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理想国

道德理想国

发布时间: 2021-12-28 13:13:56

⑴ 简析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⑵ 道德理想是什么意思


理想来人格
和理想的
社会道德
状况。是个人源和社会道德的
最高境界
。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另方面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又通过一定
社会

阶级
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
道德品质
体现出来,是两者的统一。
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指
人们
基于对一定社会或阶级基本道德要求的认识而自觉追求和向往的某种理想人格和
理想社会
中的
道德关系

⑶ 道德品质,和道德理想有什么区别

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回较稳定的、一贯的答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最高尚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道德理想;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另方面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又通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出来,是两者的统一。 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基于对一定社会或阶级基本道德要求的认识而自觉追求和向往的某种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中的道德关系。
希望能帮助到你

⑷ 柏拉图道德是什么

美德即知识是柏拉图思想中一个核心的内容。

在Protagoras 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享乐主义式的对人类心理的描述。他提倡一种一元主义式的对快感/利益的解读,声称人的行为都是出于趋利避害的考量,世界上所有的快感和痛苦,利好与不利,都可以在同一个标尺下衡量。当人面临多种选择时,他会计算他以为的每个选择背后的“总和利好”,最后选择那个他以为的对他最有利的那一个。

如果一个人真正的具有对“好”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good),那么他必然会选择“好”的行为。不同于尼采这种声称每个人本质的利益都不同的视角主义者,柏拉图认为有一个客观的、对所有人适用的“好”(good),并且这种“好”是在形式的世界里实际存在的,就像太阳存在一样。在《理想国》等对话中,柏拉图论证了正义比不义要“好”: 对人类而言,“好”——即最大的、最本质的利好——是灵魂的完整、同一,是灵魂中理智、精神、欲望三部分各安其位,而这等同于正义/美德的状态。如果一个人真正具有对“好”的知识,那么他出于自利的目的,必然会做一个正义的人,即使是面临肉体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也不会去行不义,因为他知道正义对他是最有利的。就好像是,如果我拥有数学知识,知道1+1=2, 那么哪怕有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我也不可能真的相信1+1=3,尽管我或许会谎称我相信1+1=3 以逃避折磨。

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对“好”的知识。我们觉得对我们好的东西(apparent good),不一定等同于真正的好(good). 于是我们就会错误地衡量不同选择背后的“总和利好”,选择实际上并非对我们最有利的行为。这便是“作恶”。因此,“作恶”的本质是无知,是因为缺乏对“好”的知识;而一旦我们获得了这种知识,我们趋利避害的本性会令我们必然地去追寻美德与正义。

柏拉图否定了Akrasia (weakness of the will)的现象,即明明“知道”什么是对我有利的,却没有这么做。这也是亚里士多德(自认为)与柏拉图的一大分歧。柏拉图认为,根本不存在我“明明知道”去健身房锻炼才是更有利的,却还懒在床上猫被窝里刷知乎这种事。这种情况中,我实际是不知道/不相信去健身房是更好的,我内心深处还是相信躺在床上对我更有利。

从这里可以看出,柏拉图所说的对“好”的“知识”,不只是一个知性理解(understanding /comprehension)层面的概念,还包括长期对欲望、精神的训练与控制。 我阅读了理想国,理解了他每一步的论证,信服了“正义比不义更好”这个观点,但即使这样,我也并不是真正地知道(know)正义比不义更好。这就是理想国里那个“人”、“狮子”、“多头怪物”的比喻的含义。一个人若想真正的获得对美德的知识,他必须从小过一种道德的、节制的生活,不能有丝毫偏离。他需要警惕地控制灵魂中的“多头怪物”,不能满足它喂养它,让它过于强大。而一旦他年轻时放纵欲望,削弱“人”(理性)的力量而增强“多头怪物”(欲望)的力量,长大后怪物就会强大到虚弱的理性完全无法控制的地步。对于这种人,仅仅有理性论证(rational argument),不足以让他获得对“好”的知识,变成一个正义的人。柏拉图这种对幼年时的habituation 的强调,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论中得以延续。他强调人必须从幼年起,就被训练着过道德的、节制的生活,以正确的方式去“模仿”美德的行为,并且学会享受美德的行为本身。 小时候没有这种长期的、严格的、一丝不苟的habituation, 长大后读《理想国》或《尼各马可伦理学》一点用也没有。

