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实体性立法权

实体性立法权

发布时间: 2022-09-29 13:42:17

『壹』 立法权的概念

统治阶级通过行使立法权把自己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具有普遍遵行的效内力。从立法权概念的实际容运用情况来看,各国一般在三个意义上使用立法权概念。 立法权,是指立法主体依法行使的制定、认可、解释、补充、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权力。
立法权就是为主权者所拥有的,由特定的国家政权机关所行使的,在国家权力中占据特殊地位的,旨在制定、认可和变动规范性法文件以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权力体系。
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创制、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享有立法权是进行立法活动的前提。立法活动是行使立法权的过程和表现。
立法权是指统治阶级通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国家政权,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一种能力。

『贰』 哪些机关享有立法权

法律分析:凡是立法机关都有立法权。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1、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2、国家行政机关系统(政府及政府下设机构)的: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央行、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除此之外,其他国家机关都不享有立法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六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第六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第七十一条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第七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叁』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的区别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权利.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表决通过法律的是立法权

2、表决通过国家大政方针的那是决定权

3、表决通过国家机关人事任免的是任免权

4、表决通过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的是监督权。


立法权就是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立法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权力;第二类中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权力。一方面,立法机关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法规、条例、决议和命令等,它们都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还享有提出法案的权力。在我国,作为立法机关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仅有制定、解释、修改、废止普通法律的权力,而且还有制定和修改宪法以及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决定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

对于决定权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在我国,行使决定权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权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四类职权之一,是最能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特征的一种职权,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广泛性。具有鲜明的法定性、人民性、权威性、强制性。同时,能起到补充人民代表大会其他三类职权、协助其他三类职权行使的作用。

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

任免权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具体体现。正确行使人事任免权,既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依法行使好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权,可以提升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

监督权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离开了宪法和法律的监督就失去了法律依据。人大监督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都要严格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对法定的对象进行监督。是否需要行使监督权,如何行使监督权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只有坚持依法监督,监督才能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肆』 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的区别

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表明,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功能分析,人们能更为深刻地把握。“结构同功能是一种辨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一个系统的结构决定这个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结构本身就是‘凝结的功能’,也就是说,结构是在功能的影响下构成的。事物的规律就是事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认识了事物的功能,就是认识了事物的规律。” 因之,具体分析和科学把握法律意识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法制功能,对于深入理解现代法治与公民法律意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比较法按照比较对象的差别,可分为规范的比较和功能的比较。 规范的比较,即比较不同国家同一名称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则。这种比较以规则为中心,只要挑选出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相同或类似名称的法律文件,把要进行比较的法律制度和规则一一加以对照,比较它们的异同,即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功能的比较不是以规则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只要被比较的国家或地区具有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就它们对该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进行比较。正如德国比较发学家拉贝尔所说:“功能比较有两个关键的概念,即功能和联系。不理解法律规则、制度或体系是如何发挥功能的,就不能比较它们;不能把它们放到它们的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联系中,就不能了解它们是如何发挥功能的。” 本文将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授权立法制度方面进行

一 授权立法概述

(一)授权立法的概念

明确一事物的概念是对其进行研究的前提。对于“授权立法”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授权立法就是行政立法。这种观点以西方为代表,源于“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授权立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议会授权制定的各种行政管理法规。 这种观点将立法机关作为授权立法的唯一授权主体,行政机关为唯一受权主体,行政立法根据议会授权制定的各种行政法规都属于授权立法的范围。

第二种观点认为,授权立法包括行政立法,如英国学者沃克认为,授权立法是指由“议会为特定的事项授予无立法权的团体或个人制定。立法权可以授予政府、公共事业机构和委员会、地方当局、大学和其他机构”。 我国学者张根大等人认为“授权立法是指一个立法主体依法将部分立法权限授予另一个国家机关或组织行使,另一个国家机关或组织根据所授予的立法权限进行的立法活动。”

