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建设书目

道德建设书目

发布时间: 2021-12-16 05:41:20

① 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是什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呢

思想政治建设就是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对直属机关党员干部进行形势、版任务权教育为活动载体。
思想道德建设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不仅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保证其发展方向。

②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社会来主义思想道德建自设主要包含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主要是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教育广大干部与群众;
第二,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第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树立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第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 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在宪法中规定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是我国宪法的一大特色。 思想道德建设是国家对全体公回民进行思想政治教答育的重要任务, 它决定着我国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关系着培育中华 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建设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培养“四有”公民。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 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 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提倡“五爱”的社会公德。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3)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教育。

(4)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④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思内想道德建设容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含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主要是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教育广大干部与群众;
第二,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第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树立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第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⑤ 关于思想道德的书籍有哪些

有 道德与法 思想品德等等,还可以把他们分为 思想和道德,思想包括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内度。道德包括处事行容为。在这推荐《思想品德》《品德教育》《人文观察》《心态决定命运》《关系决定命运》《社会与法》等等 望采纳

⑥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对象和原则要求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对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要求
第三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投下的阴影
第二节 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双重影响
第三节 西方思想文化进入带来的挑战
第四节 党内不正之风的滋长和蔓延
第四章 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
第一节 用新的理论武装全党
第二节 用共同理想团结全国人民
第五章 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第一节 变化动荡的价值世界
第六章 开展全方位的道德建设
第一节 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第二节 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第七章 实现优良传统与现代意识的结合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培育和增强现代意识

⑦ 伦理学书目推荐

2017年12月23日—24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的“2017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近千名伦理学研究者及道德实践工作者出席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与《博览群书》杂志联袂组织评选推荐的“中国伦理学2016年度十本好书”此间隆重公布。
本次大会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宗旨,以“新时代与道德建设”为主题,开设大会主旨报告、分论坛、“2017中外伦理热点”对话会、“中国伦理学2016年度十本好书”和“2017中国伦理学大会优秀论文”评选以及“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等多个活动板块。万俊人、郭广银、卢德之、于丹、李建华、江畅等知名学者作大会学术报告。大会设立了“新时代与伦理学发展”“新时代立德树人”“伦理学基础理论”“政治伦理”和“健康伦理”等九个专题分论坛,与会代表分享了在各自领域研究的前沿观点。
为推出更多优秀伦理学研究成果,展示伦理学人的风采,中国伦理学会联合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开展了中国伦理学年度十本好书推选活动,入选作品在“2017中国伦理学大会”上隆重发布。“中国伦理学2016年度十本好书”分别是:陈绪新:《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困惑与出路》;贺汉魂:《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靳凤林:《追求阶层正义》;李建华:《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庞永红:《分配正义与转型期弱势群体研究》;曲红梅:《马克思主义、道德和历史》;王露璐:《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袁祖社:《文化与伦理——基于公共性视角的研究》;周山东:《道德与养生:道家养生伦理研究》;左高山:《敌人论》。《博览群书》杂志和“光明日报博览群书”微信公众号近期将陆续介绍这十本好书。

⑧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⑨ 有关道德伦理,或道德缺失,道德建设方面的外国书籍

推荐几个基础性的哲学类的,有关道德伦理的书籍:
1、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
2、罗素《幸福之路》
3、聂文涛《驯服血糖》
4、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

⑩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包括哪些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1.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3.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4.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5.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6.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7.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道德建设书目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2.“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3.“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4.“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5.“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参考资料:网络: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人民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文

热点内容
木里县司法局 发布:2025-05-15 23:07:13 浏览:21
中央空调安装达不到效果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23:04:08 浏览:619
证人保护条例 发布:2025-05-15 22:50:46 浏览:785
云南社会安全2018法 发布:2025-05-15 22:50:39 浏览:388
姚家法院电话 发布:2025-05-15 22:48:00 浏览:194
限购政策属行政法规 发布:2025-05-15 22:32:35 浏览:778
注会经济法人民币汇率 发布:2025-05-15 22:32:22 浏览:541
工商法人变更表 发布:2025-05-15 22:29:27 浏览:675
法律知识讲座读后感350 发布:2025-05-15 22:25:45 浏览:933
法官龙井 发布:2025-05-15 21:54:47 浏览: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