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静柔
发布时间: 2025-08-17 05:34:33
1.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大国要善于处下,就像处在江河的下游。处在天下交汇的地方,处在天下最雌柔的地方。雌性常以柔静胜过雄性,是因为柔静又善于处下。所以大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就可以争取到小国的支持;小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就可以得到大国的庇护。大国小国都达成了各自的愿望,越是大国越要懂得善于处下。
感悟:本章谈到了老子三大法宝之一:谦。大国善于处下,也是谦逊的态度。为人也是,要有谦逊,善于处下的态度。当然这都是国家足够强大,个人地位足够高的情况下。
2. 道德经的特色
道德经的思想特色是 静,柔,收敛,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静是自己独处,柔是与人来往,收敛是不要有过多的欲望。人性或者说是人的本性会想要发展,彰显个性,成就感,获得认同。
老子提出道这个概念,是要说明宇宙有来源和归宿,明白这个道你会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有一种安顿的力量,不过目前我还没有领悟到,无法感觉到安顿,目前能够稍微从整体来看待一些问题,无法达到傅佩荣老师说的,从整体来突破空间的限制,从永恒来超越时间的限制,从整体与永恒来看待人生,从整体来看待生命,出生是死亡的开始,死亡是新生的开始,整体是不是就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老子的智慧是全方面的,让你了解一种情况的正面和方面,现状与未来,对整体有个充分了解。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