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出现

道德经出现

发布时间: 2025-07-22 00:39:23

① <<道德经>>成书于何时

道德经版本问题可以说是道德经独有的现象,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此楚简本《老子道德经》,当为最原始、最淳朴之版本。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
历史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汉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其他重要的版本还有西汉严遵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唐代所刻《道德经》石幢等。你所指的通行本应该就是王弼本了,至于珍本应该没人见过。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书籍,版本之间差别很大;甚至章节顺序也不一样。其中,台湾陈鼓应教授《老子今注今译》选用的校订版本还是相当客观的,参考了历代版本和注家,偏重于哲学研究;萧天石先生的《道德经圣解》偏重于道教修炼,被誉为近代第一注家;冯海涛先生的《道德经智慧日用贯通》一书,则着眼于人们的寻常日用,经文前后文印证,以老解老,摆脱了历史上以庄解老、以儒解老、以佛解老、以西方哲学解老、以易解老之窠臼。值得一读。

②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出现成语53个,其中出自原文的39个,出自其他文章的14个.详情如下:
【玄之又玄】

原文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功成不居】

原文

《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和光同尘】

原文

《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天长地久】

原文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功成身退】

原文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金玉满堂】

原文

《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目迷五色】

原文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宠辱若惊】

原文

《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听而不闻】

原文

《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虚怀若谷】

原文

《老子》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芸芸众生】

原文

《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余食赘行】

原文

《老子》第二十四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知雄守雌】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
【知荣守辱】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知白守黑】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天道好还】

原文

《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自知之明】

原文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欲取姑予】

原文

《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无中生有】

原文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器晚成】

原文

《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若存若亡】

原文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知止不殆】

原文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不辱】

原文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辩若讷】

原文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

原文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出生入死】

原文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祸相依】

原文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长生久视】

原文

《老子》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
【深根固柢】

原文

《老子》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轻诺寡信】

原文

《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文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

原文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俭故能广】

原文

《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哀兵必胜】

原文

《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寸进尺退】

原文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被褐怀玉】

原文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原文

《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想往来】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无为而治】

引用

《老子》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视而不见】

引用

《老子》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
【少思寡欲】

引用

《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委曲求全】

引用

《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
【不得已而为之】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一章:“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恬淡为止.”
【富在知足】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虽死犹生】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淡而无味】

引用

《老子》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物极必反】

引用

《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欲益反损】

引用

《老子》第四十二章:“故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
【损之又损】

引用

《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而益,为道而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赤子之心】

引用

《老子》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取长补短】

引用

《老子》第七十七章:“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结绳而治】

引用

《老子》第八十章:“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③ 《老子》被称为《道德经》是什么时期

第一部注老作品是西汉时的河上公,他的作品叫老子道德经章句

④ 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因为老子要通过函谷关,被售守关的长官逼迫,才写了道德经。相传,老子离开东周到秦国去,必定要经过函谷关。守关的长官关令尹是个学术、修养非常高的人,见到老子到来,非让他留下一点文字才让过关,老子没办法才写下了这部天下奇书。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老子第一个用“道”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变,五千言《道德经》“道”字出现74次。

道德经其他情况简介。

《道德经》分《道》和《德》上下两部分,原来《德》在前《道》在后,后来才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构。《道德经》全文不过五千余字,但是其文简其意远,远到可以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乃至将来。

《道德经》中提到的“道法自然”、“知其黑守其白”、“兵者不祥之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思想一直在作用于我们的生活。

热点内容
条例由解释 发布:2025-07-22 05:44:24 浏览:697
2020婚姻法女方提出离婚 发布:2025-07-22 05:40:18 浏览:128
法院工作论文 发布:2025-07-22 05:40:12 浏览:112
阳逻律师在线 发布:2025-07-22 05:34:29 浏览:199
河南周口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22 05:30:24 浏览:640
50年婚姻法不离婚 发布:2025-07-22 05:27:12 浏览:564
道德经通临 发布:2025-07-22 05:25:08 浏览:294
法律责任中的知无责任 发布:2025-07-22 05:21:36 浏览:336
保安队长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22 05:20:57 浏览:846
行政法涉及时间 发布:2025-07-22 05:10:11 浏览:591