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电信诈骗立法了吗

电信诈骗立法了吗

发布时间: 2021-12-17 01:04:48

⑴ 我国拟针对电信诈骗问题专门立法,是否该加大打击力度

我国拟针对电信诈骗问题专门立法,我认为应该加大打击力度。

1.电信诈骗对老百姓的威胁非常大,这让老百姓损失惨重,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2.电信诈骗立法,可以有效地威慑犯罪分子,让他们知道电信诈骗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3.电信诈骗不断升级,让人防不胜防,这种犯罪必须严惩,法律方面也必须做出改变,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电信诈骗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大家也知道电信诈骗危害非常大,但有些人还是会被电信诈骗骗钱,这说明电信诈骗的危害性非常大。我国拟针对电信诈骗问题专门立法,我认为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加大打击力度可以有效地威慑犯罪分子,让他们感受到电信诈骗付出的代价非常高,这会减少电信诈骗;电信诈骗对老百姓威胁非常大,这让他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三、对于我国拟针对电信诈骗问题专门立法你怎么看

这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电信诈骗的处罚力度还是有点轻,不能够从根本上威慑犯罪分子,只有加大处罚力度和打击力度才能够让电信诈骗没有生存的空间。

⑵ 关于电信诈骗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五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对“诈骗罪”均有详细规定,建议查阅

⑶ 关于电信诈骗犯罪到现在为止是不是已经单独立法

电信诈骗犯罪到现在为止,没有单独立法。
但有单独的司法解释。
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⑷ 电信诈骗最新法律规定是如何的

您好:
电信诈骗最新法律规定是如何的?
电信诈骗属于诈骗犯罪的一种,应当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⑸ 被电信诈骗了为什么不给立案

被电信诈骗了 ,没有给立案 。需要知道你被诈骗的金额 ,因为电信诈骗立案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达不到这个标准 警方是没有时间给立案的 。需要腾出更多的精力来办大事 。所以被电信诈骗了没有立案属于正常 ,如果你被诈骗的数额较大 ,没有给立案 ,你可以向上一级公安部门来反映情况 。

⑹ “电信诈骗罪”在法律上的定义是怎样的

电信诈骗属于诈骗犯罪的一种,应当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⑺ 关于电信诈骗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看具体情况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⑻ 中国拟针对电信诈骗问题专门立法,如何治理电信诈骗才管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内的电信诈骗案件越来越多,尤其是老人被骗取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由于电信诈骗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将会拟定针对电信诈骗的相关法律。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决定,只有建立非常严格的法律标准,我国才能够减少电信诈骗。其实,电信诈骗也属于另外一种形式的诈骗案件,由于电信诈骗的类型多种多样,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电信诈骗内容,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

总的来说,严格的处罚规定,才会让人们了解到电信诈骗对人们造成的影响。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这使得我们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规定,督促每一个人不要产生电信诈骗的想法。

⑼ 新刑法规定的电信诈骗案的立案标准

新刑法规定电信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即可立案。

诈骗公私财物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240多万构成了无期徒刑的标准了。

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再度明确,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第二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包括“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等5种依法“酌情从严惩处”的情节。

因此,公民因为误信短信、电话、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内容而上当受骗的,被诈骗金额在3000-10000元以上的,就符合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如果就此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的,公安机关应该受理。

(9)电信诈骗立法了吗扩展阅读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⑽ 我国拟针对电信诈骗问题专门立法,你支持这一做法吗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电信诈骗是怎么回事,为了让大家提高警惕,公安部门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反诈中心,经常在大街小巷宣传反诈信息,很多农村都被这种宣传覆盖到了。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上当受骗。网络在迅速的发展,电信诈骗的案例也越来越多,由于个人信息泄漏,犯罪分子的诈骗方式也越来越精准了。他们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做出不同的诈骗方案,比如单身女性经常遇到的杀猪盘诈骗,对老年人则会有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方式,对于一些村干部会有冒充领导的诈骗方式等。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为此被骗的人也也不在少数的,损失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有针对性的立法能有效的约束打击犯罪分子,是很有必要的。

三、有针对性的立法,加大打击跟约束力度。

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记者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草案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申请。专门的立法除了针对诈骗犯罪者本身,还会针对各个网络以及相关的企业、行业进行更好的约束。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解释劳务派遣 发布:2025-05-15 14:11:38 浏览:838
经济法基础zhipiao 发布:2025-05-15 14:08:21 浏览:406
道德经为人处世 发布:2025-05-15 14:05:19 浏览:311
1989年的婚姻法 发布:2025-05-15 14:02:00 浏览:767
履职判决确认违法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14:01:23 浏览:253
吕梁司法局 发布:2025-05-15 13:49:16 浏览:374
政府专职法律顾问招聘 发布:2025-05-15 13:44:02 浏览:915
律师被法警 发布:2025-05-15 13:42:44 浏览:620
什么是劳动法中的劳动 发布:2025-05-15 13:42:36 浏览:207
充分提升司法 发布:2025-05-15 13:41:07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