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画面
㈠ 道德日记有没有什么新颖的素材
1.1620年,一些饱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去北美新大陆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颠簸折腾了两个月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萨诸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陆。
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
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艰难,他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为了生存,整个夏天他们都在祈祷上帝保佑并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因为他们深知秋天的收获决定了他们的生死存亡。
后来,庄稼终于获得了丰收。大家非常感激上帝的恩典,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永远纪念。这就是美国感恩节的由来。
感恩节是美利坚一个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国定假日。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
2、曾有一个佛陀,乘船渡江,不想风大浪高,把船打翻了。佛陀像一片树叶般的在江中沉浮了许久,才筋疲力尽爬上岸来。到了岸上的第一件事,它不是责骂船家的无能让他丢失随身携带的一切,也不是诅咒恶风险浪差点要了他的命,而是跪在沙滩上遥拜师傅:“谢谢师傅!”有人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谢谢菩萨?” 佛陀说:“原来我并不喜欢游泳的,都是师父每次强把我拉入水中,教我学会的。不是师父,我命今日休矣!”遇了难,不是责备任何一个人,而是心存感激,人生达到了如此的超然境界,遇事如此的豁然通达,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痛苦和愤恨的呢?
成语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衔环结草;陆绩怀橘遗亲、诸葛亮鞠躬尽瘁。
3、 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它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
低智能动物尚且会感激别人的救助,人类难道不也应该有颗感恩的心吗?
狗和鸟会长久地凝视你离开表达感激之情,可是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他们可能很快忘却你。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感激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之情弥散在天地见,世界也就因此有了温暖,有了亲切。因而我们应当培养人与人之间的这份情感。
4、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有记者问为什么时,他极为真诚的说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的确,人类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对于这个世界,人类不可能有征服它的能力。相反,人类需要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人类才有可能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5、 在一次学术报告会结束后,一女记者登上讲坛,在表达了景仰之情后,尤显突兀和尖锐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使你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你不觉得命运让你失去了很多东西了吗?”全场一片寂静。霍金微笑依旧,用手指敲击几下键盘,在屏幕上出现了那么一句话:“我有我始终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全场掌声不息。生命是一种奇迹,拥有生命是一种福泽.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
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我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付出、学会感恩。我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无私的爱;感恩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洞察世界的火眼金睛;感恩同学给了我真挚的友谊和支持;感恩祖国给了我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家庭;感恩……
㈡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该画什么
画面内容:制止在公众场所乱写乱画
㈢ 道德日记(500字),急!!!!!
