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的现实意义

法治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 2021-12-31 20:48:32

1. 法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法制还会是法治,一般来说是法治。。。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统治阶级以法律化、制回度答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且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也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建立的用以维护本阶级专政的法律和制度。任何国家都有法,但不一定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国家其内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国家,君主之言即为法;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排除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法制的专制性质,但资产阶级受阶级本性的局限,当有的法律规定不符合本阶级的利益时,就加以破坏,因此,不可能有真正的法制。只有彻底消灭剥削制度,实现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法制。 法治与法制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实行法治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区别在于:法制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治则相对于人治;法制内涵是指法律及相关制度,法治内涵则相对于人治的治国理论、原则和方法

2. 依法治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版标志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 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简约而言,法治的精神方面主要是指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的支持,养成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在法治民主的社会中,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订出来,并且其司法和执行过程通过规范的秩序受到全社会的公开监督。

法治强调的是“法律至上”的思想。法治思想的根源是民主,人民主权,是人民通过立法创造了法,法律旨在保护公民的自由。依法治国要求:一是对国家法不允许即为禁止,强调国家必须依法履行职能;二是对公民法不禁止即为允许,强调是保护公民的自由。法治强调法在调整各种关系中的正当性。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什么是法治?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他对法治的注解是:“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制定的法律应获得普遍的服从;而人们所遵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成文的和良好的。”也就是说,法在全社会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社会的治理应该遵从良好的法律。托马斯·潘恩曾精辟地论述:“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的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情况。”
依法行政的含义是,由法律给行政机关的权力划出严格的边界,任何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都不得越过这个边界。如果越过法律划定的边界,就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就须受到相应的追究和惩处。

4. 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

依法治抄国的六个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另外,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制度化、法治化的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 依法治国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1.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内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容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赋予依法治国方略以宪法地位,将加速推进法治,使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获得宪法性的根本保障。 2.意义: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出发,总结历史经验、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决定,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既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现实的意义,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三个事关”“三个全面”“四个更好”深刻地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和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全面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必须深入领会《决定》提出的“三个事关”“三个全面”“四个更好”的深刻含义,重点要把握以下3个方面。
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也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从掌握全国政权的那一天起,就为掌好权,执好政进行了不懈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走过不少弯路,甚至出现了严重失误。总结新中国成立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执政的历程,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法治更具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摒弃人治,厉行法治,着力解决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关系问题,推进党执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依法执政促进和保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谈不上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甚至有失去执政地位的危险。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当前,我们党所处的执政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执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水平,巩固党执政的法治基础。具体来讲,就是要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水平,巩固党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实现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制度是重要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保障。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制度健全与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它的法治体系是否健全。法治体系既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制度合法性、稳定性的重要支撑。古人讲:“法者,国家所以公布大信于天下。”法治健全,国家就有信誉,政府就有威信,社会就有秩序,人民就有信心。人民对现实安心,对未来有信心,才能集中精力谋发展、促发展,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法治兴衰同国家治乱息息相关,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厉行法治而强盛的。我国历来有“有家有国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和患不安”的思想,就是要告诫治国者必须重视建章立制,通过制度来确保社会公正和人民安居乐业。应该说,经过长期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 确立并不断完善,但从历史发展、实践发展的视角来看,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很紧迫。我们要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打牢制度基础,增强指导供给,强化制度保障。党中央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就是通过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制度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能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化解来自各方的风险和挑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决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加注重运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更加注重运用法治的方式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顺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7. 法治的意义是什么

法治的意义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法治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两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

法治强调两者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7)法治的现实意义扩展阅读

在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设推进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会成倍放大。

政法机关党领导下的执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国家权力,服务的是人民群众,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程中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切实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带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

要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要求,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要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灵魂,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诉讼法律制度,规范执法司法行为,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重要目标,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8. 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与现实意义