第三种观点认为,把行政立法包括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这是我国一部分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宪法是配置国家权力机构的最高行为准则,而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务院、省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自治地方权力机关有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权力,也就是说我国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了这些机关职权立法的合法地位,而且职权立法在权力来源,规范事项的范围,行使权力所受到的监督控制程度不同于普通的授权立法,应把两者相区别。

从上述理论观点所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基于一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国家权力配置原则,各国学者对授权立法的性质、授权主体的外延,以及授权立法的效力都有不同的认识。

(二)授权立法的位阶

授权立法的位阶是指授权立法在法律体系中的等级。在复数立法主体的立法体制中,不同立法主体制定的法规范的地位是不同的。我国学者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授权立法的位阶与授权机关的职权性立法位阶相同;2、授权立法的位阶介于授权机关的职权性立法和受权机关的职权性立法之间;3、授权立法位阶与受权机关的职权性立法的位阶相同。

西方学者倾向于授权立法的位阶与授权机关职权性立法位阶不同的观点。城仲模在论述德国行政命令的内容及归类时认为,“前者(德国的法规命令)凡经联邦法律之授权,即得由联邦政府、联邦阁员或邦政府发布,其内容辄含关涉人民自由、权利之一般的、抽象的规定,性质系对外的,含有法价值,而成为联邦实质法律之一部分。”由此说明,德国行政机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命令,根本不具有与议会制定的法律相同的地位,而只是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而已。

法国授权立法的情况与德国的相似。法国学者认为,所谓授权命令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议会授权而发布的强制性规章,其本身虽非法律,但本质上却具“法之延长”的特征。 具体而言,德国行政命令分为法律性命令、授权政令和命令三种。前两者属于我们所说的授权立法,性质是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虽然法国行政机关根据授权制定的条例的地位相当高,它甚至可以改变法律的规定,但是在法国,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各种条例尽管受法律限制的程度不同,但都要受法律的限制,至少要受授权母法的限制,不得超出授权母法规定的范围。行政机关在制定这种条例时,即使不对行政法院负责,也要对议会负责。

英国政府制定的授权立法位阶更明显低于议会法律,因为它不但要受到议会授权法和议会种种审查的限制,而且还要接受司法审查。如前所述,虽然议会为避免授权立法受到司法审查,在授权法中规定了排斥司法审查的条款,但法院并不认为行政机关的法文件可就此免于司法审查。但是,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却不受法院司法审查的限制,从中可见,政府制定的授权立法与议会制定的法律区别时显而易见的。

另外,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具体案件中,如果涉及对授权立法的判定问题,法院一定要判定由被授权机关来承担法律后果,宣布某一被授权机关的法文件无效,而不能判定由议会来承担判决结果,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授权立法与议会法律的位阶是不同的。

二 各国授权立法制度概况

(一)英国的授权立法制度

1. 英国授权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在英国,自14世纪以来授权立法就相当普遍。Henry八世统治时期,1539年议会通过《公告法》,授予国王发布公告以限制议会法律生效的权力,同时他的《官吏法》则任命政府特派员并授予其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条例、法令的权力。然而,从17世纪初至19世纪末,议会对政府权力的猜忌仍然是英国宪法的一个特征,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中,立法权逐渐占了优势,议会的地位明显提高,议会提出了一个根本原则,即国王无立法和征税的权力。在这样的权力对比下,18世纪以后,英国相当长时间授权立法逐渐减少,但并未停止。

英国授权立法的复苏是在19世纪后期。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第二次产业革命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国家通过立法加强对经济的控制,而立法机关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于是不得不授权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来适应这一需要。而且,“由于‘集体主义’的发展,政府权力的范围有所增加,因而制订授权立法的权力在数量上必然增长。” 从1894年至1950年的56年间,授权立法是议会立法的30多倍。

2.英国授权立法的主体

在英国,能够授出立法权力的主体(即授权机关)主要有两种:

(1)议会。英国是一个议会主权的国家,议会具有全部的立法权,行政机关不具有职权性立法权,因此,只有议会才是授权机关,在议会的授权下,行政机关才能制定规范性文件。具体说来,只有英国的下议院才是授权立法的授权机关。

(2)被授权的行政机关或组织

在一定条件下,议会于授权法中也允许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将被授予的立法权力再行授出,经过授权法允许的行政机关或组织由此成为授权立法关系中立法权力的授出者。

在英国,有权接受议会或其他主体 授权进行立法的主体(即受权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1)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成为英国授权立法中多数情况下的授权对象,其中又可分为:①枢密院;②政府各部部长;③地方政府;④其他法律授权机关

(2)法院的规则委员会

(3)英格兰教会

(4)下议院

(5)社会团体等

3 英国授权立法的分类

英国行政法学家Garner针对英国的实际,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授权立法做了如下分类 :

(1)根据目的对授权立法的分类 根据授权立法的内容和目的,可将其分为:①有的法规是为使法律生效而制定的;②有的根据授权可以实施和修改已有的议会法律;③有时法规可以对法律规定的目的、内容或条件,进行增加、规定或解释;④通常法规是用来“装备”法律的(即对议会的骨骼式立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2)根据程序所做的分类 根据授权立法的程序,将其分为:①枢密院令;②法规;③临时命令;④特别程序命令:⑤地方机关的命令;⑥细则;⑦再授权立法;⑧国教会法令;⑨预算决定。

(3)根据术语的分类 各种各样的授权立法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名称加以分类,但是由于这些名称的使用没有什么精确性,故在实践中并没有被采用。

4 英国对授权立法的监督

在英国,对于授权立法的监督主要来自议会和法律。议会对授权立法的监督集中体现为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两方面。事前监督主要是指授权法中一般都明确规定授权立法的目的、范围、条件、方式、形式等内容,这些都可以构成对受权机关进行授权立法的法律限制。事后监督主要体现为议会的备案审查(单纯备案和限期废除备案两种)和两院联合委员会对授权立法的内容提出报告两种形式。来自法院的监督主要是指由法院依越权无效原则对行政机关授权立法的效力审查。

(二)美国的授权立法制度

1.美国授权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权只能由国会行使及行政机关行使的是行政权的观念,在美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美国宪法也明确规定,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在上述观念的支配和宪法的规范下,美国实行授权立法就显得格外困难。但是19世纪后期以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使传统的宪政原则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三权分立的原则一再被修正,授权立法已经成为美国立法制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虽然美国的授权立法发展一直出现反复,时至今日,美国的授权立法已经日臻完善,国会既不固守立法权为己独有,也不滥行授权助长行政权的无限扩张,而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授权:其一,立法权专属国会,因而宪法明确规定应由国会立法的事项,原则上不得授权;其二,国会确实无法行使其全部立法权时,得以骨骼立法或偶然性事件之立法的方式,将次要及细节部分授权行政部门以命令的形式加以补充;其三,授权应有标准或制约,不得无所限制或含混其辞。在实践中,美国的授权立法也多的惊人。截止1975年,载入《联邦法院汇编》的法规,已达127卷,65249页,5000万字

2.美国授权立法的主体

在美国,授出立法权的原始机关是国会,它基于现实的需要而将某种立法权授予其他机关或组织行驶。此外,根据议会授权法的特别规定,接受授权的机关还可将该种立法权力部分或全部转授给其他机关行使,从而也成为授权主体。

美国的受权主体主要表现为以总统为代表的行政各部门,具体表现为:

——美国总统。

——独立管制机构。如联邦商业委员会、联邦电讯委员会,民航局等。

——政府各部。

此外,法院经由国会授权也可制定一些程序规则,从而成为受权主体。根据《联邦行政程序法》第155条的规定,下列不影响私人权利义务的行政机关被排除于受权主体之外:军事机关;外交事务机关;担负内务管理职责(如档案、人事管理等)的政府机构;计划和研究机构;管理某些公用事业的机构。

