经验能否为我们借鉴?在程序法律领域,西方在立法程序、司法程序、执行程序
、监督程序等程序法律方面的有益经验能否为我们借鉴?甚而就宪法而言,针对我国实践中不断出现的违宪案
件,西方国家在宪法实践中,对违宪审查及其追究和制裁的有效作法和经验能否为我们所借鉴?如果按照张文
所说的“界限”,那么这么多的法制领域都自然被排除在其“界限”之外,这与我国法制建设及法制现代化的
目标实现到底是否有利和有益,答案不言自明。在1995年8月16 日北京召开的亚太法协第14届大会开幕式上,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在其讲话中讲道:“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
经济建设领域,同样也适用于法制建设领域”。〔11〕而这里的“法制建设”显然是指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
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丝毫看不出只将它局限于“市场经济体制领域”。
对西方法律、法学的吸收和借鉴并不意味着照搬,虽然存在着被一些人所担忧和惊呼的“全盘西化”,但
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实践史揭示了这样一个被文化学者论证过的道理:任何一种外来文化传入本
土后,都要经历一个本土化(即民族化)的过程,而本土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外来文化进行分析、过滤
、鉴别、吸收、选择的过程。适宜的,则生存下来;不适宜的,则淘汰之。当我们对西方法律文化进行吸收和
借鉴时,其本身就经历着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吸收和借鉴的标准就是看是否适合于我国现实国情和现实需求。
因此,从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看,大胆地吸收、利用和借鉴西方法律文化,并不会导致“全面西化”的局面。
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由于中国文化除了具有的超强的民族同化力、包容力外,还在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
对西方法律文化从来不曾是“全盘”地吸收,被吸收和利用的大多是那些非政治层面的法律文化,并且在经过
本土化过程之后,它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
至于张文所不赞同的“法学现代化”及“法学的国际化”之主张,则更加具有法律文化层面的含义。“法
学现代化”是法学发展的方向,因为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的既定目标,文化现代化是其组成内容。国家要走向现
代化,一切都要向现代化迈进。法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重要构成,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然将伴随国家和
社会的现代化步伐而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而“法学的国际化”则表述了中国的法学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开放
的,它并不是抛弃自己的特色和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而只是要求注意吸收借鉴国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人
类文明成果。由于我国的现代法学发展历史较短,且又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历程,因此,同国际社会法学发
展进程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既表现在法学视野的广度、法学范畴的宽度等方面,更表现在对
法律现象的认识力和透视力等深层次的思维层面,这些都导致我们同国际法学界难以进行对话和交流。因此,
在法学方面,我们面临着吸收和借鉴西方法学中优秀文化成果的艰巨任务。中国法学欲求发展,需要通过多种
方法多种途径去达目的。向西方法学学习和借鉴是多种方法中之一种,但非唯一的一种,而且从来没有人认为
这是唯一的方法和途径,“法学的国际化”的提出,只是针对我们过去排斥西方法学的经验教训,强调和重视
这一问题。张文关于为发展法学而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疑是正确的,但“法学的现代化”及“
法学的国际化”作为一种法学发展的一个途径,是否就如同张文所分析的那样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不相吻合甚或相背呢?恰恰相反,这正是法学界在此思想路线指导下所产生的解放思想的结果,是一种
新的探索。这种探索,除了在理论上还需要继续不断深化外,我国急速发展着的社会现实、市场经济体制的发
展趋势、法律体系的完善,国际接轨以及法学自身的发展等将会为此作出有说服力的、来自社会实践的验证。
在这里,让我们重复一个历史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Ⅳ 张文的人物生涯
学历: 1962年7月复旦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毕业 1.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所长(2001-)
2. 复旦大学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站长(1999-)
3.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1997-2000)
4.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7-)
5. 复旦大学力学与技术科学学位分委员会主席(2001-)
6. 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
7. 复旦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1996-)
8. 复旦大学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科建设小组组长(2000-)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组评委(1998-2002)
10. 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IFToMM)转子动力学委员会中国委员
11.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常务理事
12.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3. 中国力学学会, 常务理事
14. 上海市力学学会, 常务理事
15. 上海市航空学会, 常务理事
16. 上海市现代设计法学会, 常务理事
17. 上海市振动工程学会, 常务理事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组评委(1998-2002)
19. 《固体力学学报》编委(1989-)
20. 《应用力学学报》编委(1989-)
21. 《振动工程学报》编委(1988-)
22. 《振动与冲击》编委(1988-)
23. 《力学季刊》编委(1995-)
24. 上海市政协委员(1997-2002)
25.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常委(1996-2002)
26. 中国民主同盟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0) 1. 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5)
2.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1996-1999)
科技获奖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 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 获奖者: 张文
2.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1996): 高速旋转机械运动稳定性和整机动力学理论, 获奖者: 张文,王文亮,陶明德,王皓
3.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 叶片-盘-轴整体全弹性转子振动特性分析, 获奖者:张文,王文亮,王皓,陈运西,唐国安,欧圆霞等
4. 国家光华科技奖三等奖(1992),获奖者: 张文
5.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6): ,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获奖者: 张文
6.上海市六五一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3):C-3机设计的动力学原理分析,获奖者:张文,赵明龙等。 1.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 《转子动力学理论基础》,获奖者:张文
