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依法治企
1. 国家电网五查五严内容
法律分析:1、查思想认识,严明政治规矩;
2、查制度体系,严肃制度执行;
3、查安全管理,严细落实责任;
4、查事故隐患,严抓安全防控;
5、查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第十八条 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行应当遵循安全、优质、经济的原则。
电网运行应当连续、稳定,保证供电可靠性。
第十九条 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电力企业应当对电力设施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 谈谈对“依法从严治企”的认识
宏观把握 立足操作
贯彻“依法从严治企”思想,抓好制度建设是前提。企业制度建设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还应以开放的思路把握企业外部的大环境与条件,即宏观把握。
宏观把握,意义不在于解决具体制度问题,而在于解决制度建设“指导思想”层面的问题。制度的生命在于“可操作性”,因此,制度建设要立足企业实际,突出针对性。制度的制定要体现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要求,努力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绝不可做表面文章。同时,制度要切合企业实际,是非界定明晰,便于“对号入座”,不可大而化之,含糊其辞。总之,把握宏观,立足操作,才能有效推进制度建设。
刚柔相济 思圆行方
依法从严治企,必须突出一个“严”字。规章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实施过程中需坚持严肃性和原则性,这些都体现了制度的“刚性”。但从实施规章制度的目的和效果出发,制度的实施方法又有辩证的柔性色彩。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若缺乏刚性,则成了“橡皮框子”,难成“规矩”,完全丧失其规范和约束功能。规章制度对员工不仅是规范和约束,也是一种引导,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和氛围。
因此,在制度实施方法上就应当体现适度的柔性。如:对从严治企理念及各项制度,应当在员工中进行深入有效地宣传引导,让员工看到其对企业对自身的好处,赢得认同与支持。对违章者,在按章处罚的同时,应当有客观公正的态度、耐心地疏导员工。这些都是有效解决矛盾,防止刚性反弹、矛盾激化的必要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建设中,坚持“思圆行方”的原则,即谋划制度时,对其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要思考周密,并注意实施方法,体现“圆”的柔性。对于经思考成熟形成的制度,则应坚决实施,体现“方”的刚性。简言之,要刚柔相济,突出刚性。
合法合理 突出合法
从严治企,要求依法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法”,狭义的是指在企业管理中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广义的是指企业依法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在管理实践中,以广义理解居多,其实质意义在于贯彻“法治”的管理理念。在从严治企过程中,制定和实施制度,常常会涉及合法与合理的问题。企业管理中的合法与合理,本质上应当是统一的,但在实际操作上,有时又表现为一对矛盾,所以常有“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之说。
那么,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矛盾呢?
企业的“法”,本身应当是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从企业的实际和大多数员工的利益出发,并经法定程序而制定形成的,体现和保护的应当是企业与员工的整体利益。因此,管理上“合法”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是绝对的。
“合理”则是相对的。实践中,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相对于“法”而言,“理”往往表现为局部的、个别的和特殊的,具有局限性。一个企业的制度建设,追求的效果应当是整体的“合理”,体现的是对企业所有成员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个别“合理”的要求,通常应让位于满足整体“合理”的要求。一个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秩序,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运作,必须坚决贯彻“依法管理”的思想。
严格管理 严中求“公”
在从严治企中,要真正体现“严”与“公”,首先是企业领导者要做到严字当头、敢于负责。
在严字当头与敢于负责的关系上,首先要突出“敢”。没有“敢”,就无从谈“严”。对国企领导干部而言,“敢”字精神,是党性原则的要求,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更是求“严”求“公”的前提和保证。
实践中,员工对“从严治理”,常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会受到制度的合理程度、“执法”公正程度及对制度的功利评价等影响。在员工法治观念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员工追求公平公正的愿望十分强烈,常有“不怕严格,就怕不公”的心理。因此,企业领导者抓从严治企,当以身作则,既要坚持原则求“严”,又要客观公正求“公”。否则,搞无原则的“灵活”与宽容,或凭个人好恶搞多重标准,就难以实施严管,最终只会葬送管理。
来自网络参考资料
3. 依法治企工作总结
***供电局党支部按照红兴隆电业局工会依法治企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五普法”为重要工作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依法治企,依法治电,确保了依法治企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局2011年依法治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制,落实制度
2011年,我局把依法治企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为加强对依法治企工作的领导,保证各项
工作落实到位,成立了依法治企活动领导小组。将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律风险管理范畴,明晰管理要求、程序和权责,点面结合,全程监控;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强化执行,实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提升依法管理水平。 同时,实行分工负责,具体实施依法治企工作的各项任务,使依法治企工作做到整体推进,不留死角,在全局员工中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
二、依法治企与实践相结合
我局把学法与用法、学法与守法、学法与依法治企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民主意识、法制素质,以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1、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法律培训。 组织班组长以上人员参加普法学习培训,主要培训:《劳
动合同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黑龙江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重要法律法规。坚持对全体员工进行普法教育与规章制度学习,使员工能够基本熟悉与自身本职工作相关联的法律知识,做到学法、知法、守法。以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材料人员为重点,集中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使他们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和管理能力。有效的防范各种行业风险;对干部管理层进行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全面加强我***供电局“一强三优”的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形象。
2、通过开展宣传教育,进行法律维权。
我局通过与***公安分局联合开展了一次反窃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宣传车、传单、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黑龙江省反窃电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力度,全面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打击窃电行为的良好环境,确保了五九七***和谐的供用电次序,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
3、我局通过依法治企活动的开展,将法制工作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分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有可能引发企业、个人违规、违纪、违法,承
担法律责任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和相应对策。使各项制度逐步得到完善,依法治企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保障了所有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和劳动权益,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并于2011年被五九七***机关授予“五.五普法”文明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为推动依法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依法治理工作经验
1、依法治理工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当成日常工作的大事来抓。
2、依法治理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常抓不懈。
3、正确运用法律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4、依法治理工作要与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5、依法治理工作还要加大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