3.美国授权立法的分类

根据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规定,行政机关授权立法的名称为规章。同时,规章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三类:

(1)实体性规章 即规定个人权利和义务的规章。

(2)程序性规章 即规定行政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程序的规章。

(3)解释性规章 即对法律或其他规章的含义进行解释和说明的规章。

4 美国对授权立法的监督

美国对授权立法的监督主要来自两个部门:国会和法院。国会的监督体现为直接通过相关法律废止规章,以及通过行使调查权、弹劾权等间接方式,对授权立法加以控制。相对于英国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美国法院的司法审查具有更大的威力,它可以在具体案件中直接依据宪法宣布国会授权法无效。而且可对行政机关立法的效力加以判定,因此来自法院的监督更加直接,也更加有效。

(三)中国的授权立法制度

1.中国授权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以1982年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分界点,可以把中国的授权立法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4年宪法公布实施到82年宪法公布实施前。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是唯一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从而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立法体制。这种体制根本不能满足新中国成立、法制建设初期社会对法律的需要。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单性法规的立法权限。1959年4月28日,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又通过决议,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对由全国人大制定的部分法律进行修改。1981年,全国人大授权其常委会通过和颁布《民事诉讼法》(试行),并于1982年颁布实施。1981年11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授权广东省、福建省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经济法规的决议。

第二个阶段,从82年宪法到现在。82年宪法对立法权限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立法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不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而且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人大都有相应的立法权,这种立法权限的配置决定了授权立法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授权立法主要有以下特点:授权主体和受权主体扩大化;特别授权与法条授权并存(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数量日益增大);授权事项的宽泛化。

2. 中国授权立法的主体

由于我国立法主体的多元化,授权主体也存在多元化的情况,我国立法实践中存在的授权机关有以下几类: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大是国家政权的核心,享有最基本的立法权,是当然的授权主体。但是,由于其每年只开一次,且会期短,决议事项多,所以并不是我国最重要的授权机关。而其常委会就可以在这一方面弥补其不足,所以在我国立法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占多数。

——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直属机构 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国务院作为授权主体就存在一个职权性立法和授权立法同时存在的情形。而且,在实践中国务院各部委也存在、直属机构制定的规章也存在授权规定,而且授权较为混乱。

——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级政府

虽然从理论上说,具有某一权力的国家机关,都有权将其权力授予其他机关,但是,我国立法授权主体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限制授权主体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立法主体都在进行立法授权,而由于主体的不明,必然导致我国立法授权的混乱。从对实践的考察中人们会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即:越是较低级别的机关,越是倾向于在法文件中作授权规定。如不改变这种现象,我国的立法权就有被分解的危险,而且立法权的影响力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我国受权主体与立法主体(即授权主体)的范围基本一致,除了全国人大,上述的授权主体都可以作为受权主体。这里存在一个疑问就是:人大和其常委会之间能否进行授权立法?在西方国家,把这种立法机关之间的授权称为“内部授权”。这包括:国家议会对地方议会的授权和议会两院之间的授权,一般情况下,西方国家是禁止这种立法授权发生的,因为在它们看来,“这会造成宪法权力分配的重新安排。” 此外,我国授权立法实践中的受权主体都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但笔者认为,受权主体性质的多样化将是授权立法制度的发展趋势,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受权主体以行政机关为主,同时也有其他性质的主体(如英国的教会、社会团体等)。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

3.中国授权立法的分类

我国的授权立法,从授权对象的角度可以分为三类:

(1)全国人大对常委会的授权 这是我国具有独特性的地方,如上文所述,不为西方国家所支持。

(2)对国务院的授权 这是与西方相一致的地方,这里不再赘述。

(3)对地方的授权 不仅包括对地方人大、政府还包括对特定地区的授权(如经济特区),这是我国的特色。

4.中国对授权立法的监督

我国没有统一的监督授权立法的法律规定。只是零散规定了内部监督(如向国务院各部委授权中需要国务院的“批准”)以及备案制度制定。除此之外,再无“事前”和“事后”的监督措施。故学者建议加强对授权立法的监督,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1.建立完备的登记备案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加强监督,而且还有利于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2.建立报批制度,作为事前审查可以防止立法资源的浪费;3.建立撤销制度,这是对授权立法的事后审查。有了这三项制度保障,我国的授权立法将有了体系化的监督体制,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三 英美中三国授权立法制度的比较及思考

在当代,无论是西方法律体系还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在发生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即制定法的中心正逐渐由议会立法、法典转变为行政机关或地方国家机关的授权立法、行政立法,位于世界法律体系大家庭的英美中三国也不例外,这就为我们进行比较提供了前提。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先来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主体上议会(或人大)是最主要的授权机关,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受权主体;都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了相同或类似的分类;同时,对授权立法的监督也成为三国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分别从多个角度对授权立法进行监督。

三国授权立法制度的不同点:

首先,从起源和发展来看,中国的授权立法制度较英国和美国则相对较晚;同时英美通过议会主权或是三权分立,都确立了议会的唯一立法权,行政机关不具有立法权限,故不会出现行政机关职权性立法和授权性立法并立或者冲突的情形,这是由三个国家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从授权立法的主体来看,议会是三个国家的共同授权主体,而且经议会授权的机关在特定情形下也可能成为授权主体;但是中国不同于英国和美国的一点就是由于其立法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授权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而且行政机关、地方政府都可以成为授权机关。虽然从理论上说,具有某一权力的国家机关,都有权将其权力授予其他机关,但是,我国立法授权主体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限制授权主体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立法主体都在进行立法授权,而由于主体的不明,必然导致我国立法授权的混乱。从对实践的考察中人们会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即:越是较低级别的机关,越是倾向于在法文件中作授权规定。如不改变这种现象,我国的立法权就有被分解的危险,而且立法权的影响力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借鉴英美的经验,缩小授权主体的范围:在中央层次上,将授权机关限定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应给行政机关立法授权的权力;在地方层次上,将授权机关主要限定在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再次,从授权立法的对象方面来看,除了与英美两国一致的行政机关以外,我国受权主体与立法主体(即授权主体)的范围基本一致,除了全国人大,上述的授权主体都可以作为受权主体。这里存在一个疑问就是:人大和其常委会之间能否进行授权立法?在西方国家,把这种立法机关之间的授权称为“内部授权”。这包括:国家议会对地方议会的授权和议会两院之间的授权,一般情况下,西方国家是禁止这种立法授权发生的,因为在它们看来,“这会造成宪法权力分配的重新安排。” 此外,我国授权立法实践中的受权主体都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但笔者认为,受权主体性质的多样化将是授权立法制度的发展趋势,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受权主体以行政机关为主,同时也有其他性质的主体(如英国的教会、社会团体等)。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

最后,从对授权立法的监督上,我国与英美两个相比,从监督体制到监督力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故学者建议加强对授权立法的监督,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1.建立完备的登记备案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加强监督,而且还有利于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2.建立报批制度,作为事前审查可以防止立法资源的浪费;3.建立撤销制度,这是对授权立法的事后审查。有了这三项制度保障,我国的授权立法将有了体系化的监督体制,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伍』 立法权的种类

从权力的来源上立法权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法自身拥有的立法权,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该立法权可制定、修改、和废除包括宪法在内的任何法律性规定;另一种是依法被授予的立法权,如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中央各部委及其下属单位等依法成立的行政、司法、军事机关。两种立法权所立之法都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两者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其一:前者所立之法的规范范围均大于后者,后者所立之法的内容不得与前者冲突;其二:前者所立之法适用范围较广,而后者所立之法适用范围较窄;其三:前者所立之法所规范的行为具有普遍性,而后者所立之法所规范的行为则具有特定性。

