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规则比道德大

规则比道德大

发布时间: 2021-12-16 16:16:57

『壹』 规则和道德是同样的吗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回规定的成文条例答;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行为规则要有助于一种秩序的型构,必须满足下述两个条件:
第一,个人遵守这些规则;
第二,个人运用这些规则去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而这些个人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则是那些确立这些规则或有权修正这些规则的人所不知道的。

而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贰』 规则和道德,哪个更重要

人类社会需要秩序复,而维制系这个秩序的,一是刚性的规则,二是柔性的道德。如果说规则是支撑天地的“山”,那么道德就是让大地生机勃勃的“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规则,固然不成;但是只讲规则,也是万万不行的。

『叁』 是什么让人们将规则踩在脚下大谈道德

或许是人类的本性吧书上说人渴望被爱却同时渴望拥有权力……人类是自私的……?

『肆』 原则和道德哪个重要

原则和道德两个都非常重要。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原则。做人的方面一定要重视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伍』 学校要组织一个关于道德和规则谁更重要的辩论赛,我是正方道德重于规则。跪求大神发一些论据。

正方道德重于规则来的论据:

1、传统自文化讲:厚德载物;

2、弟子规中也讲:有余力,则学文。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基矗有道德学文,增长知识与才干,可以为社会他人造福。而缺乏道德修养,增长知识与才干,对社会和他人有破坏和伤害。

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5)规则比道德大扩展阅读:

1、一辩:主要是阐述本方观点,要具有开门见山的技巧和深入探究的能力要能把观众带入一种论辩的氛围中,所以要求一辩具有演讲能力和感染能力;

2、二三辩:主要是针对本方观点,与对方辩手展开激烈角逐,要求他们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凡的反应能力,要能抓住对方纰漏,加以揭露并反为己用,要灵活善动,幽默诙谐,带动场上气氛;

3、四辩:主要能很好总结本方观点,并能加以发挥和升华,要求有激情,铿问锵有力,把气氛引入另一高潮。

『陆』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是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讲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情味的国家。一个干净的国家

这是一句不对的话。当成鸡汤读一读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奉为人生箴言就太可笑了。
首先,这是不是胡适说的,还有待商榷。《四十自述》等介绍胡适的书中并无记载,题主可以自己去翻翻相关的书看。
再者,这句话本身就讲不通。
先说后半句话。后者的话,容易被人认为道德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其实很多人都会把“道德”和“伪道德”混为一谈,认为拿舆论去压制别人就是讲道德的后果。错了,道德是律己的,而不是律人的。至于道德绑架就更是伪道德了,因为发出这个命令的人是通过不顾及别人利益的方式去让别人无条件服从自己,本质上也是违反道德的。拿道德大棒去打压别人是伪道德,不是真道德。很多人恐怕连真道德和伪道德都分不清吧……
至于如果人人都只讲道德的话,那些真正有道德的人总归还是不会干坏事,但大部分人道德水平没那么高。而且讲道德不代表遵守道德,只是口嗨一下而已。那些道德水平一般的人通过口嗨来提升自身优越感,以至于他们会以“道德王子”的身份自居,行为越发不检点。另外,道德无法惩罚作恶的人,所以说一个坏头蛆在没有硬性约束的情况下会越发无底线,而道德水平一般的人也会因此而堕落,但真正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受影响的。
所以说,后半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
至于前半句话的话,那就完全是胡诌八扯了。
道德和规则的最大区别在于,规则是死的,道德是活的。规则是比较被动的,道德是有自发性的。如果人人都只讲规则不讲道德,人们顶多做到不做坏事,仅仅不做越雷池的事情就足矣了。但不做坏事就意味着做好事吗?道德的自发性和主动性是规则所不能替代的。规则不会让你去帮助别人,不会让你去关心别人,也不会让你放下歧视和偏见……
综上所述,这句话就是胡诌八扯。后半句有一定的道理,告诉人们规则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告诉人们要区分开“真道德”和“伪道德”。前半句就没什么价值了。
这种话当成一句鸡汤读一读,尚且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如果把这句话当成张口就来的人生箴言,那就太可笑了。只可惜啊,如果有名人的名义附体的话,狗屁都是香的,让人趋之若鹜。很多人崇拜这类“名人名言”,也许只是一种附庸风雅的举措,或者拿来主义式的吸收;再或者说,哪怕出了错,名人的名号也能让他们心安理得。

