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反恐立法目的是

反恐立法目的是

发布时间: 2024-03-31 16:20:20

1. 反恐法颁布时间和实施时间

我国现行反恐主义法是于2018年4月27日发布,并于2018年4月27日起施行的。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政策解读
1.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当前,针对中国的暴力恐怖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是法制国家。制定反恐怖主义法是完善国家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依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需要,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2.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反恐工作的法律文件,对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做出界定,为反恐立法迈出第一步。
3.201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反恐怖法应该明确界定恐怖行为、恐怖组织等概念,对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放任传播,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宣传、散布恐怖思想和恐怖言论等行为,都应入罪。
4.2014年各地发生多起恐怖事件,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尽快制定反恐怖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反恐立法是一个全面的法律体系问题,在防范、打击等整个过程中都要发挥反恐怖法的作用,而不单是打击严惩恐怖分子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反恐怖法应该明确界定恐怖行为、恐怖组织等概念,对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放任传播,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宣传、散布恐怖思想和恐怖言论等行为,都应入罪。
5.2014年4月,由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牵头,公安部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安部、工信部、人民银行、国务院法制办、武警总部等部门成立起草小组,组成专班,着手起草反恐怖主义法。在起草过程中,多次深入一些地方调查研究,召开各种形式的研究论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反复征求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地方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同时还研究借鉴国外的有关立法经验,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
二、总则
1.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作出妥协,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
3.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三、法律责任
1.参与下列活动之一,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
(二)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的;
(三)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四)为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实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活动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
2.利用极端主义,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强迫他人参加宗教活动,或者强迫他人向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提供财物或者劳务的;
(二)以恐吓、骚扰等方式驱赶其他民族或者有其他信仰的人员离开居住地的;
(三)以恐吓、骚扰等方式干涉他人与其他民族或者有其他信仰的人员交往、共同生活的;
(四)以恐吓、骚扰等方式干涉他人生活习俗、方式和生产经营的;
(五)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六)歪曲、诋毁国家政策、法律、行政法规,煽动、教唆抵制人民政府依法管理的;
(七)煽动、胁迫群众损毁或者故意损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国家法定证件以及人民币的;
(八)煽动、胁迫他人以宗教仪式取代结婚、离婚登记的;
(九)煽动、胁迫未成年人不接受义务教育的;
(十)其他利用极端主义破坏国家法律制度实施的。
3.防范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的管理、营运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制定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的;
(二)未建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制度,或者未配备防范和处置设备、设施的;
(三)未落实工作机构或者责任人员的;
(四)未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或者未将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调整工作岗位的;
(五)对公共交通运输工具未依照规定配备安保人员和相应设备、设施的;
(六)未建立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值班监看、信息保存使用、运行维护等管理制度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第一条
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 作为大学生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了解恐怖主义的真实意图


4. 做好防范措施,远离恐怖注意

如何应对恐怖主义

1 政治措施

(1) 政府明确政治立场 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于破坏一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的恐怖主义都应受到谴责,对于以分裂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为目的而发动的针对中国利益的恐怖活动要进行严厉打压。 (2)尽快出台《反恐法》 不同于普通的力图逃避法律惩处的刑事暴力犯罪,恐怖分子属于一种显性犯罪活动,他们会采取自杀式的恐怖袭击活动,更不惧怕法律的惩处。但我们可以通过通过立法打击或者遏制恐怖主义方面存在缺陷。《反恐法》一部预防法,强调如何预防恐怖分子发动恐怖袭击。 (3)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不同的民族因经济文化习性宗教等差别,矛盾不可避免地存在,即使同一民族内部实际也有各种矛盾,所以一些恐怖分子打着“民族分裂”的旗号激化民族矛盾。所以,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恐怖主义。推动民族经济,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平等对待各民族都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2 民众反恐 单靠专业的反恐职能部门以及反恐力量,很难全面遏制恐怖主义的发展态势,所以,民众作为反恐的重要基础力量和依靠力量,在反恐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首先,在人多的地方,我们要保持较高的警觉性。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特别是遇到突发恐怖袭击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掌握一些遇到恐怖袭击的自救方法。

配合反恐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

面对一些可疑的情况,我们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但并不提倡民众去主动发现恐怖分子并与其斗争。遇到任何突发情况,要尽量做到不围观,以免影响专门力量的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置恐怖袭击突发事件,也可能给自己带来次生性的伤害。

维护民族团结

虽然几次暴力袭击案件造成了民众的恐慌,甚至又少部分人对少数民族的人产生忌惮心理,这是不明智的。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我们不能以点概面。而是应该团结起来,识穿恐怖分子的阴谋,让他们的意图破产,加快发展与坚决斗争相结合