『陆』 立法权包括哪些要素

“立法”(Legislation),一般又称法律制定。西方国家的学者对立法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立法含义也有所不同。立法是通常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1.立法的概念

我国当今法学中,对“立法”一词有四种理解。
从狭义的解释来看,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立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制定和变动法律这种特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从广义来看,立法是指从中央到地方一切国家机关制定和变动各种不同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两者之间的解释,立法是指一切有权主体制定和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北大教科书解释: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规范的活动。
编辑本段
2.立法的特征

第一,立法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
第二,立法既包括有立法权的专门国家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
第三,立法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第四,立法是一项包括多种法律变动的专门活动。
编辑本段
3.立法部门

立法部门是现代社会中负责制定法律的机构,通常由当地公民按人口比例组成,通常称为国会或议会,但亦有使用不同名称。立法部门除了制定法律外,通常亦负责审批政府(行政部门)的公共开支要求、监督政府运作、同意司法首长的任命等。在议会制中,行政部门亦是由立法部门产生,向立法部门负责。在总统制中,行政首长并不由立法部门产生,而是分开选举。但不论在何种制度中,由于立法部门掌握了公共财政的大权,可以说是最根本的权力来源。
编辑本段
4.不同时期的立法

制定法律的权力不是一开始在议会手上的,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中,立法权不尽相同。在原始社会时代,法律一般是习惯法,由一个氏族内大家共同的习惯组成,大家共同遵守。
在奴隶社会时代,法律已经成文,不同国家法律制定的权力也不同。独裁君主国家,立法权属于君主。在古代印度,则属于祭司阶层 - 婆罗门,隶属于神权。古代雅典,立法权由奴隶主组成的议会共同决定。
在封建社会,立法权一般都掌握在君主手里。
编辑本段
5.现代的立法

现代社会,各国的立法权一般都是掌握在议会,各国的议会制度也不相同。三权分立的国家,议会单 相关书籍独掌握立法权。议会除了具有立法权外,通常都具有运用税款的权力。两院制的议会制度国家,一般下院掌握最根本的赋税权,能以否决政府财政预算的方式控制税款的运用。
在美国,立法权和行政权完全分离,互不干涉,互相牵制,各自单独选举。行政权首脑 - 总统对立法有部分否决权,但如果经议会2/3多数通过,总统无权干涉。经常有总统的反对派掌握议会多数的情况。
在日本,议会多数党首自动接管行政权,担任首相,所以行政和立法互相配合。要犯了错误,大家一起下台。
荷兰女王不仅是礼仪元首,尚掌握部分立法权。
芬兰总统不仅是行政机构首脑,也掌握部分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立法机构,而且是最高权力机构,掌握任命行政长官 - 总理和司法长官的权力,但不单独掌握全部立法权,行政机构 - 政府也有部分立法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单独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
编辑本段
6.院制

现时大部份国家的议会都可分为两院制或一院制两种。两院制的来源通常有两种:英国式或美国式。英国式是源于英国国会建立初期,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无法平衡,于是设立由贵族组成的上议院和以平民组成的下议院以互相制衡。美国式是源于合并成美国的州份各有自己的渊源和文化,为避免人口多的州份侵害人口少的州份的利益,于是设立参议院,各州不论人口均派有两名代表,以平衡以人口比例分配的众议院。一院制的好处则是简单,实行的多是人口少的国家。
编辑本段
7.立法程序

1.提出法案
2.审议法案
3.表决和通过法案
4.公布发

『柒』 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有啥区别,谢谢!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从他们的定义即可看出区别:

1、立法权:国家制内定、修改和容废止法律的权力。
2、行政权:是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内行政、外交等各方面行政事务的权力。
3、司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开展依其法定职权和一定程序,由审判的形式将相关法律适用
简单通俗来说,
拿美国来说,法院是司法,白宫是行政,国会是立法;
立法的不司法,司法的不行政不立法,行政的只能依法办事,