你好,根据你的问题我来进行回答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包括立法也包括执法,既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制 通常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者指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法制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法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代表了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意志。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基本原则主要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律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实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社会主义法制有两义:
①是指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社会主义的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②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全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地、平等地遵守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之上的法律制度,绝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超越于法律之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所谓“有法可依”,是指要制定反映以工人阶级为领
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的、确认和保护有利于
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法令、条
例、决议、命令和地方性法规,等等。这样才能使得社会主
义社会中重要的和基本的社会关系,具有法律化、制度化
的性质;也才能在事关国家和社会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
上,形成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并上升
为国家意志,取得全体公民一体遵守的法律效力,以便使
人们在这些领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确立和实现社会
主义法制的前提。
所谓“有法必依”是普遍守法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
法制的可靠基础。普遍守法就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
员、社会团体及全体公民都必须守法。要做到这一点,首
先要在人们心目中树立法律、特别是宪法至尊至上的地
位,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
活动,一切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其
次要求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和公民在从事工作和活动的
时候一定要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自己的准则。因为,如果允
许把法律撇在一边,即使有再完备的法律,也只能是一纸
空文。
所谓“执法必严”,是特别针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
讲的。这是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的重要条件。执法必严,首
先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行政机关和检察、审判机关
的行为,必须有法律上的根据,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
围。执法必严,不是指办案中运用法律一律要从严,运用
法律从严或从宽,只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的具
体规定确定。执法必严的主要含义是指要维护法律的极
大权威,宽、严都要有法律的根据。其次,执法必严还指上
下级之间、主管部门和下属单位之间要相互尊重已被规
定的权限划分或者权利义务的界限,既要防止和反对在
执法和护法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专横和对权力与职位的
滥用,也要防止和反对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纠
正权力过于集中现象造成的不良后果。再次,执法必严还
指要严格尊重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一切执法
机关和公职人员都必须严格尊重公民的权利,都必须在
国家法律允许的限度以内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允许滥用
职权损害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所谓“违法必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任何人,不
管地位多高、功劳多大都没有违法、犯法的特权;任何人
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被及时揭露,依法承担应有的法律
责任。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保障。如果对违法犯罪分
子不能及时地、准确地依法予以制裁,社会主义法制就会
遭到干扰和破坏。要做到违法必究,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民
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建设,切实搞好三机关的
分工负责、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真正保持审判机关和检
察机关应有的独立性,坚决排除其他行政机关、团体或者
个人对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独立行使自己职权的非法干
扰。同时还要求各级人民代表机关、群众团体、社会舆论、
广大人民群众和党的各级组织对司法机关实施经常的、
有效的监督。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合法原则、民
主原则、平等原则、统一原则。
(1)合法原则。其基本含义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严格执
行和遵守国家的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做法律所不允许的
事情。社会主义法制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
志和利益的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是绝大
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自觉
的行为规范。所以,严格依法办事,不仅是广大人民应该
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2)民主原则。社会主义法制所反映的民主是与社会
主义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
民主,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的民主。民主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
主义法的一切规范都贯彻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它具体
表现在: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庄严地、详尽地规定了人
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司法机关坚决地、切实有效地依法保
护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侵犯广大人民民主权
利的敌对分子依法制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又是
依靠广大人民制定,依靠广大人民执行,依靠广大人民监
督,依靠广大人民遵守的。一句话,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
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
障。
(3)平等原则。社会主义法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从而也就从
根本上铲除了产生一切不平等的社会根源。社会主义法
制的平等原则正是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
平等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对广大人民在上述领域平等
的一种确认和保障。由于社会主义法制上的平等和经济
上的平等紧密相联系,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这是一种真正
的平等。同时,社会主义法制所确认的平等又是权利义务
相一致的平等,即不仅是享有平等权利,而且也履行平等
义务。在社会主义法制里,权利义务是一致的。
(4)统一原则。其基本含义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统一
制定的法律,要求在社会主义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不允
许各地区、各部门擅自制定和推行与法律的原则精神和
具体规定相违背的制度和规定。
那么在来说一下他的意义1.
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平等原则与社会事实真正一致。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我国这样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人口居世界首位的东方大国来说,这项任务就更为艰巨。要完成这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增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要坚定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

这些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就是说,党的核心工作是保证党内民主和支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把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法制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得到充分发挥,国家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就安定,社会主义民主就得到发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稳步地向前发展;反之,什么时候法制建设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受到压抑和挫伤,国家和社会秩序就动乱不安,经济建设就受到损失。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法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第一、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活动,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人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而且还规定了人民行使这些权利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对于一切侵犯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没有社会主义法制的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就难以真正实现。

第二、镇压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并把“遵守公共秩序”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第三、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调整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具体地说,社会主义法制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保证按劳分配的原则,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关系,解决经济纠纷,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

第四、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看,社会主义法制积极促进三个文明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和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规定发展经济的各项经济法规,直接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帮助你,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你可以直接和我联系,我一直在线!

9. 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版途径和形式管理权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①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有力保障。
②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器。
③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里程碑。
④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总之,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安全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热点内容
电梯机房内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6 00:09:09 浏览:308
做外帐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06 00:08:57 浏览:522
道德经郭店 发布:2025-05-06 00:07:34 浏览:86
观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制类节目 发布:2025-05-06 00:06:11 浏览:14
骗法官 发布:2025-05-06 00:03:59 浏览:564
完善规章制度意义 发布:2025-05-05 23:45:41 浏览:283
房屋购买收据怎么写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5 23:40:24 浏览:891
行政诉讼法第14条释义 发布:2025-05-05 23:38:26 浏览:298
村委过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5 23:37:18 浏览:653
徐金桂行政法精粹2017 发布:2025-05-05 23:37:17 浏览: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