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超道德的定义

超道德的定义

发布时间: 2021-12-16 18:35:53

A. 关于超道德价值的理解

不知道“超道德价值”具体。不过,道家的还没有做到“超”。道家的天人合一讲究的是非常普遍的价值观 没有“出世”

B. 什么是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德是一种素养或习惯。二者合起来就构成它的定义,即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良好的选择是它的属差。道德属于伦理学范畴,其题材是人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2)超道德的定义扩展阅读:

道德的准则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

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

如果对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诚然是一种道德,但是如果对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隶,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压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强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体来说,不可以强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穷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展中国家遵循发达国家的道德。

这种说法反过来也是正确的,不可以强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富人遵循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达国家遵循发展中国家的道德。

C. “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道德”的含义: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 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 之服务。

道德

【拼音】dào dé

【出处】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例子】那些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趁火打劫哄抬物价的人是不道德的行为,为遭到大家的谴责和唾骂。

【近义词】品格、品质、人格、品行、品德、德行、人品

(3)超道德的定义扩展阅读

道德近义词

1、品德

【拼音】pǐn dé

【解释】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品德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

【出处】明·释今无《寿江若海》:“名誉高缙绅,品德洁清修。

名声好的官宦,注重修养和品质道德。

【例子】乔治·华盛顿总统在1796年的告别演说中宣称,一个共和国的公民如果没有品德就无法管理自身和充分行使他们的自由权。

2、品格

【拼音】pǐn gé

【解释】品性;性格。也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物品的质量、规格等。

【出处】唐韩愈《画记》:“至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

到了河阳,与几位客人一起讨论画作的质量和风格,因为出色大家都喜欢看。

【例子】公道正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认的一个人处人、处事应当秉持的基本立场,是国家公职人员一切优秀品格的起点和终点。

D. 伦理学超道德 含义

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而不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超道德的要求。满足了道德义务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违反了道德义务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没有违反道德义务的行为或者不为道德义务所禁止的行为则是道德上可允许的行为。将超道德的行为混同于道德义务会导致超道德的。
超道德的行为( supererogation)指的是超出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行为。“超道德的(supererogatory)一词的英文解释是“beyond the call of ty”(“超出义务要求的”) 。该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的《新约全书》中。在罗马天主教的传统中,超道德的行为指的是超出上帝要求的行为。《新约全书》“歌林多前书”第7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每个人都有选择结婚的自由,但果选择保持独身以更好地侍奉上帝则是更好的高尚的行为,后者被神学家视为超道德的行为。超道德的行为有两个特征:
第一,行为主体道德上没有义务非得采取这样的行为。换言之,行为主体不采取这样的行为上是可允许的。
第二,这样的行为是有价值的行为,值得赞美和歌颂。超道德的行为往往也是英雄式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但超道德的行为应当遵循自愿的原则。一旦我们将这些英雄式的行为视为道德义务,它们就成为了超道德的要求。

E. 什么是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提到,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

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

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

超道德价值是将个人与宇宙联系在一起,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准则合乎社会的规范,特别是当社会规范的存在仅仅是维护社会安稳而规定的时候。

如孔子,孔子除了对经典作出新的解释以外,还有他自己的对于个人与社会,天与人的理论。个人与社会是道德价值,而天与人的理论属于超道德价值。

超道德价值,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即为超道德价值。

(5)超道德的定义扩展阅读

道德价值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当人不存在了的时候,道德价值就失去了意义。而追求超道德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自我生命的超越。

冯友兰先生相信人有超道德价值的追求,是基于他对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理论的摩拜,斯宾诺莎虽然是无神论者,但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冯友兰先生所秉持的这一观点,本质上是也就是对充满神秘色彩的大自然的敬畏。

一方面,哲学家们都是无神论者,包括冯友兰先生。他们除了相信自己之外,根本不相信这个宇宙中还有超越人智慧和能力的生命,另一方面,他们却把大自然神化,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奉劝人们敬畏它。也就是追求超道德价值。

F. 什么叫做超道德求定义。。。。。。与道德有什么区别呢

当时的出生地

G. 前道德,道德和超道德的差别是什么,关系是什么

后人附会的说法不必深究,知道道 德就行了

H. 什么叫超道德

“道德”是在“温饱”的经济基础上的一种上层建筑,是人的精神领域的一种什么叫不食嗟来之食?!

I. 伦理学中超道德,非道德的定义

根据后人的,所谓超道德指的是一种在人脑的道德意识中潜隐着的,却又无时不在的,超越一切常规舆论、条律、集体惯性、公众伦理的道德观念。,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超越人类欲望和一切物质条件的,某种类似于空中楼阁的道德追求。
所谓的非道德,是指介于道德和社会法律边缘的一种道德观念,可以理解为既不违法,也不严格按照道德为人处世的一种的观念。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吕梁司法局 发布:2025-05-15 13:49:16 浏览:374
政府专职法律顾问招聘 发布:2025-05-15 13:44:02 浏览:915
律师被法警 发布:2025-05-15 13:42:44 浏览:620
什么是劳动法中的劳动 发布:2025-05-15 13:42:36 浏览:207
充分提升司法 发布:2025-05-15 13:41:07 浏览:421
首次在其著作中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学者是 发布:2025-05-15 13:39:04 浏览:954
北京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5-15 13:35:58 浏览:874
怎样才能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 发布:2025-05-15 13:35:25 浏览:43
环卫所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5 13:34:34 浏览:7
劳动合同法有关调岗的规定 发布:2025-05-15 13:24:25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