『捌』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主体分别是什么

司法权的主体是法院,行政权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权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司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开展依其法定职权和一定程序,由审判的形式将相关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的专门化活动而享有的权力。人们提到的“司法权”多指狭义司法权,即虽包括检察权在内、但却明显偏重于审判权,或仅仅指审判权(即以法院为相应机关)。

行政执行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运用行政权于公共行政事务的组织管理过程中,以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运转,实现整个行政目标。

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还享有提出法案的权力。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8)实体性立法权扩展阅读:

在现代法治国家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它们之间既相互分立又相互制衡。在这些国家机关中,法院和行政机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国家机构,它们行使国家权力的目的、功能各不相同。

法院行使司法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司法权在价值追求、功能定位、运行方式等方面与行政权有着明显区别。

在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均可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行为进行监督,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是主流,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则被限定在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上。

由此决定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司法权监督行政权的对象和深度,因此,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具有有限性和局限性。

『玖』 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有啥区别,谢谢!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区别如下:
1、立法权:国家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2、行政权:是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内行政、外交等各方面行政事务的权力;狭义讲来,指国家职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职能的总称;广义讲来,指作为决策职能的政治之外的执行职能;
3、司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开展依其法定职权和一定程序,由审判的形式将相关法律适用。
司法权与行政权的主要区别:
1、司法权与行政权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
2、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性质不同;
3、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功能不同;
4、司法权与行政权运行方式不同;
5、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启动方式不同;
6、司法权与行政权对独立性的要求存在区别;
7、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公开性的程序不同;
8、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裁决具有终局性的差异;
9、司法权与行政权对执法主体的职业化要求不同;
10、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裁决依据的不同。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
(一)委托鉴定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
(二)发现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鉴定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
(四)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
(五)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或者鉴定能力的;
(六)委托人就同一鉴定事项同时委托其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形。

『拾』 什么是立法权,什么是决定权

谈到立法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立法。“立法”一词早见于我国古代典籍《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律书》和《汉书·刑法志》,但我国古代典籍中所说的立法不同于近现代立法一词的含义,它主要指制法设刑。《汉书·刑法志》说:“圣人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史记·律书》中说 :“王者制事立法”。

国外学者对立法的解释也有所不同。美国《大网络全书》认为“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为了规范社会行为,而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牛津法律指南》对立法的定义是“立法通常指有权的个人或由法律确认的机关有意识地制定或改变法律的过程,是一种意志的表达。”《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立法“指通过具有特别法律制度赋予的有效地公布法律的权力和权威的人或机构的意志制定或修改法律的过程。”日本末川博所编《全订法字词典》则解释为:“立法,是与行政、司法相对应的概念。从形式意义上讲,不论法律名称如何,是指制定一般抽象的法规的工作。”

中国法学界目前对立法概念的解释不下十余种,其中最普遍的有所谓广义立法、狭义立法、和介乎广义狭义之间的立法等观点。而由于对广狭范围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对立法概念的最普遍解释至少有四种:第一,立法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常设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这种特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第二,立法是指从中央到地方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第三,立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不同的规范性 文件的活动。第四,立法是指一切有权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法规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法规的活动。本人认为立法就是国家机关依法创制、修改、废止法律的一种活动。国家统治者可基于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立法体制,对立法权限进行不同的配置。

