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和科学

道德经和科学

发布时间: 2021-01-08 13:13:18

道德经里面讲述的内容大概是什么意思

今天回答了两个类似的问题:我想,简单的说,《道德经》阐述了老子最基本的思想内“慈、俭、不争”.复杂的说,借用麦容小舟老师的话说《道德经》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伦理学说:植根于无私与慈爱的大德境界之上,体系完整,而且境界高远.二、民本思想:老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爱民、为民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孤家寡人的公仆意识,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人道的民主理念;在世袭与民选关系的课题方面:老子在2800年前就主张民选官,而反对世袭的家天下.三、国际关系:老子在2800年前就提出了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相扶持、和谐共处的国际关系准则.四、战争与和平:高举起反战的大旗,提出了“不以兵强于天下”和不打第一枪的反战名言.他还作出了侵略者、称霸者最后必定失败的预言.五、人与自然关系:提出了友好大自然的环保思想.此外,老子在文学、军事学、教育学、经济学、环保生态学、生命学、养生学以及空间理论学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在人类历史上,老子是提出民本思想、公仆意识、民主文化的第一人,是高举反战大旗的第一人,是提出和谐共处国际关系准则的第一人,是提出环保生态观的第一人,是提出空间理论的第一人.

⑵ 杨振宁在什么场合说道德经是中国不能产生科学的根源

不知道出处。
杨先生这个说法没问题,但是问题本身有问题。好像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专文明都产生了属科学一样。科学一般指现代科学,科学的产生就像是地球只有一个一样,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它是古希腊数理逻辑和英国经验实证碰到一起产生的,这已经是共识了,是基因突变似的。

所以中国不可能产生科学这个根本不是个问题。就像世界上只有一个爱因斯坦,你说中国为什么没有爱因斯坦,没有为什么,没有就是没有。

⑶ 道德经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抄》,又称《道德真经》、袭《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⑷ 道德经的主旨是什么

“道生一,复一生二,二生制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理论,这一哲学理论是道德经的主旨思想,也是道家文化的精华所在。
在修道的过程中,圣人给我们开示了道是产生万物与天地人的本体,道是宇宙与大自然的起源。圣人揭示了大道的文化渊源,大道的本质内涵,大道的生化现象,以及道种,道源,道脉,道果的衍生性与生化规律等。这主要是让弟子羽化成圣,勤于悟道,端正德相,善化内心,正大光明地做事与做人,实事求是地服务社会与群众。

老子的思想主要是守中,顺其自然,善于引导。不贪名利,始终如一的保持宁静、淡薄、踏实、沉稳、清净、犀利(思维)。凡事成竹在胸,不做无把握之事。凡事适度,懂得放弃。不为名、利、情所奴役。致虚极,守静笃。养浩然之气,恬然之心,泰然处于世,静观众妙之门,利万物而不争。低调做人,摒弃欲望。虚怀若谷,心处世外,身安人下。宽恕任何人,任何事。以博爱之心去引导万物,顺其自然,不做强迫。善为功而不居功,安于自身所有。时时谨慎,不可大意。做事要以最少的行动达到最佳的效果,不可繁化。

⑸ 《易经》《诗经》《道德经》《论语》四者之间怎样的关系

我试着回答您。

  • 第一,中华思想源头,不应当是“一源说”,而应当是“多源发生”。

  • 第二,问《易经》《道德经》《论语》哪个更基础,哪个是高端?是不恰当的提问。同样,也不能仅仅把《易经》归为发现宇宙和人生奥妙的唯一宝典。

  • 第三,《易经》和《道德经》当然有对应的,但不能等同。如乾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一章;坤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五章;《道德经》总结两卦的章节为第四十章。又如, “天”、“地”在《易》和《道德经》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释为“乾”、“坤”和“无”、“有”,但不能等同。

  • 第四,《易经》乃是“中国自然科学”的源头,《诗经》乃是“中国社会科学”的源头。

在其下面,《道德经》是“中国经济学”的源头。《论语》则是对“三源头”的学科梳理与规范,是为“中国逻辑”和“中国方法”的总纲讲义。


————归结起来说,把它们和马克思《资本论》联系起来,是讲的“事的科学”。实际上,

中华典籍就是把物的科学和事的科学严格地区分开的科学,这个道理很深刻呦!!有兴趣,可看《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这是一本比《21世纪资本论》还要好的书,是国学马克思主义版本的历史经济著作!