2. 复旦大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1985),获奖者: 张文
3.复旦大学《复华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奖(1996、1997、1998),获奖者: 张文
4.《复旦大学香港人赞助优异奖教金》(1997、1998、1999),获奖者: 张文
5.《1999-2001年复旦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01.9)
Ⅳ 有什么书或者资料可以了解法律的吗给推荐几本
西方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
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
霍姆斯著:《普通法》
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
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
中国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
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
王人博、程燎原著:《法治论》
朱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朱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
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
孙中山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
龚祥瑞主编:《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孙笑侠著:《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
孔庆江著:《法律视角中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刑法学
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
陈兴良著:《刑法哲学》
胡云腾著:《死刑通论》
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刑事诉讼法学
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
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
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
金鉴著:《监狱学总论》
民事诉讼法学
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
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
陈桂明著:《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
法学随笔
梁治平等著:《新波斯人信札——变化中的法观念》
朱苏力著:《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法律教育、司法制度和审判案例
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梁治平等:《我的大学》
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分类汇编本)
Ⅵ 我是法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想考心理学的的研究生
不知道你具体想知道些什么。考什么学校的事到1年后再想。
才大二,只要用功努力就好,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啊~现在大都是统考了,考研 普心100 发展+教育70 统计+测量70 实验60 这是全国统考的,如果学校不参加统考是自己命题的话那就不一定了。
你现在主要是多看书,增加积累。推荐一些~大都是各大高校考研指定教材和经典教材。
普心(包括心理学史):
《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88元
《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32元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5元
《认识心理学》王苏、汪安圣 北大 18元
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30.8元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叶浩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8.8元
人格心理学 郑雪 暨南大学
发心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22元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张文新
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2.9元
教心
教育心理学 冯中良、伍新春等著 人民教育 定价:35元
教育心理学 潘菽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0.4元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8元
统计与测量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 北师大出版社 张厚粲 44元
《心理测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日昌 21.7元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暨南大学出版社 定价:24元
实验
《实验心理学》朱滢2000年北大出版 32元
《实验心理纲要》杨博民1989北大出版 38元
《心理学研究方法》北师大 王重鸣 14.6元
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常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6元
《实验心理学》 浙江教育杨治良 68元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董奇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2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教 2004
如果内容一样的,比如普心,只买一本就行,其实内容差不多~
加油哈~~祝成功!
Ⅶ 北京市法学会的机构设置
马耀骥 刘云峰
肖蔚云 高铭暄 王保树 王嘉彦 刘德
刘隆亨 张引 张文
张景荪 杨艺文 陈泽宪
武树臣 赵中孚 徐显明
慕平 李公田
Ⅷ 民商法学硕士考哪几门专业课
③602法学综合基础课一抄(法理学、外国法制史)
④403法学综合基础课二(民法、国际法)
初试参考书: 张文显著:《法理学》(第二版),高教出版社,2003年。 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魏振瀛主编:《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邵津主编:《国际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复试参考书: 范键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商法、经济法
Ⅸ 黑社会在法律上是怎么定性的
您好,根据您的回答,这属于《刑法》的相关内容。
一、根据《刑法》的第二百九十四条的规定,我国目前规定了三种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即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具体规定如下: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前三款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二、同时,该条款对黑社会的定性也做了相关规定,即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一)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二)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三)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综上所述,符合上述规定的,即构成黑社会性质的犯罪。
如果回答能帮到您,请点赞并关注。
如能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我们可提供更为具体且有针对性的解答。欢迎您电话咨询我们的专家。
Ⅹ 张文的个人简历
现任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中国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