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法治力量
❶ 年度法治人物传递了哪些法治的力量
(1)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
(3)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具体实践。
❷ 公民怎样以实际行动促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标志着党在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上实现了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性转变,必将对新世纪中国政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法治新风。对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公民参与作了明确的规定,表明党中央特别重视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公民参与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它符合宪法的规定和原则,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为公民应该以实际行动促进依法治国。
1、公民要做依法治国的积极推动者。
法律法规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已成为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在推动国家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政府为主导的法治建设,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
公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做推进依法治国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首先,要做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其次,要主动学法、善于用法、自觉守法,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公民依据其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法治发展中来,以实际行动为推进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2、公民要做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独有的确定性和使用范围的普遍性,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现代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人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人人都从遵守法律中获得自由,人人都享有法律的保护,人人也都负有维护法律权威的责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维护法律的权威,需要每一位公民在内心建立起对法律的尊崇和强烈的守法意识。虽然,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依然存在,少数人不把法律当回事,不知法不懂法、知法而不守法、执法却不依法,遇到问题和纠纷习惯找关系、找熟人、找路子,而走法律途径解决往往被抛之脑后。法律失去权威,意味着“法将不法”,任其发展下去,则必然会危及社会肌体的健康有序运行,因此,每个公民都应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知法懂法、信法守法,也要敢于用法,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敢于机智的举报、制止。要克服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坚持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维护执法者的权威。
3、公民要做法治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根基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国,公民法治精神是法治秩序和权威的终极保障,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法治不仅体现在公民知道多少法律条文,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培养公民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使法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实现公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公民要努力做法制精神的践行者,将法律作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将法治精神内化成一种生活的品格和方式,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思维决策底线和首选的价值判断标准。
法治精神的弘扬对公民提出了更高的素养和道德要求。要求公民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善天下,以积极作为的国家主人态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执法、倚赖司法、自觉守法、努力护法。坚守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信仰法治,信任法律,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他们权利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
4、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公民参与首先是指参与政治生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平等选举权的行使,即依照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参加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为了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应当健全选民推荐候选人的程序,在实践中适当增加选民推荐候选人当选人大代表的比例,为当选代表与选民沟通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5、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人民依法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依法治国 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我国公民有权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应当进一步发挥公民在工会、妇联以及其他群众团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群众团体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重视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加强社区建设,发挥公民自我管理的作用,尤其应当发挥公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通过社区化解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和文化素质。
6、 公民参与立法是完善立法体制的保障。
为了完善我国的立法体制,必须建立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公民参与立法可以防 止关门立法和主观立法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对于法律的有效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公民参与立法可以推动国家机关关注公民的诉求和利益,也可以让公民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有利于优化法律法规的实施环境;公民参与立法也是普法的过程,通过吸收公民到立法过程中来,可以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增强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