⑹ 《道德经》揭开宇宙之谜 观后感

道德经真的抄可以揭开宇宙之谜吗?古今中外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家加起来都不敢说揭开宇宙之谜。
道德经来源于易经,而易经被认为是一种朴素哲学观念,与科学并没有关系。
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而《易经》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将天道、地道与人道混为一谈。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把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视为近代科学的源泉之一,并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缺少这个源泉:“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
实际上,中国传统中不仅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推演法,也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归纳法。
杨振宁认为易经的“取象比类”、“观物取象”是归纳法,其实这是在“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观念指导下的不合乎逻辑的类比法。
杨振宁指出易经的思想和方法根本就与科学格格不入,甚至要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承担罪责,自然也就否定了易经是“科学明珠”、“科学指南”、“科学预言书”种种无稽之谈。
如果要写一篇读后感,以上可以给您提供参考。

⑺ 为什么古代科学那么不发达,而有人居然能创造《易经》和《道德经》易经和道德经的玄机就连今天的科学家

因为他们无忧无虑。现在名利太重。

⑻ 大学里学不学习《道德经》里的物理学。

其实爱因斯坦真正的成就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了解 他在学习了道德经之后 发现道德经里面的科专学让他属感到震撼 慢慢他发现道德经里的科学都是对的 然后他慢慢参悟 研究 最后他发现他研究出来的结果世人无法接受 所以他给他女儿留了遗书 要人类进步到多少年之后在尝试的公布 因为没有人会懂 他还研究了道德经里的精神 发现不能让世人知道 因为这会造成大乱 所以毁了

⑼ 道德经与科学之间是必然还是偶然

老子的学说有些是具有先见性的,但并非神秘主义意义上的。从根本上讲老子是通过对自身的反思来确定世界的运行方式。所以对于世界诞生方式的猜测是思辨意义上的,由理性推导出存在的内在运行的必然性,而将其扩展到世界运行的实际方式。这种辩证关系性的内外符合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的。但仍然不可用其来作为证明手段。这也是形而上学和科学的分别所在,科学所需的是客观的证据,而形而上学是从主观出发的。
毕竟同老子的世界由无中诞生相似的形而上推想还有其他几个,如果不通过科学性的实证是不能够辨别谁对谁错的,诸如时间永恒轮回论、上帝创世论、不可知论,甚至比较歪门的邪恶上帝猜测(上帝在上一刻刚刚创造了世界,只不过同时创造了无限复杂的关系性和人们的记忆)。最终令你相信宇宙爆炸论的仍然还是哈勃的望远镜观测到光普的红移。而是你能够理解爆炸理论的是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宇宙论中关于无穷大的引力场导致时空曲率无限大,使宇宙诞生之前即使有事件发生过也无法对宇宙的诞生发生丝毫影响。这些都是老子所不能够提供的。
所以我们说老子与科学的符合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但是这种必然性并不能作为一种原则性的东西去对待。至于关于老子具有神性的说法就更是无稽之谈。讲到这里让我突然想起了鲁迅《故事新编》里的《出关》,兄弟有兴趣的话也可找来看看解闷。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2017年修改 发布:2025-05-01 13:24:51 浏览: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 发布:2025-05-01 13:18:20 浏览:484
2017西南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01 12:56:36 浏览:403
社会法治理念的论文 发布:2025-05-01 12:49:06 浏览:310
道德经无所得 发布:2025-05-01 12:40:10 浏览:57
依法治国总目标与党的领导 发布:2025-05-01 12:39:34 浏览:713
陕西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5-01 12:39:23 浏览:396
刑法过失致人重伤 发布:2025-05-01 12:22:23 浏览:922
上海垃圾分类处理法规 发布:2025-05-01 12:22:20 浏览:674
合同法对病事假的规定 发布:2025-05-01 12:21:46 浏览: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