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防治疫情法治同行

防治疫情法治同行

发布时间: 2022-01-05 01:57:51

A. 防疫法律法规咨询

你去防疫站咨询一下,戓是卫生院咨询,肯定是有的,没上户口也可以打防疫针的

B. 如何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

1、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2、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

3、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

4、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加大对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5、要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

6、要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7、要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

C. 关于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

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在河北省疫情防控期间,对有下列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决依法从严查处:

一、来自境外、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者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瞒报谎报病情、就诊史、接触史、旅居史、行踪轨迹等重要信息,拒不接受检疫排查、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拒不接受防疫、检疫、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参与人员聚集活动,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流调工作人员隐瞒实情、虚构事实、故意躲藏,拒绝、阻碍调查工作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在路段卡口、村居社区、医院商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拒不配合防疫工作人员实施扫码测温、询问登记、身份核查、车辆检查等防疫措施,不听劝阻、制造事端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览展销、赛事、庙会、灯会、团拜会、茶话会、联欢会等聚集活动的,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在疫情防控期间,违规组织人员聚集,起哄闹事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七、威胁、辱骂、伤害执行防疫工作任务的医护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村居委员会工作人员和其他群防群控人员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参与聚众赌博活动的,依法从重处罚。

九、其他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及其疫情防控部门发布的有关疫情防控决定、命令、通告、公告的,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D. 概括实现疫情防控法治化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各个行业领域法律法规的科学制定和不断及时的完善, 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程度。执法力度的加强,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E. 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怎么处罚

1、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六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回民政府及其有关答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2、根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F. 疫情过后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关于疫情防控的主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有哪些?

一、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他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照法律治理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二、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

三、关于疫情防控的主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在疫情发生前即已基本完备,相关文件可能达数近千件

关于疫情防控的主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通常分为三个方面,即刑事方面、民事方面、行政方面。就刑事方面来说,主要有《刑法》《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解释等,数量可达上百件。

四、疫情发生后,刑法方面的主要法律文件

疫情发生后,刑法方面主要的法律文件有二个,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20年2月24日颁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法发〔2020〕7号,2020年2月10日发布)。

五、二个刑事法律所涉及的刑事犯罪

笔者对上述二个刑事法律方面的文件所涉及的刑事犯罪的罪名、立案标准、定罪标准、处罚标准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整理。已在《今日头条》上陆续发表,题主如有需要可以查阅。主要有:

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一)

2、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

3、妨害公务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三)

4、故意伤害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四)

5、寻衅滋事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五)

6、侮辱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六)

7、非法拘禁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七)

8、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八)

9、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九)

10、生产、销售劣药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

11、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一)

12、非法经营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二)

13、诈骗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三)

14、虚假广告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四)

15、聚众哄抢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五)

16、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六)

17、煽动分裂国家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七)

18、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八)

19、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九)

20、滥用职权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

21、玩忽职守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一)

22、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二)

23、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三)

24、贪污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四)

25、职务侵占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五)

26、挪用公款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六)

27、挪用资金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七)

28、挪用特定款物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八)

29、破坏交通设施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九)

30、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三十)

31、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三十一)

32、非法狩猎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三十二)

3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疫情有关的刑事犯罪系列(三十三)

G. 不配合疫情防控违反什么法律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不配合疫情防控要求接受什么处罚主要取决于你实施了什么行为。最可能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刑法》等这些法律。传染病防治法明确,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另外,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违法犯罪行为。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为。2、拒不配合隔离措施的行为。3、暴力伤医、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4、故意传播疾病的行为。5、哄抬物价的行为。6、制假售假的行为。7、造谣传谣的行为。8、利用疫情诈骗的行为。9、出售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10、其他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对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依法给予处罚。”《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第一款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热点内容
按合同法农民工受伤后 发布:2025-05-02 18:31:58 浏览:619
法律硕士考研教材 发布:2025-05-02 18:30:35 浏览:450
法律责任的归结及归责原则 发布:2025-05-02 18:21:40 浏览:905
行政法的管辖原则 发布:2025-05-02 18:20:59 浏览:445
法院李云飞 发布:2025-05-02 18:20:52 浏览:719
刑事诉讼法解聘律师 发布:2025-05-02 18:13:30 浏览:71
适用诉讼法解释第二百零八条 发布:2025-05-02 18:08:05 浏览:38
江苏省公开招聘法官助理 发布:2025-05-02 18:07:52 浏览:700
婚姻法司法房产经纪 发布:2025-05-02 18:07:16 浏览:207
刑事诉讼法全文最新对照 发布:2025-05-02 18:06:35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