道德,世界因你而美丽 道德是什么呢?是文明?是诚信?是感恩?还是责任?是啊,这些美丽的词汇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绘着道德。但是我要说,道德绝不仅仅是这些。在我的眼里,道德宛如山间的涓涓细流,虽然没有惊涛骇浪的雄伟壮观,但是能默默地润人心田;好像颗颗细小的沙砾,虽然没有碧玉的青翠欲滴,却能成就万丈高楼。 说起道德,前几年的云南旱灾,再次牵动了我的心。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无一不是道德的缩影,无一不在展示着道德的力量。我清楚地记得,在旱情最严重的地方有一名小学生,把学校发给她的矿泉水偷偷地攒了起来。当记者阿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说要留给山顶的妈妈。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在电视里,我看到了她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不舍得用水洗一洗的蓬乱的头发,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我想,她的嗓子也一定干涩了吧,或许她渴得只剩下为妈妈带矿泉水的力气了。她攒下的不仅仅是矿泉水啊,更是一个孩子对妈妈真诚的爱,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云南,有比我还要小得多的背水的孩子,有住在石洞里守护着全村唯一水源的老爷爷,还有许多为那里送水的车辆和叔叔阿姨……在大家的努力下,那里终于挺过来了。 还有春秋时期鲁国人闵损,他的故事更让我体会到了道德的力量。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我为他们感动了,我在想,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那么清澈,那么纯净,却可以让人们心里甜甜的,暖暖的。道德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新亮丽,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舒畅。当我们随着爸爸妈妈漫步在清洁而美丽的清水绿堤,是道德让我们享受着那里的鲜花、绿树和青草;当年迈的老人挤进公共汽车,是道德让他们拥有了座位;当放学时几百名学生一齐涌出校门,是道德使机动车绕行或停止行驶,让我们的道路畅通无阻…… 道德,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享受,更让我快乐而幸福。 道德,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成长,就会在哪里开出美丽的金色小花。而我们的行动就像那传播种子的缕缕轻风。让你,让我,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吧,共同播下道德的种子,让我们的身边开满道德的花朵,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芳香宜人。
㈣ 关于社会道德的小品剧本
时间:八月底的一天上午
地点:某乡户籍办公室
人物:老张,农民,50多岁。(张)
老刘,某乡镇主管户籍的干部,50多岁。(刘)
王书记,某乡党委书记,50岁。(王)
场景:老刘办公室。右侧摆放刘的办公桌、办公椅,中间摆放茶几、沙发,上有茶具等。
张:(头戴草帽,挑着一担苹果,上)太阳晒的汗直流,又是喜来又是愁;喜的嘴都合不住,愁的让人皱眉头。儿子考上大学了,高兴呀!愁啥?哎,别提了。给儿子转户口这事,我往乡政府都跑了六七次了,何况这户籍专干老刘,还是我初中同学。
来一次,人家不是说没上班,就是说没时间。象上个星期一我去乡政府,人家老刘说我来的不是时候,说是星期天加了一天班,星期一休息,给我办理户口就是违反政府制度。
哎,再过五六天孩子就要上学去了,你看着着急不着急?(有几分焦急,又有几分生气)今天来,不管咋样,也得给孩子爸户口转了。(走)到了。(敲门)老刘,老刘。(无人应答)哎,咋没人呀?(自语)看看王书记在不在。(走向舞台一边,敲门)王书记,王书记!(无人应答)也不在。(放下担子,张望)
刘:(从一侧上场)
张:老刘!?
刘:你咋又来了?!这两天特别忙,回去吧。
张:老刘呀,这不···(边说边挑起担子)
刘:(看见老张的担子,立即转变态度)你回去吧,老同学。有啥事打个电话,我去你家就行了。不用麻烦你来回跑。来来来,进来吧。
张:你忙你还去我家?
刘:老张呀,你这就见外了。你说咱俩是啥关系?我再忙那也不能误了你的事呀。
张:老刘,我这心里着急呀。
刘:坐,坐!不用着急。你今天一来我就知道啥事。
张:知道那就···
刘:唉,老同学,你别!说让我猜一猜。(倒茶)是给你孩子转户口的事?
张:你咋不用猜就说对了?
刘:老同学,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呀。为给孩子转户口,你都来了好几次啦。你忘了?(边说边取烟)
张:(忙掏烟)我能忘了吗?加上今天,八次半。
刘:不管你忘没忘,我是一直记着这事呀。来,抽烟!
张:我这儿有。抽我的。(二人相互推辞)
刘:说的啥呀?来我这儿了,还能抽你的?
张:好好好,抽你的。(刘给张点烟)
刘:老张呀,为孩子转户口这事,你没少跑。我作为老同学,作为咱乡里的户籍专干,我代表乡政府,深感歉意。
张:老刘呀,你别说了,今儿个把手续给办了吧。
刘:老同学,不用多说,今天说啥我也得给你办了。
张:那就······(递过通知书)
刘:(接住)老张,在办之前,我首先要给你说清楚前几次为啥给你没办的问题。
张:别说了。
刘:不,不不不!我一定要给你解释,咱们老同学之间,不能因为这事产生误会!
张:我没误会。
刘:不!你没误会,我有误会呀。
张:你有啥误会呀?
刘:(起身给张沏茶)前几次,不是老同学不给你办,关键是咱乡政府的事太多了。今天这个兄弟乡来参观,明天那个兄弟乡来学习,还要迎接县里的几项检查。
张:咱们乡在你的领导下确实发展的越来越不象样。
刘:(越说越激动)咋能是在我的领导下?你老同学我虽说是个小小的户籍专干,
张:你那职务也不小,权力挺大的。
刘:咱有啥权力呀?
张:管理户籍的权力呀。你说这全乡老小,报户口,转户口,行与不行还不是你说了算吗?
刘:我知道老同学你有误会。咱虽说是个小小的户籍专干,但乡长器重咱呀,士为知己者死呀,老同学的为人你不知道吗?
张:知道。你挺精的。
刘:对,咱不能给全乡人民丢脸呀。你说是不是?
张:是。
刘:来,喝茶!(给张倒茶)
张:这样吧,老刘。我还有事,你就给···(又递过录取通知书)
刘:(接过通知书,欲办又至)记的你第一次来,正好,县里来检查计划生育。
张:老刘你咋还管计划生育呢?兼任妇联主任呀?
