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化思维

道德化思维

发布时间: 2021-01-08 19:35:12

A. 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考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1、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实践特点,科学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

3、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也就是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1)道德化思维扩展阅读

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

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将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传统体育,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

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通过这些有力措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

B. 什么是“自我主义者”

根据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自我中心”,在伦理学方面与个人主义相似,与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更接近。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自我中心主义代表激进的自私思想。

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视为虚假的情况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因此道德在此是“我”的本性对“我”的思想的约束,而这一切都是可变的。

简单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主张完全自由,随心所欲,没有伦理约束,一切决定根据“我”的意愿。

由于“我”有不同层面的定义,因此自我中心主义亦有不同的定义。

主观自我中心主义

这里的中心是“我”的思想。 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认同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是典型和较平缓的自我中心主义。

客观自我中心主义

这里的中心仍是“我”,但不是“我”的思想,更注重“真实”的我。客观自我中心主义否定通用定义的“我”,认为“我”亦是虚假的。

客观自我中心主义认为,思想的“我”存在,不代表存在的“我”存在。所以句子应改写为,“我思故这个思想的我存在。”,或者“我思故我的思想存在。”

(2)道德化思维扩展阅读:

自我中心主义与孤独是孪生概念。唯有自我孤立的人才能彻底孤独。绝对的自我中心主义在形式上等同于绝对的自由,即不对他人的理性负责。

所以,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符合所有人的自由感在现实中出现,除非所有人都成为的绝对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但对道德的尊重有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这之间的紧张感。

C. 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等。

1、思维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与直观的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而不是“认知”。

2、价值取向: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整体。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 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3、伦理道德:

西方人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 中国文化在个人取得成就时,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谨慎,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维护现状,保持和谐。

(3)道德化思维扩展阅读:

差异互补

东西方文化从现象上看,显然有很大差异,从本质上看,东方属于整体文化,而西方是个体文化。但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也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欲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许多社会基本条件有待酝酿成熟,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使东西方文化互补和融合便是重要一条。

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是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文化基础。文化格格不入的国家之间很难实现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这是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互动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促进、互相推动、使人类逐步向和谐世界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东方文化 网络:西方文化

D.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 A.宗教 B.道德 C.艺术思维方式追求的美 D.礼仪

是 礼仪 你看孔子 就能知道
诗书礼乐是中国封建传统教化的基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是孔子关于如何学习《诗》、《礼》、《乐》的过程。

E.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化、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是什么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男耕女织

这个题太有深度~具体答下来很难完结~说一点奌认识吧~文化是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先秦可考的已不完善~但儒的传承是根源,伦理情操为重中之重~

F. 没有语病的是 A.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形成等都具有

A . B D一定是不对的 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没温暖 d明显错误

G. 自己思想很肮脏怎么办

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最要紧的感受。
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如果没有悲伤与之平衡,“快乐”这个词将失去意义。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全然地接受自己。

你越是聪明,你的单纯就越愚笨。最聪明的也是在单纯处最愚笨的。想要拯救自身免于时代精神的聪明,我们不能靠增加自己的聪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对这聪明智慧的,也就是单纯。
但我们也不能沉溺于单纯,故意让自己变成傻子,而是要成为聪明的傻子。……聪明征服世界,单纯却征服灵魂。事情都是相对的,亦是有度的。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神瞎了一只眼,聋了一只耳,秩序乱作一团。你们要对这残废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别高估了自己的完美。

“只有撇开对外物的追求,才能达到灵魂的所在。若他找不到灵魂,他将陷入空虚的恐惧,而这恐惧将挥舞长鞭,驱使他绝望盲目地追求空洞的世事。他将受无尽的渴求愚弄,在心灵之路上迷失自己,再也找不着灵魂。”
在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但有意义的事物,也比最伟大但无意义的事物更有价值。
你的理由没集中在事物的善良之上,而是集中到了虚荣上。你不受人性所雇佣,而是受到你自身的利益所支配,你不为事情的完成而奋斗,而是去争取普遍认可和如何保存自己的优势。
我们拒绝承认,一切更美好的东西都是以某种更大的代价而换来。
内容来自互联网