3. 有关美国、日本、欧洲的投资环境

美 国
一、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2004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1696.3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1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1%;自美国进口4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1.9%。中方顺差802.7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家具及灯具、玩具、鞋、钢铁制品、塑料及其制品、车辆及其零配件、服装、皮革制品及箱包、其他纺织制品、光学照相设备等,自美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光学医疗设备、油籽饲料、航空器、塑料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棉花、木浆、杂项化学品、钢铁、皮革等。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国公司在美国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2.4亿美元,新签合同金额3.8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2亿美元,新签合同金额0.5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中国公司在美国累计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20.2亿美元,签订合同金额28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9亿美元,签订合同金额18.8亿美元。
2004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在美国设立非金融类中资企业9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4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中国在美国累计投资设立非金融类中资企业883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10.9亿美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美国对华投资项目3925个,合同金额121.7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39.4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美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项目45265个,合同金额986.1亿美元,实际投入480.3亿美元。
二、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概述
(一)贸易投资法律体系
1、与贸易有关的主要法律
美国贸易法律体系涵盖关税及海关法、进出口管理法律、贸易救济法律、基于安全考虑的贸易立法,以及为实施诸多对外贸易协定制定的国内立法等。美国是普通法系国家,其贸易法律体系既包括成文法也包括有效的法院判例,这些判

10 0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例是对成文法的具体实施或有效补充。国会通过的成文法见于《法律汇编》,且大部分已收编于美国法典第19编中,而判例则载于各法律报告中。
以下几部法律形成了美国贸易法律体系的支柱性立法。经修改后的《1930年关税法》是关于关税制定和征收的主要法律,并就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做出了规定。经修改后的《1974年贸易法》就非关税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保障措施及301调查等问题做出了规定。经修改后的《1979年贸易协定法》批准了东京回合谈判成果,将有关贸易救济、海关估价、政府采购、产品标准等成果纳入了美国的贸易法体系。《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增强了行政部门的贸易谈判权以及对不公平贸易采取措施的权力,并全面修订了当时存在的诸多贸易法律,包括反补贴反倾销的法律、《1979年贸易协定法》以及《1974年贸易法》的301条款等。
另外,与贸易相关的法律还包括《2002年贸易法》、《乌拉圭回合协定法》以及《乌拉圭回合协定法的行政说明》(1994)、《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法》(1993)、《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实施法》、《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以及《1962年贸易拓展法》等。
2、与投资有关的主要法律
美国的外资管理法律体系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立法:
(1)投资申报审查方面的立法
该部分法律包括《国际投资与服务贸易普查法》、《外国农业投资披露法》以及《1950国防生产法》(通常被称作《埃克森-弗罗里奥修正案》)等。
(2)国民待遇和部门限制的立法
美国对能源、矿产、渔业等方面的外国投资设有限制。如《1954年原子能法》、《1920年矿产租赁法》等。
(3)对外签订的与投资有关的协定
目前美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并生效的双边投资条约已达38个。同时,在美国签订的诸多双边及区域性的贸易协定中也涵盖了投资管理的内容。
(二)贸易管理制度

10 1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1、关税制度
(1)平均关税水平及其变化情况
除古巴外,美国对所有WTO成员方给予最惠国税率待遇。美国2003年加权平均关税水平为1.5%, 2004年为1.6%。某些产品如烟草、花生及奶制品、糖和部分鞋类产品受到高达50%~350%的关税保护。2004 年美国工业品平均税率约为4%。在目前正在进行的WTO新一轮谈判中,美国提议在2005年前取消所有工业品的关税,并对农产品关税进行实质性削减。
(2)美国关税制度
美国关税制度采用的是根据海关合作理事会《协调商品名称及编码制度》制定的《美国关税协调表》。大多数美国关税税率为从价税,但某些进口产品,主要是农产品,需缴纳从量税。另外,也有些产品需按复合税率缴纳关税。对于包括糖在内的一些产品还受到关税配额的限制。
美国关税协调表中的关税分两栏列出,一栏包括最惠国待遇税率(美国称其为正常贸易关系待遇税率)及特别优惠税率,另一栏列出不享受最惠国待遇税率的国家应适用的税率。
2、主要进口管理制度
美国主要依靠关税来对进口产品及其规模进行管理和调节,但对相对敏感的进口产品,如农产品,美国还采用关税配额的方式。在纺织品贸易方面, 2005年1月1日美国已如期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在政府采购方面,未被WTO《政府采购协定》所涵盖的部分,由《1933年购买美国货法》来约束。其次,出于环保、国家安全、支付平衡等原因,国会通过诸多国内立法授权行政部门采取配额管理、禁止进口、收取进口附加费等方式对进口实行限制。此类法律包括《1972年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动物保护)、《1962年贸易拓展法》第232条款(国家安全);《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支付平衡)等。最后,在美国的商业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产品标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3.主要出口管理制度
(1)出口控制

10 2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出于保护国家安全、推进美国对外政策,限制生化武器及导弹技术扩散,以及确保一些短缺物资在国内的充足供应等目的,美国政府对部分产品实行出口控制。根据出口产品以及政策目的之不同,出口控制的管理职能分别由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具体实施。
商务部产业安全局负责对短缺物资和两用产品颁发出口许可证,其所依据的法律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1979年出口管理法》以及《出口管理条例》。
国务院负责管理国防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许可,所依据的法律为《武器出口控制法》。
财政部负责以出口许可的方式对那些出口受到美国贸易经济制裁的国家、公司及个人的物品进行管理,其所依据的法律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与敌国贸易法》、《联合国参与法》以及现行的反恐措施。
(2)出口促进
美国的出口促进主要表现在出口融资、对外贸易区的免税待遇、出口退税、对外国销售公司的部分境外收入免征所得税以及贸易调整援助计划等方面。
① 出口融资
美国进出口银行是出口信贷的官方机构。该银行通过一系列贷款、担保和保险计划,向出口商和海外购买商提供融资。2004财政年度,进出口银行预算可提供约116亿美元支持出口。
② 对外贸易区
对外贸易区根据《1934年对外贸易区法》设立,对进入对外贸易区的外国货物和国产货物免征关税、仓储税或消费税。对外贸易区分一般贸易区和单独贸易区。
③ 退税
《1930年关税法》第313条创立了退税制度。在该退税体制之下,对进口货物或原材料所收取的关税或其他税费应在其出口时获得退税。
④ 贸易调整援助
目前美国的贸易调整援助涵盖工人贸易调整援助计划、农民贸易调整援助计