我个人觉得柏拉图说的挺make sense 的。来美国后我发现不少美国同学午饭就吃所谓的“花生酱三明治”,就是两片面包里夹上花生酱果酱黄油奶酪,这都能吃得特开心,说是从小到大上学的午餐就是这个。要让我天天中午吃这玩意不到一周我就得退学。大概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不太好,喂给了多头怪兽太多的饺子馄饨汤圆米粉烤鸭鸡汤排骨凤爪水煮鱼麻辣烫小笼包大闸蟹,现在就是跟我说要节制些,不能过度追求口腹之欲,我即使理智上能理解甚至认同这个argument, 实际上也无法真正地相信节制饮食比找好吃的对我更有利。

⑸ 儒家的道德理想是什么

“内圣外王”说是盂子人治思想“圣人治世”和“贤能政治”的理论基础,用现代的概念来表述,孟子的社会发展史观是天才史观,或曰英雄史观。

孔孟都赞扬圣人治世。“圣人”这个概念,春秋以前指有高尚道德修养和聪明智慧的人。孔子把“圣人”理想化了,称圣人是具有天赋的“不学而知,不虑而成”的智慧,又有极高道德的天才人物。在孔子言论中被称许为“仁人”的已经很少,所谓“仁人”是能够“博施济众仁民”的人,而圣人又比仁人高一格;他称许的圣人只有尧、舜、禹、汤、文王、周公这几位治世的政治领袖,称颂他们一生自奉俭朴而全心全意致力于天下太平、万民安乐。孔子慨叹自己未见圣人,只能在梦中得见周公。他谦称“若圣与仁,则我岂敢”?圣人,实际上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他把圣人神化了;用天生的非凡品德和智慧来理政,就是圣人治世。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治世”论。但他把“圣人”从神座上拉下来,说“人人可为尧舜”,也就是人人可以学尧舜,成为圣人。

“内圣外王”实际上是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思想,也是儒家信奉的价值观。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它一方面以修身为本,引导人们提高自身的品德智慧去施行开明政治,一方面又在道义上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君权的作用。

⑹ 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是什么

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不仅仅因为大学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更是版因为这是我们人生权价值的体现,有人说人生价值就是给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创造了多少价值,可你是否想过,哪怕你在你的职位上给世界创造再多的财富价值,你对你所在的职位毫无兴趣,那难道也算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吗!由此看来,世界上很多的人根本就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谓的人生价值也只是虚荣心的掩饰,而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
坚持自己的梦想。也许我们到死都无法实现,但如果我们连想连追求都不敢,更不要说去做那部分少数人了,认定了自己的梦想,就要牢牢抓住,不要放手,坚持梦想为他奋斗。