『柒』 规则与道德

[规则与道德]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规则与道德.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高考作文《规则与道德》.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规则与道德〕【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捌』 道德和规则的矛盾

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古人早有界定,“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通俗的说,道德管人的心,法律管人的行。 道德催人向上,法律防人向下。 道德的下线,正是法律的上线。构成一条德与法的“地平线”。其上是道德的天空,其下是法律的地域。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法律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法律规范之所以为广大的民众所遵守,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些规范的背后隐藏着所谓的国家强制力,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而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人们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遵守合乎道德原则法律。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存在着不和谐之处。中国的道德至上思潮盛行只是表明人们企图摆脱法律的拘束以求更随心所欲地实践道德、弘扬道德。人们并不是以崇尚道德来追求一种更趋于合理、科学。德国大哲人黑格尔曾有过如下论断:在中国人心目中,他们的道德法律简直是自然法律——外界的、积极的命令——强迫规定的要求——相互间礼貌上的强迫的义务或者规则。“理性”的各种重要决定要成为道德情操,本来就非有“自由”不可。然而他们并没有“自由”。在中国道德是一桩政治事务,而它的若干法则都由政府官吏和法律机关来主持。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请先看下面一则案例:一对农村老年夫妻闹离婚,按照法律判决,离婚后的一间住房应判归男方。但如果这样下判,女方离婚后就将无所居住,显然与情不合。于是,法院综合考虑后判决将一间房隔为两半,一人一半,解决了女方离婚后的住所问题。这样的判决并未引起男方的“闹事”,双方相安无事。这是来自执法第一线很具体的案例,问题随即而提出:在司法实践中要不要考虑道德评价标准﹖如果要,那么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该怎样取舍﹖美国法学家德沃金在其著作《法律帝国》中也曾举过一则案例:埃尔默用毒药杀害了自己的祖父,他知道他祖父在现有的遗嘱中给他留了一大笔遗产,他怀疑这位新近再婚的老人可能会更改遗嘱而使他一无所获,因此他杀害了他的祖父。纽约州法院针对该案例确立了一条法律原则,即:任何人都不得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得利益。问题是:法官以自己的信

『玖』 规则与道德事例

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内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容” 这可能吗?广西贺州钟山县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在校内、校外办班,为自己牟取暴利的事情到处都是!所有的补课都是有偿的,老师甚至扬言:很多内容都只有在“补课”时才会讲!上音乐课的老师更离谱:在外办的班,利用学校班主任逐个说服女生家长去参加舞蹈班,收取高额培训费!并且扬言:不在我这里学的,实验小学的任何活动都不让参加!请问有人管吗?没有!!这个实验小学的教师风气极坏,可教育部门却从来不管!不过,管也管不了。。。。 望采纳!

『拾』 是什么使人们将规则踩在脚下大谈道德

1.首先规则是一种规章制度,为我们美好的社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道德就是规则之上的润滑剂,能够使规则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加合适的运用于生活中。

2.规则并不是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因为社会的进步日益加快,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有其的先进性和特殊性,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运用道德来衡量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规则被忽视,开始大谈道德了。

3.然而其实这种想法本身是有一定的错误性的,我们生活中应该在了解一定的规则之后,运用优秀的道德规范自身,这样子才能是真正的兼顾两者。道德和规则的地位都是很重要的,甚至规则有时更加的重要。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解释劳务派遣 发布:2025-05-15 14:11:38 浏览:838
经济法基础zhipiao 发布:2025-05-15 14:08:21 浏览:406
道德经为人处世 发布:2025-05-15 14:05:19 浏览:311
1989年的婚姻法 发布:2025-05-15 14:02:00 浏览:767
履职判决确认违法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14:01:23 浏览:253
吕梁司法局 发布:2025-05-15 13:49:16 浏览:374
政府专职法律顾问招聘 发布:2025-05-15 13:44:02 浏览:915
律师被法警 发布:2025-05-15 13:42:44 浏览:620
什么是劳动法中的劳动 发布:2025-05-15 13:42:36 浏览:207
充分提升司法 发布:2025-05-15 13:41:07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