10 3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划和企业贸易调整援助计划。所依据的法律是《1974年贸易法》经《2002年贸易法》A部修订后的内容。《2002年贸易法》将这三项援助计划延至2007年9月30日。根据修订后的法律,2003年至2007年除允许将部分健康保险费作为抵税额以及对50岁以上工人的特别工资差额补助外,每一财政年度还可提供2000万美元用于培训符合条件的工人。另外,每一财政年度可使用1600万美元援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用于援助农民的预算更高达9000万美元。
4、与贸易相关的其他关税制度
除了基本的最惠国税率以外,某些国家还根据与美国签署的互惠性自由贸易协定享受更优惠的关税安排。另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可根据美国单方面设立的关税优惠方案享受特别优惠关税。
(1)互惠的自由贸易协定
2004年,美国完成了与澳大利亚和摩洛哥的谈判,将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数量增至12个;另外,美国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等5个区域性贸易安排的成员。这些互惠性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分别按照所属协定享受比最惠国税率更加优惠的待遇。为执行这些贸易协定,美国国会出台了相应法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法》、《美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协定法》等。
(2)关税优惠方案
除互惠性的安排外,美国还建立了一些单方面的关税优惠方案,主要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1976年出台的普惠制方案。根据该方案,13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650种产品对美出口享有免税待遇。2004年,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增加为普惠制受惠国,智利、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安提瓜岛及巴布达岛、巴巴多斯岛、巴林等国因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入欧盟或普惠制毕业等原因不再享受美国的普惠制待遇。
类似的优惠安排还包括《2000年非洲增长和机会法》,对源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的产品实行免税待遇,《安第斯贸易优惠法》以及《加勒比盆地方案》等。

10 4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5、其他相关制度
(1)海关制度
自2002年颁布了安全措施以来,美国进口手续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规定要求运往美国的货物在启程前应向美国当局传输有关的电子信息;美国已与一些外国海港达成协议以审查运往美国的集装箱所载货物。另外,《2002年生物反恐法》要求大多数食品制造和处理企业进行注册,并且所有前往美国的运送食品船只应提前通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2)贸易救济措施
美国的贸易救济制度可分为影响进口和影响出口两个方面。对进口的救济措施主要包括针对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对进口品进行调整的保障措施,以及运用337条款对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所采取的措施。对出口的贸易救济主要体现在301系列条款的应用上。
现行的美国反倾销反补贴法的主要内容基本上都体现在美国法典第19编关税第4章经修订的《1930年关税法》中的第四小章,具体的行政法规分布在美国联邦行政法规汇编第19编中。总统可依据《1974年贸易法》201-204条款的授权对特定进口产品采取保障措施。该授权可以在进口物品并无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情况下使用。对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美国主要通过《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来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人的权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是337条款的执行机构。该机构可以签发排除令指示海关禁止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口。
《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是在现行贸易协定下维护美国公司权益,为美国产品和服务扩大海外市场准入,反对外国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影响美国产品出口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该法律为美国贸易代表调查外国侵权行为以及与外国政府磋商寻求解决方案提供了具体的程序。301条款的扩展应用表现为超级301条款以及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特别301条款。301系列条款具体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实施。
(3)政治经济安全措施对贸易的影响

10 5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出于政治经济安全的考虑,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只要符合有关立法的规定,美国政府都可以进行限制或管理。此类立法包括:《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该法于1977年通过,授权总统在国家安全、对外政策或经济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冻结外国人在美国的资产,实行贸易禁运,或采取其他适当的应变方式;《与敌国贸易法》,该法的部分授权由布什总统于2004年9月10日下令得以延续1年,即延至2005年9月14日;《毒品控制贸易法》;《1985年国际安全和开发合作法》;《禁止与古巴交易法》等诸多立法。
(三)投资管理制度
美国对投资基本上不设限制,但在以下一些相对敏感行业中,存在一些具体的规定。
1、航空
根据美国交通部的规定,外国公司对美国航空公司的收购不得超过25%的股份,航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美国藉的董事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二。外国公司对美国航空公司的收购申请由美国交通部审批。
2、通讯
根据美国联邦通讯法的规定,如果外国公民、外国公司或外国政府控制美国通讯公司五分之一的股份,或者该公司拥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外国藉董事,美国政府将拒绝向该公司签发在美国营业的许可证。
3、海运
对于经营美国沿海和内河航运业务的船公司,外国个人、公司或政府在该美国船公司的股份不得超过25%,否则就被取消沿海、内河航运权。美国船公司未经联邦运输部长的批准将其在美国注册的船舶出售给外国公司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美国法律追究。
4、原子能
美国《联邦原子能法》对外国人涉足原子能生产有严格限制。
5、金融
金融对外国资本的开放受到联邦和州两级法律的调整,由于各种法律规定不