⑺ 材料中国与道德理想色彩过于消极分别指的是哪一思想学派

我认为这个不是说哪一个思想学派恩,是本身他就是所有的想法都是各个代表着各个的派系。

⑻ 道德观的各国状况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其精华和糟粕并存,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迄今仍闪烁着礼仪之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儒家要求人们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平常常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各得其所,各尽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径。
儒家注重人格气节,提倡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认为人格气节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把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求人们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是传统道德中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仁者爱人,和为贵,忠恕之道千百年来为统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别人之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
儒家自省、自讼、内省等道德修养方法要求人们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除实施有目的的道德教育外,还鼓励人们通过自觉的道德修养来完成。儒家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的品德做起。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其理想人格塑造和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就是通过自省、自讼、内省等修养方法,达到圣人所具有或应有的品格。“外王”既是一种经世原则和政治理想,也是一种应世原则和人生理想。“自省”就是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即看见贤德的人应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要反省自己,不重蹈覆辙。讼是责备,“自讼”是自己责备自己,即自我批评。“内省”是向内反问,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对的地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内省”。孔子强调“内省”,孟子进而强调向内用功夫,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以恢复、保持和扩充自己先天的善性。他认为只要人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诚心诚意的自我修养,就可以产生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 应该说,只要是人类,就有某些共同的物质是应该人类共同遵循呵护的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和心理寄托。美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价值之一是诚实。乔治·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即将此道德教导地极为清楚。小乔治在试他新斧头时砍倒了爸爸最心爱的樱桃树。当爸爸问他的时候,乔治说,我不能说谎,我用我的斧头砍了它。小乔治非但未被惩罚,反而因为诚实而被赞赏。有时候美国人仍然相信“诚实是最上策”。
另外一个为美国人所尊崇的美德为坚忍。
同情心,是美国的道德之最。圣经中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描述一个流露同情心的人。在这个撒玛利亚人出发去某城市的途中,看到一个可怜的旅客躺在路旁。这旅客被鞭打、抢劫,这位仁慈的撒玛利亚人非但没有视而不见,反而停下来帮助这位有需要的人。同情心还可以变成一个正面循环,在一九九二年的秋天,爱荷华州的居民将好几辆卡车的水送到受飓风侵袭的佛罗里达州;而就在第二年夏天,当中西部闹水灾的时候,佛州人便投挑报李。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用较不醒目的方式回报人们向他们表达的善意。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内涵,把握其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和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提出“五爱”公德和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吸纳了“五爱”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又作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新阐发。从“五爱”公德和“五爱”进宪法,到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再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观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八荣”的第一条是国家观,强调必须热爱祖国;第二条是人民观,强调必须服务人民;第三条是科学观,强调必须崇尚科学;第四条是劳动观,强调必须辛勤劳动。“八荣”前四条包含了“五爱”公德中“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内容。“八荣”的后四条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一致。“八荣”后四条第一条是人际观,强调必须团结互助;第二条是义利观,强调必须诚实守信;第三条是法纪观,强调必须遵纪守法;第四条是生活观,强调必须艰苦奋斗。“八荣”后四条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内容。“团结友善”,在人际观上就要以团结互助为荣;“明礼诚信”,在义利观上就要以诚实守信为荣;“爱国守法”,在法纪观上就要以遵纪守法为荣;“勤俭自强”,在生活观上就要以艰苦奋斗为荣。
荣辱是人们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褒奖或贬斥的评价。“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借鉴和弘扬了民族道德与世界道德的优良传统,把褒与贬、倡导与抵制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褒奖性与贬斥性的统一。
道德作为调节公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行为准则的功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实践性,是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⑼ 道德理想

理想:
理想不是空谈,要能屈,而后才能伸。单是不肯迁就现实,而只是一味空想,不但不能成功,而且终究会消磨了你当初的壮志,向凡庸平淡的生活低头妥协。
道德:
我们不能希望人能百分之百的消除私念;但应该在牵涉到别人利益的时候,能退让一步,不损害别人。
——[台]罗兰

⑽ 道德和理想之间有什么联系

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最高尚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道德理想;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另方面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又通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出来,是两者的统一。 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基于对一定社会或阶级基本道德要求的认识而自觉追求和向往的某种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中的道德关系。

热点内容
未成年道德建设手抄报 发布:2025-05-06 16:00:06 浏览:603
他人殴打儿童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6 15:52:20 浏览:87
男女朋友之间写的保证书有没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6 15:40:46 浏览:115
行政诉讼法修改亮点2017 发布:2025-05-06 15:34:30 浏览:733
行政法上的原则 发布:2025-05-06 15:21:27 浏览:561
交通法规逆向 发布:2025-05-06 15:16:17 浏览:944
法治政府五种意识 发布:2025-05-06 15:16:10 浏览:171
泌阳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6 15:13:43 浏览:961
供电职业道德 发布:2025-05-06 15:00:11 浏览:494
国际都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6 14:58:35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