刘:啥妇联主任?妇联主任回家生二胎去了,我替替她。
张:你和妇联主任关系不错呀。
刘:同事之间相互帮个忙嘛。再说你第二次来的时候,正好县里来检查农业生产,我得陪着去吃饭。去我家吃饭。再说第三次······
张:老同学呀,别说了。我知道你前几次都忙。
刘:是呀,忙呀。第三次······
张:你越解释我越着急啊。求求你了,老同学。快给我办了吧。
刘:别别,别这样。好说,马上就办。关上门,谁来了也不开。(关门,坐到办公桌前)
王:(上场,敲门)
刘:谁呀?!忙着呢!
王:老刘。
刘:哎呀,王书记。(欲开门)
张:(惊喜)王书记?(马上开门)王书记!
王:呦,老张?你怎么来了?(握住老张的手)
张:儿子考上大学了,我来给转一下户口。
刘:你们认识呀?
王:能不认识吗?
刘:老张,你咋不早说呀?
张:没事我说那些干啥?(对王)王书记,你还好吧?
王:好。孩子考上大学了?
张:(高兴的点头)
王:孩子争气呀。
张:嗨,总算熬到头了。
王:哎?这不快开学了吗?你咋才给孩子转户口呀?
张:我前面······
刘:老张你喝茶!
王:今年苹果长的咋样?
张:今年这苹果,长的好呀!(高兴地)那一亩多早熟的,都出口了!
王:那我就放心了。
张:王书记,说起这果园,多亏了你呀。多亏你给我介绍了刘技术员。要不是你······
王:说那些干啥呀?前一段时间,我去陕西的杨陵开了一个会,明年又有几个新品种。
张:哎呀!(十分高兴)
王:(对刘)办好了没有?
刘:好了,好了。(老张急忙去取)
王:我看看。(伸手接过)
张:你看这不到一支烟的功夫就办好了。
王:老刘呀,你盖的这是啥章呀?!
刘:咋了?
王:你咋把计划生育章给盖上了?!
刘:不可能吧,我看看。(急忙接过)
王:看清了没有?计划生育章咋能在你这儿?
刘:那是谁···,那个···
王:(气愤)这工作咋干的?!干不了别干了!
张:(背语)妇联主任的印章都跑他这儿了。
刘:王书记,别生气,我重新办,重新办。
王:你这是干啥吗?!
张:别生气了,王书记。
王:(走到刘的旁边)仔细点儿。(对老张)老张,你先在这儿,我有点事。(对刘)下午上班后,你和妇联主任到我办公室去一下。(下场)
张:喂,王书记。我等一会去找你。
刘:哎,我们王书记,快退了,脾气大。你别生气。
张:我生啥气呀?
刘:刚才咱俩说到哪儿了?
张:你别说了,小心再把财务章盖上了。
刘:老张你真会开玩笑,咱能有那么多印章吗?好了,好了。
张:(欲取)
刘:别着急,我检查一下。(检查)没问题。
张:麻烦老同学了。(握住刘的手,十分高兴)
刘:说啥呢?咱俩谁跟谁呀?是老同学不?
张:是是。
刘:关系深不?
张:(点头)
刘:我给你说,老张。咱俩是哥们!记住,哥们!有事尽管说!
张:那我走了。
刘:不坐会儿了?
张:不坐了。还忙着呢。(挑起苹果)
刘:(纳闷)老张,你这是······
张:这两箱苹果,是我送给王书记的。要不是王书记,我那果园早就完。我过意不去呀。
刘:那你这就走了?
张:老同学,吃苹果到我果园去。去七八次都行!(下场)
刘:(呆了一会儿)王八蛋!!