10 6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一,显得较为复杂。总的来说,根据《联邦国际银行法》和各州法律,外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该领域会受到严格控制。
(四)主要贸易投资管理部门
美国宪法赋予国会管理对外贸易以及征收关税的权力。国会通过一系列法律,将很多职能授权给相关行政部门,同时,行政部门与国会主要相关委员会以及私营部门咨询团体在工作上又保持密切联系。
在对外贸易管理方面,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征收关税,具体由财政部和海关执行;二是进出口管理和服务,具体由美国商务部、农业部和海关等机构执行;三是对外贸易谈判,主要由总统下辖的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美国贸易代表负责。
1、国会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明确规定,国会拥有征税以及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因此,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并修订关税措施及有关贸易措施均需依据国会的具体立法或在国会特别授权的范围内实施。
国会在贸易政策决策中的角色基本上分为贸易立法权和监督权两方面。为确保行政部门执行贸易法律适当,国会要求行政部门定期与其磋商。国会还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每年提交众多报告来评估美国所采取的贸易措施,以使国会了解这些措施的实施情况。
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涉及对外贸易管理事务的专门委员会有十余个,其中众议院的筹款委员会和参议院的财经委员会的作用显著。
2、政府行政部门
(1)美国贸易代表
美国贸易代表的前身是根据《1962年贸易拓展法》设立的特别贸易代表,1980年改为现名。美国贸易代表是总统的内阁成员,是总统的主要贸易顾问、对外谈判代表和贸易问题发言人,具体负责促进与协调美国的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政策,并实施与其他国家在上述领域的谈判。通过几次立法,其责任和重要性不断提升。

10 7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另外,在《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中,国会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出任以下机构或会议的代表:由总统建立的国际贸易占主导地位的各种机构,以国际贸易为主题的所有经济峰会或其他的国际会议。对于根据美国反倾销、反补贴法。以及337和301条款等可诉的不公平贸易案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负责确定并协调机构资源。
根据《乌拉圭回合协定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被认为是WTO下的所有问题的谈判负有主要职责。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03年6月进行了机构调整。中国事务处和日本事务处被撤销,并入北亚事务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设有三位大使级的副代表。
(2)商务部
商务部是美国负责对外贸易管理及出口促进的主要政府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实施美国对外贸易法律和法规,执行促进美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政策;监督多双边贸易协定的实施;为美国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
商务部负责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部门是国际贸易管理局和产业安全局。国际贸易管理局主要负责促进美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进行贸易统计,收集关税税率信息;监督市场准入和美国签署的国际贸易协议的履行情况,消除国外市场准入壁垒;实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产业安全局主要负责制定、实施和诠释有关美国军民两用产品、软件与技术的出口控制政策,并颁发相应的出口许可证。
(3)国际贸易委员会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是一个联邦机构,其前身为1916年国会创建的美国关税委员会(《1974年贸易法》将其改名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该机构在贸易问题上有广泛的调查权。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要工作包括:判定美国的国内产业是否由于低于公平价格或受补贴的进口遭到实质性损害;对例如侵害知识产权等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相应对策(总统有权否决);对由于进口增加而受到严重损害的产业部门,向总统建议对其进行救济等。
(4)海关

10 8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海关负责征收进口税,并执行多达400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2002年国土安全法》第402条,海关划归新成立的国土安全局,但之前法律授予财政部的海关征税职能仍然由财政部掌管。
(5)协调机构
① 贸易政策的协调机构
美国各政府部门和国会之间主要通过三个不同级别的协调机构来协调外贸政策的制定工作,他们分别是:贸易政策工作委员会,贸易政策审议小组以及国家经济委员会。前两个机构由贸易谈判代表担任主席。
1993年克林顿总统成立了国家经济委员会作为最高层次的协调机构,直接受总统领导,由副总统、国务卿、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劳工部等机构组成。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和评估贸易政策审议小组提交的贸易政策问题备忘录和具有特殊性或有争议的贸易政策问题。
② 投资政策的协调部门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1975年创建的,负责美国投资政策的实施,如根据《埃克森-弗罗里奥修正案》对跨国并购进行审查等。
向外国投资委员会申报的并购案材料应包括并购人的基本情况,并购交易概况,拟收购的资产情况以及将来的计划等。外国投资委员会收到申报后的一个月内,决定是否通过该项并购交易,如认为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审查,则还可以有45天的调查时间。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的惟一标准就是并购是否会危害国家安全。如果外国投资委员会认为该项并购会威胁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就会提请美国总统审查该并购案,总统将在15天内做出是否禁止该项并购交易的决定。
3、私营部门顾问委员会体制
私营部门顾问委员会体制最初由《1974年贸易法》第135条规定,并经《1979年贸易协定法》以及《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扩充,形成目前由美国贸易代表管理的三级私营部门咨询体系。层次最高的为贸易政策及谈判顾问委员会,这些代表均由总统任命。中间一层由代表工业、农业、服务等部门经济的政策咨询委员会构成。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则组成了该体系的基础层,负责对涉及具体

