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人
① 法官的等级是什么
法官的等级和职务编制
法院等级设下列四等十二级: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级、二级
(三)高级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四)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首席大法官
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至二级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至二级高级法官
庭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二级高级法官
副庭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审判员:一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一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高级人民法院
院长:二级大法官
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副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审判员:二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一级法官至四级法官。
中级人民法院
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二级法官至五级法官。
基层人民法院
院长:三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至四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三级法官至五级法官。
② 法院审判员和法官的区别-
法律分析:严格意义上的法官是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以上的人才叫法官。所以法官包括助理审判员和审判员。法官是一种通称,助理审判员和审判员是法律术语称谓。助理审判员在审理案件中裁判时的称谓叫代理审判员,即代行审判员的职责。当然在合议庭中的表决权是一样的,没有大小之分,但在合议庭中,有审判员时,助理审判员是不能担任审判长的,正如有庭长时,审判员不能担任审判长,有院长时,庭长又不能担任审判长一样的道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八条 法官的职责:(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以及国家赔偿等案件;
(二)依法办理引渡、司法协助等案件;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法官在职权范围内对所办理的案件负责。
第九条 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第十条 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四)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七)通过依法办理案件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法官享有下列权利:
(一)履行法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调离、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履行法官职责应当享有的职业保障和福利待遇;
(四)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
(五)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③ 法院人员怎么称呼
一般接待你的会是法官、书记员或法警。如果都不是,客气一点就坚持叫法官。
法院工作人员一般要称呼法官。知道领导的职位,庭长、院长、法官,加上姓即可,如某院长。不知道职位,一律称呼某法官最好,不要称呼某同志。即使他只是一般文职人员或者书记员,这样称呼也不会太离谱。如果他从事的岗位与法官一职有较大差异的话,你这样称呼他他会主动提醒你他的实际职责。
审查起诉阶段犯人一般是会按犯罪嫌疑来进行称呼;只要与案件相关的主体人员都会被称为犯罪嫌疑人,如果在审查起诉期间有没有合法的证据来证明案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就会直接释放当事人。
审查起诉阶段犯罪人会被称为是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阶段,为了确定经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是否应当提起公诉,而对侦查机关确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犯罪性质和罪名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处理决定的一项诉讼活动。它是实现人民检察院公诉职能的一项最基本的准备工作,也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它对保证人民检察院正确地提起公诉,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审查起诉的时限要求是:
1、起诉阶段的期限是1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受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2、人民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一、审查起诉阶段委托代理人的规定有哪些内容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被立案侦查之后,自第一次接受讯问或者被采取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委托辩护律师。如果在侦查阶段没有委托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也可以随时委托辩护律师,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二、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的规定有哪些内容
审查起诉阶段可以申请,但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综上所述,只要犯罪人员还没有正式的判刑一般都会按犯罪嫌疑人来进行称呼,即使案件已经移送到了检察院或者是法院都会以此称呼;从而执法人员也会按不同的情形来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从而才能更好的依法审判。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④ 法官和审判长的区别有哪些
1. 概念差异:法官是指根据法律程序产生的,在司法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审判长是法院合议庭审理案件时,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
2. 级别之别:法官有等级区分,而审判长却没有等级划分;
3. 制度不同:法官员额制实施后,只有约百分之三十三的法官入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法官应当严格履行以下义务:(一)遵守宪法和法律;(二)公正办案,不得徇私枉法;(三)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四)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六)依法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七)通过依法办理案件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八)履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⑤ 法院开庭法官至少几个人
