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刺灸法学

刺灸法学

发布时间: 2021-12-31 20:23:06

1. 极泉穴的刺灸法

刺法:避开腋动脉,直刺0.3~0.5寸,整个腋窝酸胀,有麻电感向前臂、指端放散,或上肢抽动,以3次为度。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2. 针灸推拿专业有些什么学习课程

不同学校课程设置不一样.中医必修的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中医内专科属,四部经典(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实验针灸,针灸医籍选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可能会开气功如太极拳,少林内功,易筋经之类的.选修课有中医外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急诊,中医眼科,皮肤科之类,有些也许会是必修.西医方面必修一般是系统解剖,局部解剖,病理解剖,神经病学,选修多点,西医的都学.就这方面各个学校有出入.公共课程就不说了.(PS:全是我自己所学,不是ctrl+c,ctrl+v)

3. 人中穴的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灸不及针,黄豆大柱,日灸三壮。
〖别名〗人中,鬼客厅,鬼宫,鬼市,鬼排。
〖穴义〗督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沟渠下行。

4. 怎样学习针灸

先学经络,再腧穴,再刺灸法,再疾病治疗辩证配穴

5. 大敦穴的刺灸法

浅刺0.1~0.2寸。可灸。取三棱针点刺大敦穴出血,然后用手指从膝关推揉此穴出血。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6. 学好针灸需要看什么书

先看中医基础的东西,比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然后看经络腧穴学,灸法刺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处方学,实验针灸学,神经病学,等等等等,这个是我们当时学的专业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7. 百汇穴的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百会:督脉足太阳之会。
【别名】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穴义】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在此交会。
名解
(1)百会。百,数量词,多之意。会,交会也。百会名意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由于其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故名百会。三阳五会、三阳、五会名意与百会同,三阳指手足三阳经,五会指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会于此。
(2)顶中央穴。此指本穴位于头顶中央,无它意。
(3)天满穴。天,天部。满,满盛也。天满名意指穴内阳气为满盛之状。理同百会名解。
(4)天蒲穴。天,天部也。蒲,古指草盖的园屋,此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卫外之气。理同百会名解。
(5)巅上穴。巅,顶也。上,上部也。巅上名意指本穴位处头顶,且气血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理同百会名解。
(6)督脉足太阳之会。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之阳气汇聚而成,但以膀胱经及督脉传入的阳气为多,故为督脉足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充盛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传前顶穴。
【功能作用】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8. 角孙的刺灸法

刺法: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耳周。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或用灯草灸。
角孙穴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9. 阳陵泉的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透阴陵泉,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热点内容
电梯机房内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6 00:09:09 浏览:308
做外帐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06 00:08:57 浏览:522
道德经郭店 发布:2025-05-06 00:07:34 浏览:86
观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制类节目 发布:2025-05-06 00:06:11 浏览:14
骗法官 发布:2025-05-06 00:03:59 浏览:564
完善规章制度意义 发布:2025-05-05 23:45:41 浏览:283
房屋购买收据怎么写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5 23:40:24 浏览:891
行政诉讼法第14条释义 发布:2025-05-05 23:38:26 浏览:298
村委过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5 23:37:18 浏览:653
徐金桂行政法精粹2017 发布:2025-05-05 23:37:17 浏览: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