10 9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领域的贸易问题提供具体的技术性信息。中间一层和基础层的代表由美国贸易代表或相关部门领导人任命。
三、贸易壁垒
(一)关税及关税管理措施
1、高关税及关税高峰
美国整体关税水平较低,但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高关税和关税高峰。目前,美国超过平均关税水平三倍以上的高关税税目占总税目的7.5%,关税超过15%的税目占总税目的4.3%。高关税和关税高峰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装、皮革、橡胶、陶瓷、鞋类和旅行产品等大类产品,而这些产品是中国出口美国的主要产品,对中国产品影响面较大。从鞋和陶瓷产品等具体商品大类看,美国通常对价高产品适用较低税率,而价低产品适用较高税率,目前中国产品在美低端市场所占份额较高,这种关税结构使得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2、关税升级
美国关税升级现象较严重。美国对矿产品、贵金属和宝石类产品的初级品算术平均关税为0.43%,半成品为1.17%,制成品为6.12%;纺织品和服装类产品的初级品算术平均关税为7.17%,半成品为9.21%,制成品为10.16%。再以单个税目的产品为例,非零售用聚酰胺-6纺制的未捻单纱税率为0,未漂白或漂白的纯尼龙布税率为13.6%,化学纤维制的针织或钩编T恤衫、汗衫等税率为32%。上述产品的关税结构明显限制了中国附加值较高的半成品或制成品的对美出口,给中国出口企业的合理利益造成损害。
3、关税配额
美国为控制进口数量,保护国内生产商利益,对部分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2004财政年度实行关税配额的农产品包括几乎所有的奶制品、糖及含糖产品、花生及部分花生产品、未加工烟叶及加工烟草、金枪鱼,大部分新鲜、冷冻或冷藏的牛肉以及棉花等。对配额外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如脱脂奶粉一项,配额内平均关税水平为2.2%,配额外则为52.6%。
(二)进口限制

11 0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1、进口禁令
《1962年贸易拓展法》第232条第2款规定,美国商务部可以自行或根据其他部门或相关利益方的申请发起232条款调查,评估相关进口产品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破坏或破坏威胁,并就此向总统提交报告,由总统决定是否对进口采取调整措施。从1980年至今,美国商务部已完成了16起232条款调查。
虽然《1962年贸易拓展法》对确定某种产品的进口是否对国家安全造成破坏或存在破坏性威胁时应考虑的因素做出了规定,但由于标准不明确,导致总统和美国商务部等行政部门在实际操作中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另外,相关美国产业申请232条款调查时并不需要提供本产业受到实质损害的证据,这就大大降低了启动232条款调查的门槛,且难以甄别企业申请232条款调查的目的在于防止国家安全遭破坏,还是避免进口产品与其竞争。因此,中方希望美国审慎使用上述措施,以免对正常贸易造成影响。
2、进口配额
美国根据《乌拉圭纺织品和服装协定》,于2005年1月1日取消所有的纺织品数量配额,但在具体执行方面,美国还存在以下一些限制性措施。
美国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于2004年12月13日发布了对2004年出口美国但超过2004年配额数的那部分进口纺织品的处理程序,表示将不会允许这部分超配额进口在2005年1月1日配额取消后立即入境,而是每月按2004年配额量的5%进入。此外,还要求所有超配额进口都在规定时刻呈送报关资料,以保证5%的额度在所有产品之间按比例分配,超过5%的部分将被延迟至下一月或之后再被允许通关。延迟产品入境势必增加进口商的仓储费用,阻碍所涉产品的及时供应。
此外,美国还在缺乏符合双边协定规定的事实证据的情况下,单方面认定中国纺织品存在非法转口问题,扣减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配额,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纺织品的对美正常出口。事实上,经中方调查,美方所认定的中国纺织品非法转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三国(地区)企业的转口贸易,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进口商串通美国海关人员将中国企业正常向第三国(地区)出口的产品转口到美

11 1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国。中方就此与美方进行了多次交涉,但美方仅部分纠正了其错误做法。
(三)通关环节壁垒
1、对一些产品不合理的通关要求
美国海关在进口产品通关时要求出口商提供所有附加单证及相关信息,对某些进口产品,如纺织品、服装或鞋,要求提供的信息远远超出正常通关的需要。这些手续不仅繁琐而且费用高昂,对出口商特别是小型出口商构成了贸易壁垒。
美国海关对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求提供保密的加工程序信息。例如,对外表由一种以上材料构成的服装,必须提供相关重量、构成价值和每一部件的表面积,这种做法客观上导致了成本增加。
另外,美国海关于2003年1月出台规定,凡运往美国的眼镜都必须随货提供“滴珠测试证明”,否则将不得通关。美国海关规定的眼镜范围包括普通眼镜、太阳眼镜,用快件寄送、作为样品的眼镜也不例外。
2、《生物反恐法》问题
中方对美国通过2002年6月颁布的《公众健康安全与生物恐怖主义预防应对法》(简称《生物反恐法》)以及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颁布的《食品企业注册条例》等一系列条例所作的反恐努力表示认同,但对以上措施可能产生降低通关速度、增加企业出口成本以及增大出口市场不确定性等负面影响表示关注。特别在市场不确定性方面,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进口产品拒绝进入市场报告》,截至2004年底,我国产品被拒绝进入美国市场的总批次已达1815批次。中方对此表示关注。
3、集装箱安全倡议及24小时规则
为防止恐怖主义分子利用集装箱进行恐怖活动,美国海关于2002年1月发起了一项 “集装箱安全倡议”,与外国海关合作反恐。截至2005年2月,已有23个国家或地区45个港口承诺加入该倡议。2003年7月29日,中国也与美国签署原则性宣言,合作范围包括上海、深圳两个集装箱大港。
为了更好地执行该倡议,美国海关又于2002年10月31日公布了“24小时仓单预报规则” ,并于2003年2月2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则要求船公司或无船

