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纯酿
A. 你觉得节约粮食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的今天是优良品德吗
我觉得节约粮食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的今天仍然是一种优良品质,因为我们都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个非常好的诗词,因为劳动真的是非常辛苦的,我们要节约粮食,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财富。
B. 纯粮散白酒哪家做的比较好
◆一瓶茅台酒多少钱?15年茅台贵宾酒为3060元,一斤装,如果以半两的杯子来盛,也就20杯;3060÷20,每杯等于153元。不便宜。
◆如果是饭店餐桌上普通的大众类白酒,就算100元吧,倒20杯,每杯相当于5元,不贵。
◆如果是二锅头呢?最普通的红星二锅头一瓶也就8元,8÷20,每杯仅为4毛钱。
以上三种情况中,相信第一种与我们大多数人无缘。
第二种情况倒是常见,花5块钱,一杯酒就可以回到从前。
至于第三种情况,说实在的,对于好饮的人来说,我相信大部分人(特别是北方人)都喝过红星二锅头。嗜酒如命的人,向来“嗜”得都很便宜。
用这样的一杯酒回到从前,只需要破费4毛钱。
可悲吧?我们曾经无数次地用区区几块钱、甚至几毛钱,就很便宜地(说难听点是“很贱”)毁灭了自己!
当然,我并不是财迷,我也知道健康、幸福是不能用价格来计算的。
但是,我们毁灭自己却有价格,并且相当便宜!
嗜酒与酗酒的区别:
嗜酒、酗酒,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大家看到两个人一起喝酒,都喝醉了,如果一个是酗酒,另一个是嗜酒,虽然表面现象完全相同,但他们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
酗酒——指的是长期、大量的饮酒;
嗜酒——指的是对酒精失去控制!
长期、大量的饮酒未必是酒瘾患者;偶尔喝酒,未必就不是酒瘾患者。
问题的根本在于,能否控制酒量。如果能控制酒量,即使每天喝、喝的也很多,那么,这是酗酒,而不是嗜酒。
如果喝上一口酒,就无法停止,即使几个月喝一回,这是嗜酒,也就是酒瘾患者。
酗酒是习惯,嗜酒是疾病,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说,很多酗酒者戒酒了,所以,大家认为酒瘾患者戒不了酒是意志力、毅力、品质、道德有问题,这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这本身就是两回事,酗酒者戒酒,只是改变一个习惯而已。
而酒瘾患者戒酒,面对的是一种强大的疾病。
记住:嗜酒是一种不可治愈、逐步恶化、足以致命的疾病。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他们生来就不能吃某些食物――牡蛎、草莓、鸡蛋、黄瓜、糖或其它的什么――一旦吃了,身体或许不会太不舒服但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
这种对食品过敏的人可能会非常自卑,他们时常抱怨造物不公平,让自己丧失了享用美味的能力。
酒瘾患者永远不可能适量饮酒,所以,我们戒酒的目标自然是——终生滴酒不沾!
C. 抛开道德来说,浪费粮食是应该提倡的吗
浪费不是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 表面上是在拉动商品消费根本上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物价严重上涨 消费变形 社会供求不平衡 粮食危机 甚至会导致社会危机! 人人都浪费的去消费那么对今天刚刚温饱的中国来说,百无一益 经济发展当下都倡导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要与社会生产力 消费能力 国家发展水平 社会需要 等等方面相协调 你说的那种表面的消费实质是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的!
D. 珍惜粮食的名人名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E. 节约粮食是什么,更是什么道德与法治
我节约粮食是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是道德与法律都应该得到约束,都应该履行的。
F. 节约粮食 道德引领更重要 比节约粮食规则约束更重要 更好的800字作文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人口己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从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
G. 节约粮食的名言人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诚信·文明·诸葛亮·道德修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
劳动·美德·勤奋·诚实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程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生活·写景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
感恩·劳动·珍惜·勤奋学习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丘明
古代·美德·国学·文化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爱默生
劳动·赞美·勤奋·生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时间·团结·劳动·积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
劳动·人生哲理·奉献·感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
诚信·道德修养·文明·道德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曹雪芹
劳动·红楼梦·哲理·珍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丘明
美德·文化·高考·古代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民谚
中国·励志·学生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秦韬玉
劳动·勤奋·励志·做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李绅
亲情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科学·科学家·真理·战胜困难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卢梭
劳动·道德修养·诚实·卢梭
—— 我是有底线的 ——
H. 自己的粮食有几千斤自己全浪费了会不会犯法
自己家的粮食浪费掉了,这个应该不犯法。但是之前粮食好的时候,比如大米或是一些干货,可以捐赠或者是卖出去都可以,就不用浪费那么多了。
I. 关于节约粮食的名言警句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唐代诗人李绅《悯农》。
译文:在这盘中的食物,是用那些点点滴滴的辛勤换来的。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是朱柏庐的名言,出自《朱子家训》。
译文:一碗粥,一顿饭都要想它的来之不易,
衣服上的每一根泗县的缝制都要想它有多艰难。主要是告诫人们要懂得珍惜,不要浪费。
3、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
释义:能够俭朴节用,是发扬大道的本源;而崇尚奢侈、放纵自己,则是败坏道德的根源。
4、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
出处:现代.朱德《勤俭》
释义:丢掉勤俭的传统,滑向奢靡的泥坑,是很容易的,可从奢靡的泥坑爬出来,回到勤俭的路上,就很难了。但不管怎样难,我们也要遏制目前的奢靡之风,恢复勤俭传统。
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江山就可能被断送,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可能被耗尽。
5、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出处:战国《荀子·正名》
译文: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可以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