H. 道德素质不足有哪些

1 -他们富有同情心:道德高尚的人情商也高。他们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事物,包括所有的直接和间接涉众。他们首先努力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被理解。他们有很强的观察、聆听和分析技巧,能深切了解事物的本质。这种品质使他们鹤立鸡群,从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因此,人们都愿意敞开心扉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问题并寻求他们的支持。

2 -他们宽容大度:宽容大度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有道德的人不会长时间心怀怨恨。他们都倾向于时时与他人和平共处,因此撕破脸面的吵闹与他们无缘。他们与这种毛病不沾边,他们对事宽容大度让生活不受影响。

3 -他们总是愿意帮助他人:道德高尚的人总想助人为乐,无论他们与陷入困境的人关系怎样。他们采取纠正、预防或暗示性行动来帮助解决问题。纠正方法确保采取一些特定行动来解决问题。预防方法则保证这些特定问题不会再次出现。他们使用预防性方法找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避免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他们利用暗示方法引导他人采取一些特定行为来避免落入悲惨的局面。

4 -他们属于内向型的人:有道德的人绝不是超级敏感或外向型个性。他们拥有冷静的头脑和温柔的心肠。他们避免情绪波动频繁,力求培养一种持续和稳定的个性。他们有礼有节对待无理言行。他们知道如何化解强硬和严厉的话语,并保持轻声细语。他们知道如何处理尴尬的局面。他们有很高的愤怒管理技能,这进一步增强其内向型人格魅力。

5 -他们不多管闲事:很多人都有一种坏习惯——对他人生活非常好奇。这种习惯使他们喋喋不休,过多议论他人,传播谣言并在社会上散布未经任何验证的虚假新闻。与这些人不同的是,有道德的人从不过分干涉别人的生活:他们不多管闲事。有道德的人们理解人身攻击无疑是一桩大罪,所以他们不关心谣言,只专注于水晶般清晰的事项;他们避免偷窥他人的隐私。

6 -他们个性灵活,适应性强:智者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有道德的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他们根据情况自我调整。他们不会一意孤行。他们的连续思维过程使他们能够轻易改变主意,从而在不让他人感到压抑的情况下改善局面。他们从不固执,无论情况有多艰难,都表现出灵活的姿态。

7 -他们不苛求指责他人:太多的批评是一些社会和专业问题的根源。有道德的人不会动辄批评他人。即使他们需要谴责或批评某件事,他们也是采取一种积极的方法去接触相关的人员并提出建议,既不伤害任何人,同时又能有效地传达信息。

I. 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考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1、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认同、倍加珍惜、大力弘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把它当作古董摆设,也不能食古不化,而是要发扬光大,推动其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使其更好地服务现实。

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千百年来凝聚、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撑。唯有始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时代的文化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3、吸收外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既需要不忘本来、植根塑魂,也需要吸收外来、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和活力。

(9)道德化思维扩展阅读: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坚决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了解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开放自信地与之交流、交融和互鉴、互补,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睦。

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要始终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自信而有原则地吸收他人之长,不盲目选择,更不搞全盘西化。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进行中国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外来文化中优秀的、有生命力的要素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热点内容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有 发布:2025-05-01 17:30:38 浏览:503
google拼音输入法官网 发布:2025-05-01 17:29:55 浏览:816
北京市盛延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1 17:21:43 浏览:809
法院土地拍卖程序 发布:2025-05-01 16:58:13 浏览:452
法学院社会实践 发布:2025-05-01 16:58:08 浏览:241
江苏省劳动法劳动保障条例 发布:2025-05-01 16:57:29 浏览:50
保障农民工支付工资条例规定 发布:2025-05-01 16:35:55 浏览:536
2020年自考行政法学答案 发布:2025-05-01 16:26:41 浏览:968
劳动合同法42条5款 发布:2025-05-01 16:17:03 浏览:830
法院解冻帐户 发布:2025-05-01 16:12:19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