11 2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2005
承运人在运往美国的装箱货物到达美国目的港24小时前,以电子方式通知美国海关有关每个集装箱的详细情况以便海关核查。有些船公司不得不向发货人收取预报仓单附加费以转嫁因此增加的成本,这项措施显然增加了通过海运集装箱出口至美国的成本。中方对美国通过上

4. 爱国者法案的起源

2001年,“9·11”恐怖袭击让整个美国为之战栗。对美国政府来说,最大的震动在于:策划袭击的恐怖份子是以合法的身份来到美国、学开飞机、用普通电话和普通网络电子邮件联络,最终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这次恐怖袭击的。
美国痛定思痛,决心要加强本土安全、防患于未然。于是,紧随“9·11”之后,美国国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来支持反恐行动。例如2001年的《美国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这个法案以防止恐怖主义的目的,扩张了美国警察机关的权限。根据法案的内容,警察机关有权搜索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医疗、财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等)。 法案极具争议性,它极大地增强联邦政府搜集和分析美国民众私人信息的权力。

5. 以暴制暴是不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手段

以暴制暴是不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手段, 概念立论及攻辩小结
立论:打击恐怖主义以暴制暴是不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手段
经济人力来源
1. 可行性
2.达不到目的
产生根源:国际、国内
长久的武力打击没有收到明显的成效
生存已经是恐怖分子的基本问题
武力:解决突发性事件
恐怖主义:实现其政治主张为目的,极端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 文化价值冲突的产物 应对恐怖活动中武力手段可以发挥作用, 但是打击恐怖主义
1: 以暴制暴具有局限性。
2: 以暴制暴达不到初衷。
3: 以暴制暴来源,发展,结果
今天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有强制力量保证的力量就是以暴制暴,但是实际真的是这样么,我们说今天经济制裁,完善立法,以及国家间的外交手段都在一定层面上具有强制力,难道对方是要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暴力手段么。
今天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以暴制暴的手段可以起到威慑作用,可以减少恐怖组织的有生力量,这个论断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就又不对了,我们说真正会去实施恐怖活动的恐怖分子难道真的会受到这种暴力手段的威慑么,我们说恐怖主义的有生力量真的会因为暴力手段的打击而造成永久性的损失么,我们今天所讨论是打击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而不是单单指打击某个恐怖组织。
首先明确几个概念,所谓恐怖主义是指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 爆炸等恐怖手段来谋求实现其政治主张或具体要求的活动。而以暴制暴是指通过暴力的手段抵制暴力,针锋相对的进行回击。
我们今天的判断标准就是从恐怖主义的产生,发展, 以及结果三个层面来判断以暴制暴能否真正的对恐怖主义造成打击。
第一,以暴制暴无法打击恐怖主义的来源。众所周知恐怖主义的来源分为国际跟国内两方面。国际来源在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一部分国家外交政策上的双重标准,而国内来源在于全球化经济的发言也造成一些国家极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极端低下。面对如此广阔并无形的恐怖主义来源,以暴制暴的手段便失去了其打击的具体目标,便无法达到效果。
第二,以暴制暴无法遏制恐怖主义的扩散。在恐怖活动已经十分猖獗的社会背景下,在面对超级大国或政治上的强势力量的时候,很多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或组织为实现其主张便会转向恐怖主义。而很多全球性的军火交易以及洗钱活动也为恐怖分子的活动提供的保障。而在这种社会现实面前,只有通过经济手段以及完善立法来切断恐怖主义的发展渠道,这恰恰是以暴制暴无法做到的。
第三,以暴制暴无法减少恐怖活动的发生。恐怖活动的发生地点发生时间袭击对象都无法再事先进行确定,想要凭借以暴制暴的手段来进行预防的可能性很小。并且我们都知道许多平民之所以会成为恐怖分子加入恐怖组织的主要原因便是他们的生存问题已经面临了严重的考验,也就是说武力手段对他们的威慑力十分有限,而武力手段的不恰当使用更会适得其反,在更多人的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
今天我们也相信我们双方讨论这个辩题的初衷都是来探求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方法,但是以暴制暴这种手段本质上的局限性让它在面对这种在意识形态中产生,在多个层面上扩散,在全球范围内活动的恐怖主义时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过分依赖以暴制暴的手段反而会让恐怖主义的受害者越来越多。综上所述, 我方认为以暴制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手段。
其实今天对方辩友在攻辩环节一直试图向我们讲述以暴制暴的手段的优越性/扩大以暴制暴手段的范围。但是其实经济制裁真的能够真正打击到恐怖主义么,对于恐怖组织的经济制裁真的具有可行性么?经济制裁在实施的过程中对象当然是恐怖组织所在的国家,那么对于这些本来就极不发达的国家进行经济制裁是不是同样会危害到普通人民的生活呢。其实经济手段远远不止经济制裁一种,还包括经济援助,基础设施的援建,教育水平的提高,这样通过改善恐怖组织发源地的人道主义条件才能真正的打击到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自出现以来国际社会对于其打击的力度从未减小过,但是为何在各种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恐怖主义蔓延的趋势却从未减弱过呢,归根究底是我们对恐怖主义的认识的不够深入,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时候更多的进行了国际政治的考量,认为采取更直接的手段就能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但是越来越多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条路其实并不能收到意想中的成效。