法律分析:审理案件所需要法官数须根据法院审理的程序来决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如果是简易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须有一名书记员)。如果是普序,则由三名审判员(或一名审判员两名陪审员)和一名书员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组成合议庭时,合议庭的成员应当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的成员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三人以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第四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第四十一条 合议庭的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担任。
⑥ 做律师法官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性格的人
很正气抄凌然,稳重,思想长远,威严袭。庄重的人,平常这种人注重仪表,口才很好,有正义感。但是时代在变化,也有的法官律师衣冠楚楚,人面兽心的,打一些违背良心的官司,这种律师法官没有职业道德。
通常说法官是正义的化身。
⑦ 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法官
1、梅汝璈
梅汝璈,字亚轩,南昌人,江西律师、法学家。1946年,他代表中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东京审判,为日本首批28名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做出了突出贡献。梅汝璈1904年生于南昌青云谱风景区,1916年至1924年就读于清华学校。1924年,他获得了公费留学美国的计划,进入了斯坦福大学。1926年,他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进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并于1928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曾任行政院院长助理、部长等职。建国后,他先后担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议案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逝世,享年68岁。
2、倪征燠
倪征燠,中国第一位国际司法学家,中国著名法学家。他可以说是一个在20世纪跟随中国法律历史旅行的人。他于1906年出生在苏州吴江县黎里镇,中学毕业后决定学习法律并为国家服务。他首先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并于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自1931年以来,他在东吴大学、大夏大学和上海持志大学教授国际法、国际私法、比较民法和法理学课程。他于1987年当选为国际法研究所的副教授,并于2003年去世。
3、刘墉
刘墉,字崇儒,号石庵,安徽砀山人,清代政治家、书法家。他是大学生刘统勋的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一名学者。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知府、江宁知府、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他以遵纪守法和诚实著称。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书法老师,被世人称为“厚墨宰相”。他于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死,享年八十五岁。他被追赠给太保王子,并被追授文清爵位。
4、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号德英,唐代并州太原府阳曲县(今山西太原阳曲县)人。为唐朝武周时的著名宰相,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死后葬于神都---国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中,立有一碑,上书“狄公仁杰之墓”。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内史。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
5、徐有功
徐有功,(640—702年),名宏敏,字有功,唐洛州偃师(今偃师)人,徐有功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的孙子,是唐代最著名的专司审案的官吏。青年时期举明经及第。历经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大理)寺丞、秋官(刑部)郎中、侍御史、司刑寺少卿等。长期在司法任上,是唐武则天时期与酷吏斗争的一面旗帜,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位以死守法、执正的法官、清官。《新唐史》对他有“虽十岁未见其比”之赞誉。卒年62岁。时人论日:今有功断狱,天下无冤枉人。新旧唐书有传。他死后武则天追赠他为大理寺卿。
6、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7、宋慈
宋慈(1186-1249年),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中国古代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在中国元、明、清三朝是刑、法官必读之书,先后被译成法、英、荷等多种文字。
8、况钟
况钟(1383-1442年),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人(今高湖镇)。况钟小时候家庭贫困,7岁丧母,从小聪颖好学,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礼仪,处事明敏。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他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昆剧《十五贯》,以歌颂况钟而使其妇孺皆知。其功绩《明史.况钟传》有较详细记述,著述有《况太守集》、《况靖安集》等。
9、海瑞
海瑞(1515-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汉族,广东琼山(今属海口)人。少年从教时被称为海笔架。身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一生刚直不阿,清正廉明著称于世,被后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与宋代包拯齐名。以直廉刚正著称,人称“海青天”。
10、袁可立
袁可立(1562—1633年),字礼卿,号节寰,河南睢州(今睢县)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累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立朝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军事战略家。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之赏。
11、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亲自召见,赐予他白银千两、御马一匹,亲自赋诗一首表彰其廉能,并称赞他为“清官第一”。
12、唐朝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
唐朝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就是一位优秀的法官,荷兰伟大的汉学家、外交官、小说家高罗佩甚至为他写了一步伟大的英语文学巨著。《大唐狄公案》。
13、历史上的狄仁杰
历史上的狄仁杰通达权变、谋略过人、断案如神,不仅体恤民间疾苦,而且有匡扶社稷的大智慧。相较于影视作品中的虚构形象,本人境界有过之而无不及。
14、包拯、海瑞
包拯、海瑞都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法官,一个是丞相,一个礼部尚书,都是比较大的官,他们共同点就是都擅长断案,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法官,清官。
15、唐朝的徐有功、寇准,宋朝的宋慈、包拯
唐朝的徐有功、寇准,宋朝的宋慈、包拯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