7、公民参与司法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司法公正离不开公民的参与。首先,应当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人民陪审员的选拔机制上更加注重向普通公民开放,大力加强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培训,让公民平等参与司法;其次,应当通过司法公开,吸引公民参与司法监督工作,探索建立公民监督司法活动的长效机制,适当扩大公民在司法调解执行方面的参与,真正体现公正文明司法的理念。
8、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是健全依法决策的保障。
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为了保证公 民有效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建立公民参与机制,采取听证或者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来监督决策过程,而且政府重大决策必须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公开。同时,公民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对于监督公权力的运行极为必要,政府的重大决策应当以公共利益为主导,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可以推动政府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对于确保政府决策制度的科学与合理具有重要作用。
❸ 行动有什么力量
杰克·韦尔奇给年轻人的忠告是:“如果你有一个梦想,或者决定做一件事,那么,就立刻行动起来。如果你只想不做,是不会有所收获的。要知道,100次心动不如1次行动。”
在生活中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人:一是天天沉浸于幻想中,看不到一点行动的痕迹;二是善于把想法落实到计划中,成为一个敢于行动的人。你是哪一类人?凭你自己的经历,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但是,这个看似人人皆知的问题,在许多人身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他们常常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外部因素,而不是从自身找到失败的病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些人常常是一名幻想大师,面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时心动不已,总以为光凭自己的意愿就能实现人生理想,就能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就能成为一个被人羡慕的人。抛开这些特定的人不讲,实际上在我们身边,那些天天抱头空想自己未来的人,之所以没有人生的进展,就在于他们都是“心动专家”,而不是“行动大师”。
有人说,心想事成。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是很多人只把想法停留在空想的世界中,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因此常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想得多干得少,这种人只比那些纯粹的“心动专家”要强一些,要好一些。因为行动是一个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光心想、光会说,都是虚的,不能看到一点实际的东西。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马克·杰弗逊说:“一次行动足以显示一个人的弱点和优点是什么,能够及时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毫无疑问,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于行动和巧妙行动的大师。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用行动来证明和兑现曾经心动过的金点子。
立刻行动起来,不要有任何的耽搁。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计划都不能帮助你成功,要想实现理想,就得赶快行动起来。成功者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行动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捷径。因为幸运永远也不会降临到心动而不行动的人身上。只有行动,才能成功。
有两个人找到上帝,请教怎样才能成为天使,上帝派他们到一座大山上去考察,约定10年后再相见。
他们一起攀上了山顶,发现整座山竟没有一棵树、一株草,他们内心十分不满意。一个人发了牢骚后就愤然离去;另一个人则是去别的山上采摘了各种各样的种子,把它们播到了荒山上。
10年后,上帝接见了这两个人,询问他们有关那座荒山的情况。“真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如此荒凉的大山,一棵树、一株草也没有。”第一个人抱怨说。
“10年前,那里的确是一座荒山。不过,今天,它已是一座青山。”另一个人说。
“怎么会呢?荒山只能永远是荒山啊!”
“那只是暂时的荒山,只要我们用行动改造它,播上树种,它就会长满树;播上草种,它就会长满草。”
上帝欣慰地点点头,对第二个人说:“你已经成为天使了。”
这就是行动的力量。只要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使。
行动要以目标为指针,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价值。行动是一个坚实的奋斗过程,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履行生命过程中的责任。成功始于行动,世界是行动的唯一果实。
当一个青年问被誉为“推销之神”的日本人原一平如何做好推销时,他神秘地说:“答案就在这里。”言毕,他脱下袜子,“你来摸一摸就知道了。”青年果然去摸了摸,惊讶地说:“这么厚的老茧啊!”
原一平严肃地说:“没有什么秘密,只有坚持不懈的行动。”
❹ 法制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力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法治的力量和正义的力量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力量,这句话是正确的。
❺ 法治的力量2009 观后感
2009年12月4日,第9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一天晚20:00,由全国普法办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12·4特别节目《法治的力量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揭晓暨颁奖晚会》在央视隆重推出。2009年度法治人物评选结果即将揭晓——
他们之中谁会成为“2009年度法治人物”:
他是一位84岁的老人,从19岁起替亡父还债67年,此举为何被法学家重点关注?
他是一位28岁的京城小交警,为何在不起眼的岗位上被网友追捧为“最帅”的偶像?
她是一位妈妈,她建立起的“宝贝回家”网站,已经帮助75个家庭团聚。
他是一位智慧的老渔民,75岁智斗歹徒,“公民责任”被他有勇有谋地书写。
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却用自己的牺牲为成人世界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她是一位法官,在她办理的3100多件案件中,让人们感受到法律条文背后的温暖。
他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为什么他却成为学界人人敬重的泰斗……
2009年12月4日晚,《法治的力量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揭晓暨颁奖晚会》,我们将再次一起共同盘点那些为了公平正义挺身而出、奋力承担的人。
❻ 法治的力量究竟有多强
如果认真实现,它的力量是很强的,可以解决很多的社会问题,但不接受民主监督就会大打折扣。
❼ 法制的力量
很大的!中国是法治社会!
❽ 展现出庄严震撼的法治力量有什么意义政治题
展现出状元震撼的法治力量,才能使人们更好地学法守法,懂法。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❾ 什么是法律运行和操作的专门力量
摘要 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是实施宪法、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重要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