——完——
㈤ 道德主题摄影活动心得应该怎么写
道德主题摄影活动心得的写法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这次活动中,对你的拍摄技巧有什么启发;第二方面是在这次活动中,你在道德方面受到了什么启发。心得的意思就是启发,所以写心得的时候只要把你所受的启发以真实的笔触写出来就好。
最后,总结这次道德主题摄影活动给你今后生活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互帮互助,共创和谐美好家园。能够从小事做起,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都会得到一次升华。还要表达你对这次活动的感谢,并且表示以后也要多多参加。
㈥ 漫画题关键字是生活水平和道德标准
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回地打着答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提高的现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㈦ 请问 谁知道哪些记者只为了拍到有价值的新闻画面而丧失职业道德的事例
新闻媒体是大众公器,它之所以成为现代民主社会中一种不容抹煞的存在,是因为民众的利益、历史的进步,都需要它忠诚不贰的服务。
消息和言论是媒体上最有价值、最不可或缺的新闻产品。仅仅从理论层面来考量,媒体上的消息应该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报道;而言论,则是反映具有各种偏见或利益集团的人,对新闻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评说。对言论,限于篇幅,本文不准备展开论述;今天只来说消息。事实上,一个记者,不论多么正派、怎样敬业,他用电脑键盘或摄像机镜头记录下来的消息,也是很难做到绝对客观的,记者的主观色彩,总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渗透其中,只不过高明的记者,能够把这种渗透做得不动声色、不露痕??罢了。
我们不应、也无法把在消息中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记者的主观色彩彻底摒除;而且,恰恰是这种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主观色彩,记者的社会良心和是非判断才得以显现,从而给读者以感染和启迪。不过,千万不要把我的上述言说理解为对「消息应该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报道」这一命题的否定,只不过我更愿意把这种「不带偏见」和「客观」,理解为对新闻事实的百分之百尊重。
对新闻事实的绝对尊重,是记者职业道德的底线。前些天,南京一家报纸发表的某外国男子身穿印有「对中国人的十条告诫」内容的T恤,引起当地一些市民愤怒的消息被广泛关注,一时论者四起,见仁见智,这无疑是好现象。但遗憾的是,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却没有一个人指出,这条消息存在??不尊重新闻事实的严重问题。从该条消息配发的新闻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十条告诫的第一条是「不要盯看外国人」,但在消息中,这一条却被篡改为「不许盯看外国人」。平面媒体的记者是通过驾驭文字来履行职责的,难道他会不明白「不要」和「不许」在含义上的相去甚远:一个仅仅是表达一种希望,另一个则是发布一种强制。用发布强制的「不许」来替代表述希望的「不要」,其目的在于强调那个外国男子的无理,进而烘托出一些市民愤怒的合理,这不是作假又是什么?并且,报纸竟然把反映了真实内容的照片和不尊重新闻事实的消息同时发表,这表现出他们弄虚作假时的有恃无恐;而社会,也果然对此熟视无睹。这说明,岂止新闻道德,连社会公德,我们也有亟须检点之处。
还有更为恶劣的事例。前不久,奥地利人施拉格在巴黎世乒赛上夺冠,于是,「施拉格夺金有媳妇支招男乒新霸主是中国姑爷」、「施拉格妻子曾服役中青队男单败在『海外兵团』手下」之类的消息便纷纷在媒体出现。有一位老兄还活灵活现地写道:「记者忽然发现,施拉格身边有一位亚裔血统的女孩,一打听,方知这位女孩姓田名元,家住辽宁沈阳,是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在留洋奥地利时与施拉格相识,现已登记结婚。」「记者再一次向施拉格表示祝贺,他拉过这位女孩对记者说:『我取得金牌有她的一半功劳,没有她就没有我的现在。』」你看,施拉格其人,连说话都颇具中国特色,懂得「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但孰料没过几天,当事双方即发表声明指前述新闻为造假,特别是田女士还说,世乒赛期间,她一直在克罗地亚,不曾去过巴黎。了解到这一切,再来看前面引述的那段文字,炮制它的记者老兄不是在大睁两眼说瞎话吗?
假新闻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也是前不久,美国的《纽约时报》即曝出记者造假的烂事。但即使是在号称自由的美国社会,也要有人对这样的丑闻承担责任,报社负责人遂引咎辞职。而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地呢?前述假新闻的出现已经有些日子了,却不见有人出面给读者一个说法,怎么想,这好像也多少有点儿不大合适。
㈧ 道德主题摄影活动心得
道德主题摄影活动心得的写法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这次活动中,对你的拍摄技巧有什么启发;第二方面是在这次活动中,你在道德方面受到了什么启发。心得的意思就是启发,所以写心得的时候只要把你所受的启发以真实的笔触写出来就好。
最后,总结这次道德主题摄影活动给你今后生活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互帮互助,共创和谐美好家园。能够从小事做起,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都会得到一次升华。还要表达你对这次活动的感谢,并且表示以后也要多多参加。
㈨ 道德漫画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3%FD%C8%CB%C2%FE%BB%AD
http://tieba..com/f?kz=642710015
这个你看一下,关于尊老专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