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68

劳动合同法68

发布时间: 2025-08-17 06:09:12

❶ 《劳动法》关于临时用工是如何规定的,是否需要签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若不需要缴,发生工伤后如何处理

临时工时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

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1)劳动合同法68扩展阅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但必须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灵活就业的人员逐步增加。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3]12号)的规定,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般以书面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期限在一个月以下的,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提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所以,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的要求是合理的,用人单位不应以任何借口予以推脱。

❷ 多重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否合法

多重劳动关系的存在一般是不合法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1. 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劳动者如果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后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不鼓励或不支持多重劳动关系的存在。

  2. 劳动立法体系:我国的劳动立法体系没有明确承认双重劳动关系,即一个劳动者在同一时间段内通常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同时与另一个用人单位存在关系,那这种关系在法律上更可能被认定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3. 非全日制用工的例外:虽然《劳动合同法》第68~72条对非全日制用工有所规定,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允许劳动者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的一种情况,但这种情况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限制。并且,由于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法律漏洞和用人单位的推诿责任行为,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可能难以得到保障。

  4. 专家观点:鉴于上述实践和法律上的考虑,我国绝大部分劳动法专家都认为,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之前,我国不适宜广泛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

综上所述,多重劳动关系的存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合法的,尤其是在涉及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存在例外情况,但仍需谨慎对待以避免法律风险。

❸ 《劳动合同法》对“小时工”有何规定

  1.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规范,第68条对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义: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2. 《劳动合同法》则对劳动关系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它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仍为劳动关系,双方可以订立劳动合同。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小时工”的法定化,突破了《劳动法》意义上劳动关系只能在一对一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规定。

  3. 《劳动合同法》从法律上确认了劳动者可以同时与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法性。

  4.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作为“小时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同时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这里,与其他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是全日制用工下的劳动关系还是非全日制用工下的劳动关系,法律并未进一步作出规定。

  5. 《劳动合同法》第69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因此,作为“小时工”可以与用人单位通过口头约定的方式,建立和确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而与此不同的是,全日制用工下的用人单位则应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6. 《劳动合同法》第70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因此,作为“小时工”,即使同时与多个单位建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各单位均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三个月以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其他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试用期。

❹ 新劳动法关于培训费的规定

没有具体范畴,包含岗前培训,专项培训两方面。

一、劳动合同法对培训费的规定,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都不能收取劳动者培训费;

1、岗前培训,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得收费,更不得约定违约金和服务期;

2、专项培训,也叫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应垫付培训费,但是可以和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如果劳动者在服务期内离职的,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劳动者按照双方的约定支付相应违约金

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因此,用人单位不能单纯地认为只要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在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时,就可以向劳动者要回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支付的培训费用。

(4)劳动合同法68扩展阅读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培训费用,首先应当同时符合三个法定条件: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培训前签订了培训协议

2、培训协议中,依法明确约定了服务期和违约责任

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其次,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1、劳动者在培训期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2、劳动者违反培训协议有关服务期约定,在培训结束后,不进入或中断履行服务期,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3、劳动者在服务期内,因严重违纪或其他有损用人单位利益的违法行为,被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热点内容
江苏省幕墙条例 发布:2025-08-17 07:41:18 浏览:487
关于养老院保险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7 07:38:55 浏览:490
劳动法立法的基本规则有哪些 发布:2025-08-17 07:38:53 浏览:920
法律知识竞赛公众号 发布:2025-08-17 07:38:53 浏览:676
建瓯市法院 发布:2025-08-17 07:38:17 浏览:232
姚立法是谁 发布:2025-08-17 07:25:28 浏览:492
劳动法劳动时间上下班途中时间 发布:2025-08-17 07:16:55 浏览:226
法律顾问费开什么票 发布:2025-08-17 07:04:04 浏览:638
民法夫妻共同财产 发布:2025-08-17 07:01:08 浏览:671
违反招标法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布:2025-08-17 06:58:17 浏览: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