1.1986年,主要针对美国人的恐怖事件有170起,1987年上升到204起。冷战结束后,表现的更加明显。您是怎么看待美国活生生的变成一个茶几上演一幕幕越反越恐的悲剧的呢?(对方咬死了这点,我只略提了一下)
2.在治疗癌症病人的时候,只杀死癌细胞,却不对产生癌细胞的恶性肿瘤开刀,这显然是一种保守疗法,那您觉得这是在扬汤止沸呢?还是在釜底抽薪呢?(对方显然是错误的以为了杀光了美国大兵,白宫就会缴枪投降了。)
3.那您觉得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在解决问题时哪个更为彻底呢?
结:所以对付恐怖主义我们应该釜底抽薪,追根溯源的查找问题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而不能仅仅只为解一时燃眉之急,而后就回复常态了。
第二个连环问:
1.您是否认同 通过暴力,可以除掉一个仇恨者,但却不能铲除仇恨?
2.中华文明是如何做到千年流传而不朽不腐的?(是与日月同光的中华民族精神透过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的口传身教言记而至今日啊)
3.是否认同只要中华民族精神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常在?(对祖国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结:那么按照逻辑,对方其实也就是在承认:只要仇恨的思想还在,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情况,恐怖分子依然会发动恐怖袭击。至于该如何消解恐怖思想,我们一辩已经陈述清楚了。
第三个连环问:
1.您是否在学校注射过乙肝疫苗吗?
2.这个疫苗吧,不打不一定得,打了之后不一定不得,那您觉得咱学校为什么要组织同学们打呢?
3.未雨绸缪比事后补救更为有效?
4.在恐怖主义者尚未发动恐怖活动的时候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比发生之后武力镇压包括战士的生命在内的成本更低?
结:至于如何扼杀及对有效性的解释,我们一辩已经陈述清楚了。
第四个连环问:
1.美国轰炸我国大使馆后,我国采取了什么行动?(发表严正声明,强烈谴责)
2.我国有没有一上兴头说:咱也把他的夏威夷州给轰了吧?
3.这是否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是否再一次加固了我国良好的国际声誉?
4.这又是否可以部分的解释为何针对我国公民的恐怖袭击远远少于美国的呢?
第五个连环问:
1.当美国发动伊拉克等等战争之后,您觉得美国被恐怖袭击很难理解吗?
2.所以说天作孽有可存,自作孽不可活。美国采取以暴制暴,那您觉得恐怖分子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吗?
3.双方的纠缠会在不久的将来有完结的一天吗?
4.那您觉得我们还需要等多久?5年,还是50年,还是500年?

自由辩论:
1.当年美国给了阿富汗的圣战者武装,9·11美国被炸是不是自讨苦吃呢?
2.若没有美国暗中支持车臣恐怖分子,俄罗斯能有那么多恐怖活动吗?
3.为何9·11事件之后世界上叫好的声音不止一处?
4.为何每年发生的恐怖事件中,针对美国的就能占到40%呢?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啊!
5.为何联合国一再要求每个国家避免使用武力?因为有个国家它做不到啊!
6.抽刀断水的反恐战争就是全人类所能想到的最有效方式?
7.当反恐战火在阿富汗境内燃起时,数以十万计的难民是不是该为这最有效的方式拍手叫好呢?
8.怎样抚平情绪失控的民众强烈的复仇欲望?永无止息的暴力以及死亡吗?
9.若是恐怖主义者采取与美国皆亡的询道方式,那以暴制暴岂不正合了他们的意?
10.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难道不会引起一位阿拉伯人出于正常人类感情的厌恶乃至仇恨?
11.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没有障碍的传播,恐怖分子一个个消灭,新的恐怖分子却一批批成长,这就是最有效方式带来的结果吗?
12.恐怖袭击及以反恐名义出现的不受制约的军事行动给世界人民带来的安全及心理压力对方有没有算在最有效的评价之内?
13.对方所言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美国在伊、阿战场阵亡5100多万人、伤残3·5万人和1万亿美元依然没有打垮基地组织?
14.您所谓最有效的方式难道就是美军阵亡人数早已超过了9·11恐怖袭击的人数,不算三万多人因残疾而导致的家庭悲剧?
15.以反恐为名而进行的战争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和平了吗?
16.美国扮演贼喊捉贼的角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难道对方辩友竟没有看穿这一点?