什么是立法权,学者之间也有不同的认识,并形成明显不同的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立法权是指以国家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专有权力;[1]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的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行政权、司法权而分离的权力,是最高国家权力和整体权力,地方并不享有独立的完整的立法权。它们在立法上的权力宜称为“立法规权”,而不宜笼统称为“立法权”。[2]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现行宪法第58条规定的是“国家立法权”,不能将国家立法权等同于立法权。立法包括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和委托立法权等,是各种立法权的总和。[3]我以为要正确界定立法权,必须正确处理 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立法权和制宪权的关系。所谓制宪权是指制定宪法的权力。按照现代民主理论,这一权力属于人民,不受任何限制。制宪除由人民行使外,还可委托人民的代表行使。依照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思想家西耶士的主张,制定宪法的权力和由宪法创立的权力是两种不同的国家权力。前者是指制宪权,后者是指依宪法而成立的国家权力,如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等。立法权只能制定一般的法律,其地位低于制宪权。但在各国立法权和制宪权具体行使的实践中,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⑴制宪权和立法权并无严格的区分,都由立法机关行使,如英国的议会既制定宪法性文件也制定普通法律;⑵将制宪权和立法权明确加以划分,制宪由特别的制宪机关行使,立法权由代议机关行使,如美国宪法便是由专门的制宪会议制定的;⑶制宪权和立法权都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但两者适用范围和制定程序有明显的不同,如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只需要二分之一的多数,而制定和修改宪法则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

第二 ,正确认识立法权的性质。立法权是近代分权理论与实践的产物,是国家权力体系中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力,是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重要国家权力。所谓立法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力,是指这种权力较之行政权、司法权而言,在适用范围、运作特点、合法性基础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虽然近些年来,在许多国家出现了三权之间相互渗透的情形,如委托立法,行政司法等,但上述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三种权力划分的根基。之所以说立法权是一种具有政治性质的权力,是因为立法权通常与国家的最高权力相联系,体现或代表国家主权或人民主权,并且管辖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在这方面,许多思想家都有过重要论述。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说:“立法权是享有权利来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 力量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4]他还说:“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因为它有权为社会的一切部分和每个成员制定法律,制定他们的行为的准则”,而“谁能够对另一个人 订定法律就必须在他之上”。同时,立法权也是其它一切权力物的渊源,“社会的任何成员或社会的任何部分所有的其它一切权力,都是从它获得和隶属于它的。”[5]孟德斯鸠从分权制衡的角度主张立法权不是绝对的,也应该受其它权力的制约;但他认为“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并由人民的代表通过议会来行使。[6]卢梭从其人民主权的理论出发,强调“立法权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它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权力,属于主权者;而不像行政权那样只限于个别性的行为。[7]

马克思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对法的问题作过深入地研究。他认为立法就是“在议会中,国民将自己的普遍意志他提升为法律,即将统治阶级的法律提升为国民的普遍意志”,“立法权是组织普遍事物的权力”,“凡是立法权真正成为统治基础的地方,它就完成了伟大的根本的普遍的革命。正因为立法权当时代表着人民,代表着类意志,所以它反对的不是一般的国家制度,而是特殊的老朽的国家制度。”“要建立新的国家制度,总要经过真正的革命。”正是“立法权完成了法国革命”。[8]

第三,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和人类所面临事务的日趋复杂,要求立法权的理论与实践也表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因为法律本身是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体现,所以立法和立法权的多样化发展,本身就是人类迈向自由王国的进步表现。另外,我们同时也应认识到立法权的配置固然与国家结构有密切联系,但是国家结构形式并不是立法权配置的决定因素。单一制国家也可以出现多元立法形态,这种现象的出现,正好反映了现代两种不同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相互借鉴和吸取治国经验的趋势。

热点内容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合同法试题答案 发布:2024-04-25 22:17:35 浏览:952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全文 发布:2024-04-25 22:16:55 浏览:150
元宝法院郝 发布:2024-04-25 21:59:16 浏览:790
刑法审判时 发布:2024-04-25 18:54:42 浏览:591
新的劳动法颁布的作用 发布:2024-04-25 16:58:42 浏览: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精解 发布:2024-04-25 14:58:47 浏览:396
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 发布:2024-04-25 14:37:39 浏览:158
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 发布:2024-04-25 12:26:05 浏览:5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下载 发布:2024-04-25 11:44:54 浏览:452
聚会场所规章 发布:2024-04-25 11:15:04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