驳论:
1.直接快速就是最有效的了吗?我买了一瓶去痘的,一天去光了,但第二天全身都长痘了,这算最有效吗?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词都告诉我们只要仇恨的种子还在,恐怖势力就永存不灭。
2. 如果您追求我被我拒绝了,我是否有义务再向您重复我的择偶标准呢?
3.如果以暴制暴真的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方式,那为何自第一起恐怖事件后还有后面的这骇人听闻的藏独(7·5事件)、疆独事件呢?
4.难道所谓正义的反恐战争就没有炸死过一个个流泪呼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的儿童吗?
5.对方辩友为何一再忽视辩题中存在的唯一一个有明显指向意义的最高级词汇呢?
6.对于任何一个独立坚强的民族来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啊。
7.还会有什么方式比战争的成本更高?战士的生命,高额的战争经费。
8.恐怖分子没有理由进行烧杀抢掠,难道我们就有了吗?
9.我们现在面临疆独分子的恐怖袭击还少吗?7.5事件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10. 为何要把主动权交到他们手里?在这场对抗中,我们才应该时时主动。
11. 在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攻势下,二战后构建起来的世界秩序几乎呈现出一种崩溃的态势。
本·拉登和他的基地组织也许仍是纽约的大患,但在伊拉克,以色列,黎巴嫩熊熊燃烧的战火却提醒人们人类间的仇恨才是笼罩在整个世界上空的阴云。仇恨在人心上蚕食出的空洞要多久才能填平?50年,500年还是永远?(自由辩论我用这个做了结语。)

精简到最后的材料们:
暴力:强制的力量;武力 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
美学术组织宣称,9•11是美国白宫好战份子策划的,目的是给入侵和占领一些阿拉伯石油国家寻找借口
西班牙著名的恐怖组织“埃塔”在每一次发动恐怖袭击之前,都要反复公开发表文告,精确地指出恐怖袭击的时间和地点,好让人们免遭不测;当发现文告没有起到作用、进行袭击可能会引起惨重死伤时,他们干脆放弃袭击。
尚武力和使用高压手段从来不能解决国家间的问题。“兵乃凶器”。恐怖事件其实就是暴力行为,而武力也是暴力行为,区别在于是否“合法”。伊拉克战争本身就是恐怖行为。
随着世界政治向多极化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恐怖分子借机构筑国际网络,把恐怖活动推向全球。全球的反恐怖主义斗争需要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只有通过联合国才能使在世界范围内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行动具有合法性。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所有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严厉打击那些为恐怖主义组织提供资金、出谋划策或提供庇护的组织或个人。目前,全球反恐怖主义斗争的具体行动正在军事、金融、情报、外交等战线上展开。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出了强烈的呼声:打击恐怖组织的行动要有明确的目标,要避免伤及无辜,反恐怖斗争不能与任何特定的宗教和民族挂钩。
从策略层面分析,恐怖分子对国际社会反恐战争与策略的把握,以及对反恐斗争存在的漏洞与问题的把握,似乎要远远超过国际社会对恐怖分子的了解。不难理解,为什么国际反恐“越反越恐”。如果美国是想利用“反恐”这借口进行其他的军事打击,那么世界上的恐怖主义只有不断的增加。
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基本立场:第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要加强南北合作,消灭贫困。第三,在国际事务中要实行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第四,要加强不同文明和不同宗教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第五,全世界各国应该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第六,反恐应该有统一标准,不能实行双重或者多重标准。
关键是逐渐完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国内法律文件和国家之间的充分合作,及时消除导致恐怖主义犯罪产生与蔓延的不公正现象,从根本上杜绝恐怖主义行为的发生与发展,防止或者减少愤怒的情绪和报复的心理。国家立法的规定是进行国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区域合作和国际社会全方位的协作则会则巩固和加强该基础。各国在反恐怖主义斗争中,应化解矛盾、隔阂,妥善解决对立和对抗。
对于恐怖主义,首先要坚决予以痛击,绝不姑息。其次要进一步密切国际合作,各国要对反恐行动有统一的立场,共同致力于反恐怖斗争,还要建立情报交换、行动协调机制,成立相关组织,统一协调各国的反恐怖行动。国际社会在反恐怖斗争中,必须深入研究各国恐怖主义组织的具体情况,针对其行为发生的时机与心理对症下药。要集中打击“基地”组织,全面摧毁其根据地、领导层和组织机构,查封恐怖组织的海外银行账户,切断其资金来源;同时建立国家间反恐联盟,加强反恐合作,在国内建立政府反恐应急机制,加强专业反恐力量建设;对发现的恐怖组织线索穷追不舍,坚决打击。公正、全面和长久解决一些催生恐怖主义的领土和民族纠纷。

热点内容
代缴社保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05-05 05:02:59 浏览:523
经济法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是什么 发布:2024-05-05 02:06:04 浏览:816
法律援助农民工存在问题 发布:2024-05-05 01:13:58 浏览:438
审计法治建设路径 发布:2024-05-05 00:23:17 浏览:79
司法考试主观题答案 发布:2024-05-04 23:13:15 浏览:229
民法典动迁 发布:2024-05-04 19:58:22 浏览:567
刑事事诉讼法全文 发布:2024-05-04 19:49:23 浏览:60
注会经济法有几道大题 发布:2024-05-04 17:49:19 浏览:640
社会与法河北邢台 发布:2024-05-04 15:26:45 浏览:823
中国第一部有关公司的法律是 发布:2024-05-04 15:26:43 浏览: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